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萬能的父母,也無法代替孩子成長

相信孩子的潛力,為他樹立規則,給他一定的選擇空間,引導孩子充分去經歷、體驗,收獲獨屬於他的人生經驗。

一天,一位媽媽找我咨詢,女兒放學回家對她大發脾氣,指責媽媽不該早上收拾書包時忘記了數學書,導致她上課時沒有書本,被老師批評一通。

整天忙忙碌碌,為孩子盡心盡力付出的她,那一刻覺得滿心委屈,收拾書包,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她不但不自己做,還反過來指責家長做的不好。

“看著女兒憤恨的神情,真不知道我又忙又累是為了什麼?”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出現“越位”現象:保護過度,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包辦、替代過多。

而父母包辦、替代孩子一切,只會教育出獨立能力薄弱並且喜歡埋怨的孩子。

“媽寶男”、“媽寶女”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產生的,終其一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缺少屬於自己人生的精彩。

1

孩子的成長,父母替代不了

我見過很多大學生開學,全家齊上,父母不管路途多遠,從家開車送孩子到校園,給孩子背重重的行李、整理床鋪、遇到問題四處找人咨詢,忙得大汗淋漓。

而孩子呢,輕輕松松,玩著手機,甚至時不時露出不耐煩的神情,好像開學這件事不是自己的一樣。

很多父母就是無微不至地替孩子做這做那,孩子心安理得享受著一切,在父母沒做好時總是心生埋怨。

本來,孩子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人形成獨立意識的過程,在日常大小事中培養自己的辦事能力,積累經驗並建立自信。

這個過程中的每一步、每一坎、每一個跟頭,都有它的意義,父母無法替代孩子去經歷這一切。

可是為了保證孩子的學習,許多孩子日常生活的事由父母代勞了,孩子生活得很被動:

缺少在實踐中發揮成長潛力的機會,生存和發展的能力被弱化;一旦需要獨立時,才發現自己根本無力面對生活。

一些孩子成人以後,只能是父母為他選大學、找工作、替他相親。這樣的孩子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獨立的人,自然不能適應和自立於社會。

2

有些事,必須孩子自己去經歷

很多父母總是想把孩子呵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才覺得安心。

擔心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擔心孩子升學壓力大影響心理健康,擔心孩子在外吃不好穿不暖······

殊不知,正是通過體驗這一切,孩子的內心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子艱難地挪動著步子想要拿桌上的玩具,媽媽看到了,急忙沖上前,把玩具拿給孩子。

孩子不費勁就能達成自己的願望,也能獲得短暫的快樂。但這和他一步一步,憑著自己的努力拿到玩具獲得的體驗是全然不同的。

前者的快樂是單純的愉悅,後者自己親身的體驗、努力、最終達到目的的感受,會讓他收獲自信、對自我有良好的認知,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巨大的情感滋養。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說:“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

充分說明了孩子通過親身體驗、感知、實踐來獲取經驗的重要性。

該讓孩子自己去經歷的事,你替他做了,或是為他掃除一切障礙,把他“圈養”起來,他最終總是會在你手夠不到的地方跌倒、受挫,

時間越晚,傷害往往越大。

父母要減輕焦慮心態,學會放手,舍得讓孩子吃苦,孩子能做的事情,鼓勵他自己做。

開學,試著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整理自己的書包;出去旅游,試著讓孩子規劃路線,准備自己的行囊······

失誤也是一種經歷。哪怕孩子做的不好,讓他承受由於自己的粗心和考慮不周帶來的麻煩,孩子會獲得人生中最珍貴的禮物——體驗。

在這樣的體驗中,孩子學會了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不斷反思、調整,學會自我管理,處理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

愛的最高境界不是給予,而是引路

電影《奇跡男孩》,講的是一個先天臉部畸形的男孩奧吉的故事。

雖然母親的知識完全可以在家指導孩子,但是在10歲以後,她還是決定讓奧吉走出家庭課堂,去到真正的學校,去開啟更大的世界。

母親必然知道踏出這一步對孩子來說有多難,可是為了孩子真正的成長,她還是勇敢地切斷了與孩子的依戀,鼓勵奧吉邁出通向真正世界的第一步。

因為有她的存在,奧吉成為奇跡才有了可能。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的“替代成長”使子女無法真實地接觸外面的世界,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

如果愛孩子,就讓他做一只鳥,一只鷹,教會他飛翔的本領,而不是讓他做一只風箏,永遠把線牽在手裡。 

作為父母,不論你多麼萬能,能給予孩子的東西總是有限的,可是教會孩子樂觀、堅強、自信、獨立的生活態度,卻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父母的愛和信任,是給孩子成長最好的源動力。

相信孩子的潛力,為他樹立規則,給他一定的選擇空間,引導孩子充分去經歷、體驗,收獲獨屬於他的人生經驗。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發現自我、挖掘自我、促進自我成長。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