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幾種教育,其實是交易!別等管不住孩子的時候,後悔也晚了!
孩子不是我們命運的延續,他們只是借由我們身體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獨立的生命,我們有幸守護著一個生命,何須將自己的命運和他們捆綁在一起,給他們沉重的期望?如果你想獎勵孩子,不如直接給他一個欣賞的目光。如果你想懲罰孩子,就單純就事論事說出你的不滿,明確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真的愛孩子,請停止做這4種親子交易。
一、獎勵機制:“如果你做到……,我就給你……獎勵”
如果你能認真寫作業,我一會讓你玩半小時遊戲;
如果你期末考到班裡前十名,我就帶你去旅遊;
如果你乖乖去上輔導班,我就給你買玩具……
這是我們最常用,也是最愛用的一種方式了,既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達到我們的要求,又可以讓孩子因為得到獎勵而高興,雙方皆大歡喜。
這種獎勵機制短期內是有效果的,可是時間久了,孩子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不主動,一旦獎勵沒有了,那個好習慣也頃刻間土崩瓦解,苦心塑造起來的“好孩子”形象分分鐘被打回原形。
後果:用這種獎勵把孩子應該做的事變成一種有回報的付出,直到改變了孩子做事的內在動機,為了得到獎勵而去完成任務,一旦獎勵沒有了,目的性就消失了,孩子也不願意再主動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
所以獎勵機制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讓孩子變得懶惰,行事被動,自我約束能力差,做事沒有成就感、找不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要、不能自我激勵。
二、懲罰機制:“如果你敢……,我就……”
你要是再跟我強嘴,今天你就別吃飯!
你要是再玩遊戲,我就把你的零用錢都沒收了!
你要是再見到鄰居再不打招呼,我就把你的玩具扔了,犯一次,我扔一件!
真想替孩子問一句:打招呼和扔玩具有毛關係?
很多家長喜歡拿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事來懲罰孩子,或者用孩子喜歡的事物來要脅他們。
後果:
罰孩子貴在就事論事,不要用那些不著邊際的手段去要脅孩子,否則,就不是教育,而是交易。
1、孩子會非常反感父母,口服心不服。
2、孩子忍痛割愛,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錯我也堅決不改! 最後兩敗俱傷!
3、孩子學會和父母周旋,用其他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錯也會繼續犯下去。
三、投資機制:你要為我的付出負責
有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全心全意的付出,但是這種付出背後有一種隱形“契約”在,即“我辛辛苦苦都是為了你,你必須做出個樣子才對得起我,你現在能有這樣那樣的成就都應該歸功於我。“
這些話家長雖然不說,孩子卻時時刻刻能感覺到,這種隱形交易比前面兩種還可怕。
後果:
因為孩子潛意識裡會覺得被利用,被投資,壓力重重,家長口口聲聲說為他們好,他們卻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也沒有任何自我價值感,像一個傀儡一樣苟活,誤把父母的期望當成自己人生的目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生都徘徊在痛苦與迷茫之中。
四、替換機制:用物質代替陪伴
有時候,孩子要求父母陪他們玩一會,家長是這樣說的:
“不是給你買了那麼多玩具嗎?去,自己玩去!”
“媽媽要忙工作,工作掙了錢才能給你買好吃的對不對?”
看似邏輯毫無瑕疵,但是卻是一種非常生硬的交易,即用物質去替代陪伴。
後果:
在這種交易中孩子非常被動,看似得到了補償,其實失去了和家長的親密互動這種非常寶貴的經歷。
曾經聽過一個段子,非常感人:
爸爸下班後,孩子撲到爸爸面前,問爸爸工作一個小時能賺多少錢,爸爸覺得這種問題太無聊了,打發他到一邊玩去,但是孩子緊緊跟在爸爸身邊,一直追問他這個問題,直到爸爸隨口說道:20元錢。
孩子噔噔地跑回房間,拿了20元零花錢出來,說:“爸爸,我給你20元,你能不能不工作,陪我玩一小時遊戲?”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無可替代,孩子不需要那些高級玩具,只想和你在一起親親抱抱,他們也不需要什麼昂貴的禮物,只希望你在身邊。
所以,如果經常用物質和充滿愛意的陪伴做交易,孩子會慢慢變得冷血,價值觀傾向於物質享受,貶低自我存在的價值,而且他們未來的親密關係也會受影響,認為愛一個人,不過就是要給他最好的物質條件。
到時候,你可別怪他送你去世界上最好的養老院!
真正的教育是愛,愛不是任何手段,而是一種本能!願你我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