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治療最簡單又是最難治療的「腰肌勞損」!難就難在習慣!
談談腰肌勞損
首先,向閱讀本文的人,說聲:辛苦了!不是為了感謝你能閱讀文章,而是為了奔波生活的不易。因為,腰肌勞損,是我們為生活付出努力後所留下的痕跡!
腰肌勞損,是人人皆知的一種腰部疾病,實際上是慢性的腰部勞損。它主要由兩種原因引起,
一種是急性腰部扭傷後,未能及時合理地治療,從而形成了慢性腰肌創傷性瘢痕及粘連形成,減弱了腰肌的力量,產生了腰痛。
另一種原因是長期的、積累性的腰部創傷所造成,如一些長期處於坐位工作,經常在非生理位置下操作的修理工,以及長期固定姿勢工作的鐘錶工、打字員等。此外,一些需要彎腰的勞動者,如果他們平時不注意體位及加強腰背肌鍛煉,均可有腰部的積累性損傷,形成腰肌勞損。
漫畫腰肌
當然,其他一些因素也可促成勞損,例如肌肉力弱,不能維持正常腰部功能位;深部韌帶受到牽拉;肌肉中神經末梢和血管受到擠壓,血運不足;代謝物質積聚與炎症物質產生;甚至肌肉的萎縮與攣縮、粘連,以及組織的纖維化。若未採取有效措施,將會使舊傷新傷混雜在一起,使症狀更為複雜,治療更為困難。
腰肌勞損的高發人群
腰肌勞損是門診的常見疾病,其發病率佔腰痛的70%,是最常見的臨床疾病。以座位姿勢較多為職業的人,容易發生腰肌勞損。
當坐下工作時,前側腹肌放鬆,僅依靠背側肌肉緊張收縮維持,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如不注意做伸展運動,“伸伸懶腰”,背部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就會使一側或兩側止於橫突的肌肉、筋膜勞損損傷。
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局部組織滲出、出血、出現無菌性炎症,引起橫突周圍肌肉筋膜黏連、增厚、肌腱攣縮等病理變化,使穿過肌筋膜的神經血管受到炎性刺激和機械性擠壓而產生腰肌勞損的一系列臨床症狀。
所以,以座較多為職業的人群,應多做伸展運動,但不幸的是,在人們日常保健鍛煉中,只知散步,不知其他,不懂得科學地對症鍛煉治療,極少做人體很需要的伸展運動,而長時間低頭彎腰工作,致腰背部的肌肉勞損損傷長期積累,腰肌勞損反復發作,也正是大多數人到老年時容易腰酸背痛的根源。
如何治療效果好
- 1.避免過勞、矯正不良體位。
- 2.適當功能鍛煉(下文有康復方法)
- 3.理療、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
按摩推拿
腰椎醫學康復鍛煉,幫你預防與治療
1.側屈運動
側屈運動
放慢速度,向身體右側屈曲,不要向前,右手盡量摸到右膝外側,回到直立位置,雙手伸平,換另一側。左右各5個為一組,每日1-2組。
2. 嬰兒式
嬰兒式
借鑑了瑜伽中嬰兒式的動作:雙腿分至一拳距離,跪坐,雙手撐地面,上肢、大腿與地面垂直,背部與地面平行,小腿、腳麵貼地,向上弓腰,向下沉腰,過渡到嬰兒式:胸腹盡量貼在大腿上,背部伸展,臀部向後坐到腳跟上。這個姿勢比較放鬆,可保持30-60秒。
3. 燕兒飛(改良版)
燕兒飛(改良版)
腹部墊兩個枕頭,使身體高於床面,腰部用力,讓四肢抬離床面,盡量全身呈一條直線,保持5-10秒,5個為一組,每日1-2組。
4. 骨盆提升
骨盆提升
仰臥,雙下肢分開與髖部同寬,屈曲立於地面,腹部和臀部肌肉用力使腰部盡量貼合地面,保持3-5秒,10-15個為一組,每日1-2組。
5. 拱橋式
拱橋式
仰臥,雙腿彎曲盡量達到小腿垂直於地面,兩膝中間夾一個軟墊或毛巾卷。腰部用力慢慢向上抬起,達到大腿、髖部、胸部在一個平面上,可以感覺到腰臀部肌肉收緊,保持5-10秒,5個為一組,每天1-2組。
6. 嬰兒式再來一次
嬰兒式再來一次
7. 平臥放鬆
平臥放鬆
本康復鍛煉適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病人。此套保健操動作簡單,容易掌握,具有放鬆腰肌,拉伸韌帶,增強腰背肌力,糾正腰椎生理曲度變形,降低椎間盤內壓等作用,但貴在堅持。可轉發給身邊的人。
腰肌勞損的預防
1.防止潮濕,寒冷受涼
不要隨意睡在潮濕的地方。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後,要及時更換濕衣或擦乾身體。
2.急性腰扭傷
應積極治療,安心休息,防止轉成慢性。
3.體育運動或劇烈活動時
要做好準備活動。
4.糾正不良的工作姿勢
如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等。在僵坐一小時後要換一個姿勢。同時,可以使用腰部有突起的靠墊為腰部緩解壓力,有助於避免出現腰肌勞損。背重物時,胸腰稍向前彎,髖膝稍屈,邁步要穩,步子不要大。
5.防止過勞
腰部作為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腰痛,因此,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註意有勞有逸。
6.使用硬板軟墊床
過軟的床墊不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所以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張10釐米厚的軟墊。
7.注意減肥
控制體重,身體過於肥胖,必然給腰部帶來額外負擔,特別是中年人和婦女產後,為易於發胖的時期,節制飲食,加強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