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著宣布失聰的張靚穎,最欠自己的其實是一顆獨立靈魂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讓記者嘆息了好久。
歌手張靚穎在最近的北京演唱會上突然淚奔。她說,自己從2008年開始耳朵就間接性失聰,以後有一只耳朵可能會聽不到。
她說,彩排唱《追愛》時失聲痛哭,導致彩排中斷。
她說,自己不想當英雄,也從來不是公主命。
說到中途,突然側過身去,捂住嘴巴。
她還說,自己看不到未來,以後也會有越來越多遺憾……說著說著,實在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台下粉絲也跟著抽泣,心疼這個命運多舛的姑娘。
緩了好大一陣平復下心情,張靚穎反倒開始安慰他們。
有人表示心疼,也有人嘲她新開發出了“賣慘”人設,但聯想到她今年春天的離婚傳聞,這番自白令人唏噓。
記者並非張靚穎的粉絲,但也是聽著她的歌一路成長的。在早期的記憶裡,大多是她閃閃發光的樣子,和首首大熱的歌曲。
超女第三名,漂亮的海豚音,代表作無數……印象最深的是她為諸多影視劇演唱的主題歌。
比如她為馮小剛的《夜宴》演唱的片尾曲《我為所有報答愛》,記者一直很喜歡這首歌。
2008年,電影《畫皮》的主題曲《畫心》火遍大江南北,張靚穎在歌中的海豚音,成為當年很多“K歌之王”最喜歡挑戰的部分;
更不用說2013年為電視劇《咱們結婚吧》演唱的主題曲《終於等到你》了,簡直成了國家催婚隊的官方歌曲……
國際路線走得也不錯,成為這些年內地真正有實力登上國際舞台也不跌份兒的女歌手。
三次登上格萊美▼
把海豚音帶上了奧普拉·溫弗瑞的脫口秀▼
推出面向美國市場的英文單曲《Dust My Shoulders Off》,先後登上美國iTunes即時下載總榜第4名和美國公告牌Billboard數字音樂銷量榜第31名▼
即便是感情生活雞飛狗跳的2017年,也成了首位登上維多利亞的秘密時尚秀表演的亞洲歌手▼
作為一個歌手,張靚穎的20歲到30歲,在事業上的每一步都走得精准。但這幾年,跟她聯系在一起的,似乎更多是私生活。
給人印象最深的當然是2015年的“求婚事件”。
那一晚,張靚穎在長沙演唱會上當著全世界喊話:從18歲到30歲,有一個人一直陪著我一直保護我,12年了,我不想一個人過了,你要娶我就上台!
有人嘲笑這是“逼婚”,記者不以為然,女方怎麼就不能倒追男方、甚至求婚男方呢?但是得看對象。那天晚上,被她喊話的馮軻並沒有立刻上台,最後幾乎是在周圍粉絲的催促下才上去,沒有鮮花,沒有單膝下跪,只有一個干巴巴的擁抱,一個不咸不淡的擁吻,用一種肉眼可見的敷衍,草草致謝後下台,只剩下張靚穎一個人尷尬到不知所措。
事情後來當然也圓回來了,馮軻找了另外的機會公開求婚,兩個人也在意大利舉行了婚禮。
但母親張桂英的公開呼籲,又一次把張靚穎的私生活拉到了鎂光燈下。她出面阻止女兒的婚姻,還向媒體爆料:馮軻是渣男、騙錢騙婚。
粉絲也爆料了許多不堪。比如馮軻曾說會將自己名下所有財產都轉移到張靚穎名下,可時間證明了他並沒有兌現承諾。
他甚至還不忠於婚姻,婚後花巨資打賞網絡女主播,在外包養其他人,並對張靚穎洗腦說這對男人來說都是正常的。
但自始至終,張靚穎都極力維護馮軻。
“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很多人都用張愛玲的這句話來形容張靚穎對馮珂的感情。
這又何嘗不是很多人在感情裡的狀態。但事實卻是,低到塵埃裡,卻鮮有花再開出來。那些被淚水和委屈澆灌的花朵,最終都會枯萎。
因為他們在愛情裡都太卑微了,忘了愛情的本質應該是相互吸引,而不是一味的妥協和膽怯。
很多人知道,張靚穎的父母很早就離了婚,她跟著媽媽長大,父親這個角色,幾乎缺失了她的整個人生。
為了謀生,她從15歲就開始在酒吧唱歌,19歲時認識了馮軻,後者手把手將她扶上了如今的高峰。兩個人在一起十幾年,所有工作,都是馮柯幫她篩選和決定。她需要做的,只是聽話和服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馮軻也彌補了張靚穎內心缺乏的父愛:他支持她,保護她,鼓勵她。與其說她嫁給的是自己所愛的人,倒不如說她在極力抓住自己眼中的“拯救者”。她的愛,更多源於缺失,而非給予。
曾有人評價:“在張靚穎的潛意識裡,她對自己是極其不自信的。她不認為自己是蜚聲國內外的巨星,她甚至認為如果離開了馮軻,她什麼都不是。”
記者不知道這是真是假,只是由衷地感到悲哀,事業成功、經濟獨立如張靚穎,精神上也仍舊不能獨立,仍舊期待“救贖”。
渴望溫暖不是錯,但心甘情願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就是迷失自我。依賴得越多,越容易放棄自我,就像遇上了救生船而放棄了學習游泳,萬一有一天船沉了,就全部都沒了。
這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論證了一個觀點:經濟獨立並非人格獨立的前提。對女性而言,人格獨立才是一切的前提。
可是,這是張靚穎一個人的錯嗎?好像並不是這樣。
因為不知道有多少人,一邊嘲笑張靚穎迷失自我、離不開馮珂,另一邊卻認為,衡量女性價值最大的標准,就是嫁個好老公,否則事業再成功也是失敗者。
很矛盾,不是嗎?
聯想起最近在看的一部美劇《侍女的故事》,安於小家庭的女主角與身為女權主義者的母親一直有很深的矛盾。當她被抓走失去自由,被迫成為國家的生育機器後,女主角開始反思自己,理解了自己與母親之間沖突的根源——
作為歌手,張靚穎已經是人生贏家。但實際上,人格的獨立向來比經濟的獨立要艱難得多,它不依賴於金錢,也不依賴於任何人,它完全來源於你的自我認知,相信相信自己可以理性思考,相信自己能夠活得很好。
這個過程真的很難很難,可是,它卻可以給你一顆自由的心。
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
這是一首呼喚愛情的歌,但在這裡,記者更希望這個“你”,不僅是張靚穎期待中的伴侶,也能是她一直若即若離,幾乎丟棄的那個自己。
-End-
希望這個閃閃發光的姑娘不再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