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袁世凱的孫媳婦,中國的居裡夫人,卻遺憾錯過諾獎 ! 被稱為世界最傑出的女實驗物理學家~

每當外媒文章列舉「被忽略的女科學家」,「被遺忘的改變世界的女性」,「被歷史低估的女性」時,一個非常偏男性化的華人姓名常常會出現:吳健雄 (Chien-Shiung Wu)。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也很陌生,但它屬於一位應該被銘記的女性。

吳健雄常被譽為「中國居裡夫人」、「物理科學第一夫人」、」核物理研究女皇」。她是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任女性會長,還榮獲了美國總統福特頒發的國家科學勳章;同時,她也是胡適的學生,袁世凱的孫媳婦。

少女時期的吳健雄

1912年,吳健雄生於中國江蘇省太倉縣瀏河鎮。依族譜,她是家族中的「健」字輩,由於和兩位兄弟的名字一起出自「英雄豪傑」一詞,所以排行老二的她註定擁有一個很陽剛的名字。而她的乳名「薇薇」,顯然和她溫婉的外表更搭。

吳健雄出身書香門第。父親吳仲裔早年就讀於上海南洋公學(交大前身),後轉入蔡元培主辦的倡導「學術自由、兼容並蓄」的愛國學社。

他思想開明,提倡男女平等,還在鎮上創辦了明德女子職業補習學校,並將妻子樊復華也拉去做教員。

吳健雄七歲時便入校接受教育。吳健雄在回憶她的人生歷程時,言及父親對她的一生的影響時曾說:「如果沒有父親的鼓勵,現在我可能在中國某地的小學教書。是父親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

1928年吳健雄在蘇州第二女子師範學校

從」明德「畢業後,吳健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蘇州女子師範學校,1929年畢業後保送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

由於就讀的是師範類別,按照當時的規定吳健雄本應先教書服務一年才能繼續升學,但是因為當時的政策執行並沒那麼嚴格,她選擇進入上海的中國公學再讀一年書,也因此她得以與」偶像「 胡適成就了師生的緣分。

胡適和吳健雄

其實,在正式成為胡適的學生之前,吳健雄就已經是他的」迷妹「了,喜愛閱讀的她不僅在《新青年》等雜誌上閱讀胡適的文章,還「追過」胡適的演講。

胡適當時任其母校中國公學的校長,但也親自教授中國思想史等課程。一次考試後,胡適閱卷,他對同事說,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學生對清朝三百年思想史懂得那麼透徹,於是給了她一百分。

在場的另兩位名師楊鴻烈、馬君武也說,班上有一個女生總是考一百分。於是,三人各自把此學生名字寫下來,結果均是「吳健雄」。文理全行不偏科的大神,說的應該就是吳健雄本人了。

儘管吳健雄最終還是按照既定計劃,在理科上大展拳腳,她與胡適的師生情誼卻並未結束,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繫,胡適也曾多次勉勵吳健雄。

吳健雄曾說,他父親和胡適是對她影響最大的兩個人;胡適也曾在公開場合說過,作為吳健雄老師是他平生最得意、最自豪的事情。

袁家騮

1936年,吳健雄得到叔叔資助,去往美國。在這裡她遇到了未來的丈夫袁家騮。袁家騮是袁世凱的孫子,時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中國學生會會長,也在物理系就讀。

當時由他帶領吳健雄參觀校園,而吳健雄後來也決定留在伯克利攻讀物理學,因此和袁家騮成了同學。

吳健雄和袁家騮

吳健雄個性開朗,和男同學一起時也毫不忸怩作態。當時還是眾多愛慕者之一的袁家騮也記得,吳健雄個性豪爽,有時和他在圖書館看書留到很晚,也並不在乎。而

學霸之間的相處模式也非同一般,畢竟研究才是第一位的。

吳健雄在伯克利實驗室

1941年8月,吳健雄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提到了她和袁家騮的關係。

「在假期中,我希望利用整個上午來念書,只有下午稍晚和晚間才和你一起,不知你介不介意。」

「袁先生十分想見我,但是我實在分身乏術。如果你不介意,也許我們可以請他和我們一塊度假,他確實是一個相當沉靜不多話的人。」

袁家騮雖出身世家,但是袁世凱死後,家族一落千丈。他自幼勤奮努力,待人謙和誠懇且樂於助人。

在伯克利國際學舍,如果東西壞了,同學們都找他幫忙,這也給吳健雄留有很深印象。袁家騮在之後也成為了享有國際聲譽的物理學家,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測系統研究上卓有成就。

