為什麼日本人會說:現在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像日本人了?

為什麼日本人會說:現在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像日本人了?

資料來源:秦朔朋友圈,黃文煒日本印象等,整合編輯:這才是日本

“售貨員,這個虎牌的電飯鍋,這個款式的來5個,這個佳能的相機給我每個顏色來兩個,還有剃須刀,還有馬桶蓋……”在日本店裡“血拼”的中國游客大叫。

一位曾經在日本免稅店裡打過工的中國留學生這樣描繪當年中國游客“爆買”的盛況。

在“安倍經濟學”的推動下,日元的貶值給早已低迷多年的日本經濟帶來了意外“驚喜”,中國游客赴日消費的熱情不斷高漲,而且隨著中國人獲得日本簽證的便利性大大增加,一到旅游季節,每間日本的免稅店都要聘請大量的中國留學生兼職做導購。

然而,從2015年第四季度開始,情況好像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中國人赴日“爆買”的浪潮已經衰退了嗎?

“以前是這樣,每逢中國的節假日,日本的主流媒體都會提前報道,讓各地做好迎接中國游客的准備,還會在主要的購物場所安排記者采訪,把中國人爆買當成了一種社會現象。然而,最近媒體已經不再那麼大驚小怪了。”這位日本留學生這樣說道。

相反,取而代之的是“入境消費已經退潮”、“入境消費是泡沫”的悲觀聲音。

而且,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數據顯示, 2015年10~12月的訪日游客人均消費額(速報值)為16萬7699日元(約合人民幣9966元),較7~9月減少了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89元)。2016年1~3月訪日游客人均消費額約為16.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576元),同比轉為負值。其中中國游客下滑最為明顯,減少了11%。

那麼,中國人赴日“爆買”的浪潮已經衰退了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答案應該是,中國人赴日消費的高峰期應該已經過去,隨著日元對人民幣貶值達到谷值,敏感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有所“收手”。

數據顯示,2015年6月2日匯率中間價為100日元=4.9196人民幣,創下1994年8月31日有這一數據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也正是去年,日本旅游收入53年來第一次扭虧為盈。

而從上述日本觀光局的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在日元重啟升勢之後的兩個月,中國人對日購買力開始下降。目前,日元對人民幣的為6左右。

上述日本留學生認為,單從消費額上來看,

中國人赴日消費確實是在減少了,但是此前基數太大,現在也只是有所下降,其實中國人在日本的購買力還是非常強的。

另外,隨著傳統主要城市的主要商圈已經完全被“攻佔”,一些喜愛日本,並將其當作常年旅游度假目的地的中國游客開始轉戰無人問津的犄角旮旯,而這些地方往往沒有大型的購物商場。

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現象,最主要還是因為以下兩大因素:

爆買已經無需出國

對於那些喜歡購買日本商品的中國人而言,以現在的日元對人民幣匯率,或許還遠遠沒有到說“放棄”的時候。

日本一名證券分析師認為,消費行為已經從“旅行中”延伸到“旅行後”,購物種類也正從家電等高價商品轉為單價較低的日用品。

而隨著海淘以及跨境電商的崛起,訪日游客可以在回國後繼續買!買!買!

事實上,以往的日本對華貿易過程中要經過多道程序,而且按照貨物處理,至少增加近60%的稅金。再加上運輸等成本,這種方式的對華出口商品價格至少翻2~3倍。而在跨境電商崛起之後,商品價格確實十分公道。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還充分利用了中國政府設定的保稅區。比如,個人購買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90元)以下的化妝品僅征收約10%的關稅。雖然各種商品的征稅額度不同,但化妝品和日用品的價格只比日本貴20~30%。

比如,東京澀谷的藥妝店松本清已經在去年9月份正式進駐天貓國際,此事當時在國內還引起不小的反響。日本家居行業巨頭NITORI的首家線上旗艦店也在去年8月登陸天貓,正式進軍中國電商市場。

瑞穗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高田指出,“爆發式購買”確實在消退,但中國的游客數量正穩定增長。

從重購物到重體驗

赴日中國游客的關注點正在從“爆買”向溫泉、美容、和服穿著等日本獨特體驗擴散。以回頭客為主的中國游客已經不再滿足於購物,開始轉而重視體驗。

日本的零售行業和旅游相關行業為了吸引持續增長的中國游客需求,設立了專門的賣場。日本的藥店在內地游客中已經變得十分受歡迎,它們現在配備說普通話的店員,並且已經幫助藥品制造商抵消了藥品銷量的長期下滑。

1. 日本商店怎麼想的?

友都八喜電器商城宣傳負責人稱:“顧客數量有所增加,但沒有以前的爆發力。情況發生了變化”。

崇光·西武百貨的宣傳負責人也稱,“他們不是一股腦地購買高檔商品,而是越來越多地仔細研究國內生產的兒童服裝和食品等的品質後再購買”。

三菱地所公司的高級執行官田島豐(音)周一在東京接受采訪時說:“去年我們得益於入境中國游客的大幅增長。更多的游客希望購買高質量的產品,而不只是廉價產品。日本的人口正在減少,消費正在走平,因此游客對於我們非常重要。”

LAOX表示,“雖然感覺顧客數量在增長,但每個顧客的平均消費額在降低”。

三越伊勢丹控股的社長大西洋表示,“雖然顧客數量在增長,但對商品的要求變得更嚴格了”。

2. 中國游客怎麼想的?

來自福建省福州的江曉(音)上個月在沖繩旅行了一周時間。除了購買常見的旅游紀念品外,她還買了眼藥水、噴鼻劑、鎮痛藥和日本標志性的液體創可貼。江曉說:“在日本的商店裡我看到有許多中國人買的藥比我多得多。”

來自中國河北的譚先生正在秋葉原逛街。他表示,“網購變得方便了,我妻子只買了點面膜。這次主要是為了看看富士山,還有泡溫泉等日本特色的體驗項目”。來自上海的一名女游客也表示,“我喜歡日本的動漫,想去女僕咖啡廳”。

“現在在天貓上買東西很方便,加上實際上的價格比日本商場貴不了多少。還省去了從日本帶回來的麻煩。”一位喜歡在電商上購物的上海白領這樣說道。

因此,日本大百貨店的相關人士說:“中國游客越來越像日本人了。”這裡說的是購物的價值觀,傾向於少而精致。

一些文化人,把日本當成自己的心靈後花園,三五個月就來一次文化探幽。嘗嘗日本文豪喜歡的點心,看看小津安二郎電影的取景地,這不僅是越來越像日本人了,而是比日本人更了解、熱愛日本文化了。

同時,這也說明中國人在日本不再是只追求體驗單純的吃喝玩樂,而是融入日本普通人的生活,更多地關注人文風景,把回憶留在心裡帶走,日後可反復回味。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