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點的明暗、迭合、分離,有幾個人搞得清?
節點的明暗、迭合、分離,有幾個人搞得清?
搖腕有三個基本位置,這就是左中右。當你抓住筆管,實際上就是抓住了筆心中軸。當你搖腕,也就是調整筆心的方向和位置。手腕一動,必然會反映到線條上,留下它的痕跡,這就是節點。
1.明節點、暗節點
節點有很多種,我先講簡單的。明節點和暗節點。
1.1明節點
所謂明節點,就是一眼可以看得到的節點。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兩面換起筆,就會產生一個節點。順便說說,看節點最好就是畫出它的筋。看起來就比較清楚,如果線條肉多就不容易看。像王羲之這個“一”字,它的起筆就是兩面換。有一個明顯的節點。
如果是三面換起筆,那就表示你動了兩次手腕,那就有兩個節點。只要你理解這個道理,其他都可以類推。
1.2暗節點
如果是一根弧線,有沒有節點呢?
弧線表面上看起來很光潔,但要寫出這根線條,手腕同樣是左—右,只要你動作緩和一點,寫出來就是弧線。弧線同樣產生一個節點,只是表面上沒有痕跡。古代稱這種節點為“暗過”。
“暗過”這一名稱,最早在託名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現。這是張旭和顏真卿的師生對話,張旭先問:“又曰:轉輕謂曲折,子知之乎?”(轉得輕,稱為曲折,這裡“曲折”意思是彎曲的折。)(於是顏真卿回答:)“曰:豈不謂鉤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過之謂乎?”長史曰:“然。”
沒有痕跡的轉折,看不見明顯的節點,這就是暗過。正如清代汪澐《書法管見》說:“轉折一頓無跡,古人謂之暗過。”這裡要注意汪澐所說的“頓”,只是按下的意思,不是九用中的“頓筆”。所以這句話可以刪除“一頓”兩個字更好。“轉折無跡,古人謂之暗過”。
清代朱和羮《臨池心解》這樣說:“然便捷須精熟,轉折須暗過,方知折釵股之妙。”折釵股書法論著中經常提到,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就是形容圓轉。
古人盤發,就要用到簪和釵,簪是一股,就是一個腳;釵是兩股,兩個腳。頭髮要盤起來不散掉,就要插入幾根簪釵。你看日本浮世繪中,可以看到婦女頭上插了很多釵。比中國的釵大很多。可以想見,因為經常使用,釵的股腳會彎曲,從直線變成弧線。所以古人用折釵股來形容彎曲有力而沒有角。這裡的“折”就是彎曲。
明代李日華《竹懶書論》這樣說:“折釵股,釵股彎曲,無圭角而有勁氣,此於轉筆處得之。”轉彎有力,卻沒有角,這就是折釵股。
圓轉也有節點,只是隱藏在線條中,所以稱它為暗節點,或者暗過。弧線的線條外表看起來很流暢、很光潔,如果轉得硬一點,快一點,果斷一點,節點就外露了,暗節點變成了明節點。這樣圓轉就變成了方折。如《陰符經》中的“甲”、“國”。
簡言之:
明節點是折。
暗節點是轉,古人用折釵股來比喻之。
二者都是反映手腕動作的。
“永”字八法中的“努”,行筆中間就動了一次手腕。那就有一個暗節點,寫出來就是一根弧線。
至於“永”字八法最後一筆“磔”,行筆用戰行,如果行筆手腕來回兩次,那就會產生三個節點。
我跟大家講過,在西漢和東漢早期,碑刻上的九號線還是直線多。說明當時不懂用腕。如西漢《萊子刻石》。
到王次仲創造了楷法,出現了波勢,九號線這個捺筆,由直線變成了弧線。寫弧線要動手腕,手腕運動是左—右。
你看東漢後來的隸書碑刻,捺筆都轉型為弧線了。
至於真行草書,那更是考驗運腕的功夫,在“永”字八法推廣後,九號線往往包括兩次來回。你看蘇州博物館所藏文征明《遊虎丘詩》中的字,九號線就是這樣的。
這幾年,在書畫拍賣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標為文征明的作品,猛一看確實很像,但仔細一看,不對了,問題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他的九號線就是直挺挺的,沒有節點。也就是王羲之所批評的“平過”。這位元作假者只在字形上下功夫,對於用筆不瞭解。分析用筆習慣應該是書畫簽定的重要標準。比看氣韻還要可靠。
2.節點的迭合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一”字,起筆兩面換,手腕扭動筆心,在“九用”中是衄鋒,衄鋒產生一個節點,這很容易理解。
