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性格養成最重要的是3-6歲,家長一定要做好這9點!
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而學齡前兒童由於年齡的緣故,不可能獨立的與社會進行接觸,所以與其關系最為密切的就只有家長和教師。也正因如此,幼兒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成為了幼兒教育的關鍵。
3~6歲的孩子正處於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這時的孩子已具有整個人格的縮影,迅速成長所導致的偏差和混亂,已普遍地出現在孩子身上。
因此,爸爸媽媽們必須留意下列9點,才能夠讓我們的孩子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
1、不要嫌煩
首先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這階段的多話現象。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為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范,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眾。
尤其是不要抑制孩子說話的欲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制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度是最不應該的。
2、正確對待孩子的自言自語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會自言自語,了解有關孩子心理發展知識的父母都知道,這種自言自語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自我中心言語”,是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平時我們用於交流的話被稱作外部語言,而不出聲的在頭腦中用以思考的話則是內部語言。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己具備了一定的外部語言,但還沒有形成內部語言。
因此,當大人聽到孩子自言自語時,大可不必擔心,也不要厭煩,更不要阻止孩子的自言自語。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言自語現象將逐漸消失。
3、讓孩子從小接受音樂教育
讓孩子從小就接受音樂教育,並非是讓他們將來都成為歌唱家或演奏家,其目的是使孩子通過與音樂交朋友,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
音樂是一種美的事物,最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孩子能夠在學習音樂中找到樂趣,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學會發現美、感受美。
通過持之以恆的練習,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品質,從小樹立不怕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培養其頑強的毅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藝術修養,並形成良好的性格。
4、培養孩子的耐性
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片、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及堅持性差等習慣。
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僅需要有聰明才智,還需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因此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堅持努力的精神是很重要的。
培養孩子的耐性要循序漸進。孩子可能學習一會兒就煩躁不安了,這時不要強迫孩子,而要用游戲的方法吸引孩子,使他堅持下去。開始時可以短一些,等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再逐漸延長時間。
對孩子的學習內容主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容易獲得成功,成功給孩子帶來繼續堅持的動力。這樣的活動,孩子會更自覺地堅持。
5、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能豐富孩子的知識,又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鍛煉孩子語言表達的好方法。
當你打算給孩子講述某一本書的內容時,最好事先把它看一遍,熟悉其中情節。可以用語言吸引孩子的的興趣,如“你看,這兒有一本好書,你想看嗎?”或者讓孩子自己發現它,這時你再開始給他講述書中的故事。
同一個故事可給孩子重復講許多遍,他們仍會聽得津津有味,邊講故事邊讓孩子翻頁或者用手指圖畫,更便於他理解故事內容。逐漸地,孩子就能講述自己熟悉的故事。
6、游戲就是學習
許多父母認為,應從3歲開始讓孩子學到盡可能多的東西,游戲是浪費時間,因此盡量壓縮孩子的游戲時間。從教育學角度看,這無疑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事實上,游戲是孩子與外界交流的方法,游戲的過程,是孩子探索和實驗的過程,在游戲中,慢慢地了解及建立人與外界的關系。
孩子游戲過程,就是他們的身體、社會性、智慧及創造力等方面的成長過程,因而,每個孩子都需要游戲,以促進各方面的健康發展。
同時,游戲也可幫助孩子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
因此,對孩子而言,游戲就是學習。游戲是孩子成長過程不可缺少的部分,應該充分重視游戲的價值。父母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參加有意義的游戲活動。
7、引導孩子進入科學境界
兒童的科學教育,並不在於教授科學原理,而是透過實際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建立觀察自然、愛護自然、探索自然的正確態度,進而啟發其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此時,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喜歡運動、游戲,正確科學的啟蒙教育,不僅可以開啟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還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
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往往出自偶然的發現。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意的安排與引導,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世界奧秘的興趣,並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探索科學的方法,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8、培養分類和對應的能力
分類是按一定標准將物品進行分組歸類,它是兒童掌握數、空間、規則等概念的基礎。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展孩子的分類能力。
如將買回的蔬菜、水果、干果分類;將洗完的襯衣、內衣、外套、褲子等分類;洗碗時將碗碟分類放置,等等。這種分類活動與孩子生活接近,他們很願意做這種分類活動。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境和活動,幫助兒童學習掌握分類和對應概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9、保持溫馨的家庭環境
家庭房間、家具布置整潔美觀,舒適宜人,有利於陶冶孩子的情操,也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家人之間要和睦相處。
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較大,每個家庭成員都要自尊、自愛、自重,嚴格要求,互敬互愛,按照正確的道德規范辦事,子女就能在和諧的家庭生活中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愛人,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上進、心地善良,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大人因某些事件要爭吵時一定要避開孩子。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進行活動、生活的兩大重要場所,二者的具體環境都會對幼兒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幼兒園教育和幼兒園家庭教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二者之間既有優勢也有不足,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做到優勢互補,從而讓幼兒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