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三種人:高人、貴人、小人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經歷過高人的開悟甚至指路。正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高人的指點可以解決人的智慧和覺悟及方向等人生關鍵問題,讓自己的認識和能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臣,在他年輕時,曾有過這麼一段故事。有一天,他在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
張良一想,既然已經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於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看到張良如此謙恭有禮,老人略加考驗之後,送給張良一部兵書,這本書就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
此後的日子裡,張良反覆研讀,獲益匪淺。在十年之後,劉邦起義反秦,張良就歸附於他,成為他的部屬。張良根據《太公兵法》經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採用他的計謀,後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軍師。劉邦稱帝後,封他為留侯。對於張良而言,這個老人(黃石公)就是改變他命運的高人。
一個人要跨越自己所屬的階層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的圈子有限,要超越自己的圈子往往需要貴人的提攜。
曾國藩歷來被人推崇,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有人推崇他為千古第一完人。而曾國藩本人的家世背景並不顯赫,只是一個普通的地主家庭。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封侯拜相,在短短幾十年完成了讓人如此震撼的逆襲,還是因為有貴人相助,讓他一步跨越了那個階層的門檻。這個人就是穆彰阿。
身為漢人的曾國藩第三次赴京會試,才得第三十八名,殿試考試才得三甲第四十二名。根據慣例,他這種成績只能分發到各部任主事,或到各地去任縣令,這對一心想進翰林院的曾國藩是很大的打擊,連朝考也無心參加,打算收拾行李來年再考,在同窗的勸說下才勉強留下參加朝考。
意料之外的是,曾國藩在朝考時得到了貴人的幫助。當時擔任會試總裁的穆彰阿特別調閱了他的試卷,為他的文章做了最後審批,當即取為一等第三名。
朝考結果呈皇上審核時,穆彰阿還在道光帝面前特意把曾國藩的文章稱讚了一番。在穆彰阿的極力推薦下,皇帝甚至覺得曾國藩的說理與文風更好,於是又把曾國藩調升為第二名。這樣,曾國藩的成績就由殿試的三甲第四十二名,一躍而成為朝考一等第二名,這個結果令關注此次朝考的人甚至讓曾國藩本人都覺得非常意外。
登門拜謝會試總裁時,穆彰阿與曾國藩談了很多國事,曾國藩對內政外交都講出了自己的觀點,結果很多想法竟都與穆彰阿的不謀而合,穆彰阿越發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穆彰阿還給曾國藩說明了翰林院的重要性,叮囑他好好為國效力。臨別時,曾國藩一再拜謝穆彰阿的知遇之恩。在穆彰阿的提攜下,曾國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風順、步步高升,後來在穆彰阿的巧妙安排下覲見皇上,獲得了皇上的好感,立刻被擢升為內閣大學士,官居二品。連升數級,這樣的好事,在此之前的漢臣是從未遇到過的。曾國藩對穆彰阿的知遇之恩永世不忘。此後的歲月,曾國藩對穆彰阿一直執弟子禮。
不論是在京任職,還是出外做官,曾國藩必到穆府問安。穆彰阿去世後,曾國藩還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感激貴人知遇之恩。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機會遇到貴人,但是能不能得到青睞,還要看個人的能力,曾國藩做事紮實,知人善用。貴人提攜的時候,有足夠的能力來抓住。
為什麼還要感激小人?因為小人無時無刻的在挑我們的毛病,督促我們的進步;因為小人無時無刻不在無可不在激怒我們,培養我們的涵養;因為小人無時無刻不在把我們置於險境,鍛煉我們的意志。甚至有的時候,小人把我們逼上絕境,我們反而走出另一條陽關大道。
晚清,曾國藩奉命平叛,但是軍隊難堪大用,曾國藩決定另起爐灶,建立一支新軍,但為了不引起清廷的猜疑,他依舊命駐守長沙的綠營軍隊與新招募來的鄉勇一起訓練。
這樣一來,矛盾衝突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了。
綠營向來是不認真訓練的,曾國藩卻命他們與湘軍一起勤加訓練。湘軍士兵,都是鄉下人,自然不怕苦。那些綠營士兵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常年養尊處優,根本無法承受曾國藩式的訓練。為了抵制曾國藩,他們將鬥爭的矛頭對準了鄉勇。綠營和鄉勇之間,經常爆發械鬥。
這一天,曾國藩為了懲治綠營,抓了幾個帶頭械鬥的綠營兵。其他綠營兵在提督鮑起豹的煽動下,情緒激動,趁夜圍攻曾國藩。曾國藩嚇得連忙躲到巡撫駱秉章的住處中,才得以倖免。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曾國藩,迫使他做出帶領鄉勇離開長沙,前往衡州的決定。
正是因為鮑起豹這個小人,催生了曾國藩獨立練兵的念頭。聞名天下的湘軍,就是從一個小人的排擠開始的。當時曾國藩無錢無權,如果沒有長沙之辱,曾國藩很難克服重重困難,把湘軍從無到有建立來。若是沒有這支湘軍,也就沒有後來曾國藩的累累功勞了。小人鮑起豹的鞭策之力,功不可沒。
人這一生,需要高人指點、需要貴人提攜、需要小人鞭策。無論遇到什麼樣人,只要你勤於思考,善加運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