但收尾就比較複雜,一來一回寫了一個小圈。這時手腕一左一右,動了兩次。是不是應該算做兩個節點呢?不是,它雖然包括兩個動作,但迭合在一個地方,“九用”中把這兩個動作合併稱為頓筆。所以這個小圈應該看作是一個複合節點。
又如我們講過的“蠶頭”起筆,就是轉兩個圈。這時手腕下上左右動了四次,是不是算四個節點呢?如果真是那樣,就太複雜了。通常還是看做一個複合節點,包括下上左右四個動作。
毛筆雖然是軟的,但要扭動它的筆心不是容易的事,有時候一次調鋒覺得不到位,那就要重複做一次。
在23課中,我提到《陰符經》這兩橫的起筆是四面換,其實就是做了兩次兩面換,成為一個複合節點。
收筆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你看這個“亦”字,上部的收筆就用了兩個折,兩次搖動手腕。在王羲之的作品中,這種情況不少。
“鋒不正不行”,沒有調節好筆鋒,是不會急於行筆的。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組合筆劃,如智永這個“星”字,折角就是搖動筆心兩次。比轉圈要快得多。
用踆鋒把筆劃連接起來時,也會產生複合節點。譬如一橫和一豎的連接起來,一橫是頓筆收尾,一豎是兩面換起筆,當用踆鋒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個複合節點。
這種方法,一可以用於橫筆和豎筆的結合;(智永《真草千字文》例字)二可以用於一橫和一啄的結合。如寶蓋頭的右角。
3.飛度
三甚至可以用於橫筆和飛度虛筆的結合。這種時候節點的迭加,是為了轉變方向。
你看這個“二”字,第一橫寫好,要往下飛度到第二筆的起筆處,但如果第一橫用頓筆收尾,那方向就是向上走的,連不到下一筆,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再加一圈。這樣一來,方向就改過來了。
你仔細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量”字的一橫,這收尾上面有一個角,怎麼會這樣的?就是用了剛才的方法,是兩個節點的迭加。
你看“業”字這長橫的收尾,就比較清楚了。要記住,虛筆也是大圈筋的一部分。它的起筆,如果有一個筋節,牽絲就容易寫好。
“京”字這長橫收尾帶出了一點牽絲,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牽絲的筋節。正因為在這個節點上調了鋒,所以筆鋒就收尖了。
把智永《真草千字文》仔細看一遍,可以發現這種複合節點用了很多次。這個“嚴”字的兩個節點比較分開,看得特別清楚。
簡言之:
複合節點往往包括幾個手腕動作。
複合節點一定是明節點。
現在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兩個“一”字,大約可以看明白一點了。收筆的節點,左面這個沒有角,只是用頓筆收,而右面這個上面多了一個角,頓之後加多了一個圈。正因為這樣一來,所以產生了一個角。
3.節點的分離
第三,節點的分離。我們使用的是毛筆、墨汁和宣紙。如果你在宣紙上某一個地方,做很多動作,把幾個節點迭加,那麼這個地方必然墨多,不但容易洇化,甚至可能把紙弄破,那該怎麼辦呢?
辦法很簡單,就是把迭加的節點分開一點。轉圈避免在一個點上。這樣一來,墨汁就不會聚在一起了。
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正是這樣做的。
又如吳昌碩臨《石鼓文》,他經常用蠶頭起筆。蠶頭是四個動作兩個圈。無論是一橫還是一豎,他把兩個圈都分得很開。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兩個節點放置一高一低。這樣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你看《陰符經》中就有這種手法。如這個“地”字右面一折轉角處的兩個圈,也不是重迭的,而是一高一低。
我把水準移動一個節點,稱為丁字形放置。把一高一低的這個方法,稱為十字形放置。因為書法中的“十”字,就是這樣寫的。
這是王羲之《平安貼》中的“十”字。可以清晰地看到踆鋒的筆跡。
今天的練習,你可以寫橫豎一折。可以寫一個“丁”字,最後寫這個“十”字。通過這個練習,來體會節點的重迭和分離各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