由於吳仲裔曾參加過反袁的革命黨,所以他們的結合頗有戲劇性,但是日久生情的他們一直保持著很好的感情

吳健雄(左二)袁家騮(左一)與密立肯夫婦(右一、二)

在吳健雄陽曆30歲生日的前一天,吳健雄和袁家騮在袁家騮的指導教授密立肯家中,舉行了婚禮。

兩人在美國的許多同學好友都前來慶賀,如錢學森。婚後他們到洛杉磯的一個海灘上度「蜜周」(只一個禮拜),便投身於各自的教學、研究工作中。

婚後,他們相親相愛。

「在三個月共同生活中,我對他(袁家騮)了解得更為透徹。他在沉重工作中顯現的奉獻和愛,贏得我的尊敬和仰慕。我們狂熱地相愛著。」

吳健雄是個低調的人,卻常常和人誇耀:「我有一個很體諒我的丈夫,他也是物理學家。我想如果可以讓他回到他的工作不受打擾,他一定會比什麼都高興。」

袁家騮在金婚歲月談感受時,一派紳士風度地說:「夫妻也如同一個『機關』,需要合作,婚前要有承諾,婚後要協調。」

朋友評論袁家騮一貫以太太為榮,說:「不管吳健雄去什麼場合,拎照相機的人總是袁先生!」

1940年吳健雄取得博士學位,六年後她轉到哥倫比亞大學,開始漫長的教學與研究生涯。

1956年,她排除萬難,與合作者成功地用實驗證實了當時楊振寧和李政道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中守稱不守恆」理論,幫助楊李兩人一年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由於吳健雄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諾貝爾獎,很多人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從未作出任何回應。

只是在給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賀信上寫道:「儘管我從來沒有為了得獎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當我的工作因為某種原因而被人忽視,依然是深深地傷害了我。」

關於吳健雄未能獲獎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諾貝爾獎有不成文的規定,獲獎者不能超過3人,而如果吳健雄獲獎那麼她的合作者也將列入其中;也有人認為諾貝爾委員會的表決機制存在對女性的歧視。

1958年,普林斯頓大學將名譽博士學位第一次授予一位女性科學家——吳健雄(上圖前左二),

同時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名譽博士學位的還有李政道(上圖前右一)、楊振寧(上圖前右二)

雖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造成了巨大的遺憾,同時也讓吳健雄,在國內的知名度遠遠落後於獲獎的兩位科學家。但吳健雄在美期間獲得了諸多其他表彰。

她不但是普林斯頓大學首位獲得榮譽博士學位的女性,也是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1978年她更獲得了第一年的沃夫獎。

她一生髮表過接近兩百篇科學論文,通過實驗證明了費恩曼與蓋爾曼關於矢量流守恆的理論預言。

並在軔致輻射與核裂變、放射性與能級圖、奇特原子、穆斯堡爾譜學及其在原血紅蛋白中的應用等方面均有傑出的貢獻。

她還參與過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並曾和「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共事。由於她在物理學界的重大貢獻,她不但有「中國居裡夫人」之稱,更被譽為世界最傑出的女實驗物理學家。

1982年,吳健雄受聘為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成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1994年她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晚年,吳健雄拿出25萬美元,捐贈給了明德學校作為基建費。

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在紐約病逝,終年85歲。遵照她的遺願,她被安葬於故鄉瀏河鎮。

儘管吳健雄的一生似乎常有貴人相助,但在吳健雄的自述中,她談到自己從中學開始就習慣工作到深夜。

她曾說:「任何想不花費勞力就取得成果的僥倖心理,都是有害的,也不會成功。」

雖然吳健雄的巨大成就似乎沒有被頻繁提起,但是也終究是如以她命名的小行星「吳健雄星」一樣,是無法被抹去的存在。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