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息不規律?美國某園這樣做!
傳統的幼兒園一日流程
我們熟悉的幼兒園一日流程往往是這樣的:
早餐及餐後活動→第一節教育活動→喝水、如廁→第二節教育活動→喝水、如廁→戶外活動→餐前准備→午餐→餐後活動→午睡。
這樣的流程通常要求所有的孩子和老師在同一時間、到同樣的地方、做同樣的事情。比如該吃早餐了,就都到就餐區吃飯,吃完飯後一起開始上課,上完課統一喝水如廁等等。
這樣的流程對於天性順從的孩子還可以(但也不是最優),但一旦班裡有作息特別不規律的孩子,老師執行這個流程就會遇到問題——沒辦法准時開展下一項活動,會覺得這一個孩子影響了全班。
好的教育應該適合孩子的天生氣質。顯然,制定上面這樣一日流程的人並沒有考慮這一點。
靈活的一日流程讓孩子做選擇
在美國的一所幼兒園裡,一日流程是這樣的:
中文版:
這樣的一日流程顯示了老師在不同的時間要負責的活動,相互協調,孩子們可以:
1、為自己的生活做選擇
在任何時間,孩子都有2-3個活動可以選擇。比如8:35的時候,孩子們在區域活動玩夠了,她可以觀察老師准備好的其他活動有哪些。
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小伙伴的去向,來決定自己現在是繼續讀本書,吃早餐還是桌面游戲。
2、有自己的步調和節奏
這樣的流程不要求統一行動。孩子每天早上可以先在區域裡面玩一會,餓了的時候她就會跑到早餐區和那裡的老師聊聊天,吃點東西,吃完馬上再回到區域裡讀書、搭積木或者角色扮演。
等到8:45有藝術、感知、或者數學相關的游戲活動陸續開放了,她都會跑過去看看,玩一會,老師會特別積極地肯定他們的探索和友愛。
因為活動是孩子們自己選擇的、喜歡的,所以他們無論在哪做什麼都很投入,很專注。
ps: 這樣靈活的一日流程讓班裡吃飯慢、動作慢的孩子也可以不用著急,有自己的步調。
3、自由活動區域一直開放
看圖片裡的紅字可以看到,區域(讀書區、娃娃家、角色扮演、積木等)是一直開放的,只不過老師會流動。
之所以叫自由活動區,是因為孩子可以選擇玩什麼,怎麼玩。而老師也不是看管,而是在自然情境中示范和教孩子適宜的語言和社交技巧。
孩子們不用排排坐看圖片學語言、或者聽故事學社交。當老師和孩子一同在區域裡看書、搭積木、過家家、扮演各種各樣角色的時候,語言和社交已經在自然的交流過程中滲透給了孩子。
同時,因為這樣的語言教育是圍繞孩子正在感興趣的事情開展的,效果更好,孩子們常常會自發地模仿和使用。
社交方面也是,老師會捕捉孩子積極、友愛互動的場景,把孩子的正面行為描述出來。
因此,孩子們很喜歡老師叫他們的名字,每次老師說話也都認真聽,因為被老師叫到名字是和積極的情緒聯系在一起的,而非點名批評。
老師還會將孩子之間自然發生的誤解、社交沖突、搶玩具等行為轉化為教育機會,教給孩子如何相互理解,和真正用得著的社交技巧。
4、不用大家到時間一起如廁與喝水
以如廁為例,如果統一時間大家一起上,不僅不實際,還免不了孩子要相互等待,浪費了時間。
主班老師會悄悄引導孩子一個一個如廁,還可以找剛好完成一項活動的孩子先去,不影響全體孩子,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投入程度決定如廁順序,盡量不在孩子最投入或剛開始一項活動的時候打斷他。
同時,班裡經常有一名流動的老師,允許孩子隨時提出如廁要求。
喝水也是如此,孩子的儲物格裡會有自己的水瓶,能力強的孩子可以直接到水池邊的飲水口喝,隨時渴了隨時喝。
操場上也會有飲水口和水桶,孩子渴了可以請老師幫忙接水,或者自己接水喝。老師監督孩子喝水這件事,在這所幼兒園裡是不需要的。
5、午睡也有選擇
研究顯示10%左右的孩子是不需要午睡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午睡需求也會減少。因此,園裡給這10%的孩子也提供了選擇:
孩子們可以選擇和小伙伴一起午睡,或者先到另外的教室,找一塊墊子,和老師一起做一段安靜的兒童瑜伽,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回教室午睡。(當然,究竟孩子是否午睡也會和家長共同商量。)
6、由於一日流程很靈活,下午孩子也不必在同一時間起床
早起的孩子可以進行安靜的桌面游戲或者看書。2點的時候,老師會引導睡醒的孩子們一個個地如廁,開放就餐區。班裡醒了的孩子們一邊吃著東西聊著天,旁邊有的孩子還在睡著,一片和諧。
有的孩子聽著就餐區的說話聲慢慢就醒了,穿好鞋,洗手來吃間點,有的孩子則可能需要老師在戶外活動前叫醒。
但一切都很靈活,晚起的孩子可以選擇不吃間點,或者拿到戶外桌子上曬著太陽吃。
適合的材料讓作息培養更輕松
除了靈活的一日流程,在美國這所園裡,老師還會為孩子提供安全、適合個體差異的材料。舉幾個例子:
1、當孩子們興沖沖跑到藝術區域來剪紙,剪了幾下卻發現太難了准備放棄的時候,老師給他們調整了材料——提供了具有張力輔助的剪刀,支持了其興趣發展和投入時間。
2、所有的藝術材料(印章、馬克筆、顏料、水彩)都是可洗的,孩子可以完全投入地創作,老師也不用擔心顏料弄到衣服上。
3、誰說在操場上只能奔跑玩球?這所幼兒園裡沒有那麼多“必須”:室內可以在不同活動間穿梭,在室外也可以做安靜的活動。
孩子們不用因為別人做一件事做得慢而等待,也不用因為別人做一件事做得快而著急。
因此,孩子們對於彼此的差異都欣然接受,也很尊重。從來沒有誰因為某個孩子和大家興趣或步調不一樣而指手畫腳。
這才是一個真正將愛與尊重滲透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而不是僅僅喊喊口號的幼兒園。
寫在後面的話
作息管理對於孩子十分重要。研究表示,有較穩定作息時間的孩子,情緒管理也會很不錯。
幼兒園一日作息不是要把每個孩子變成一模一樣、循規蹈矩的“復制人”,而是在規則與孩子的個性之間進行平衡和調整。
每一個幼兒園都有作息不規律的孩子,碰到這樣的孩子,是選擇放棄她的堅持和個性,還是支持老師反思原因、將一日流程變得更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