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招有道理:淺談史耐德的「先後易位」

中信兄弟出奇招,看起來效果顯著,我想問問:你怎麼看?

如果你要問我,我會說,讓我們先問個問題……

如果我問你為什麼可以吃長局數有壓制力的投手一定要從第一局開始投球,你能不能說出個所以然?

事實上棒球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就像我問你為什麼MLB現在是五人輪值而不是四人輪值,為什麼先發投手用球數超過100球就算偷這都是一樣的道理,有些事情是一旦有人做了改變……任何人第一反應都會先是「不對這不合理」,仔細去深思才會發現「為什麼不合理好像也說不出來」。

比方說洪宸宇往前推,很多球迷的反應就是「奇招」、「拐氣」、「不好不合理」。

不過,真的有這麼不合理嗎?

就常理來說,如果我們要談使用後援投手的方式,通常是倒著用:最好的後援投手放最後一局,次好的放八局,接下來依此類推,如果要問為什麼,就是棒球的27個出局數也是倒數的,局數越後面分數就越難追。

那問題來了:把最強大的投手(也就是先發)放在第二甚至第三局才上場是不是能同時符合「投手要倒著用」和「讓有能力的投手吃最多局數」這兩個邏輯?

好像有,對吧?

你如果要問我有差嗎,我會跟你說:有,而且差別還蠻明顯的。

按照MLB過去從1957年到2017年累計的比賽結果來看,假設把預計比較會丟分的投手往前推,使得比賽在第三局開局的時候客隊領先四分,這時候客隊的勝率是:

87.48%,那假設我們把狀況倒過來,比賽前半截由於先發投手表現卓著,六局無失分下場,結果七、八兩局接連丟掉四分,比賽進入九局,客隊獲勝的機率已經高達98.89%。

當然不管怎樣輸的機率都接近九成,不過後者怎麼看還是比較絕望一點。

▲​史耐德其實很會出奇招,令人回想起臺灣大聯盟時期的愛爾蘭

合理歸合理,你要問我史耐德會不會把這件事情弄成常態,我會告訴你:應該不會。

說不會的理由很簡單,首先,我個人認為:這個看起來好像有點道理的調度其實是想坑葉君璋,只可惜沒坑到。

今年的洪宸宇在小樣本投球局數下是一個極端恐右的投手,他在面對19個右打被打擊率高達.400,面對25個左打被打擊率卻低到.238,這種極端的投手推上來先發,對手如果想在前幾局快速取得大量分數應該會把打線上的右打盡量擺上來。

然而綜觀5月2日的富邦打線,除了張正偉變成高孝儀以外其實沒有太大改變,陳品捷、蔣智賢、林益全等三位左打仍然沒有變動,我們沒看到范國宸取代林益全,也沒看到陳凱倫取代陳品捷,可以說「拿洪宸宇的成績去拐對手」根本就沒達成目的。

那再來一次,會不會賺到黃甘霖?

這我就不知道了,已經玩過一次的魔術如果還能騙到人,那我還真不知道該講什麼。

說來說去,為什麼沒人想到要把會丟分的RP往前推?

認真要說,我覺得第一是習慣,棒球經歷了很長一段的死球年代,那時候是投手動輒就是九局投好投滿,根本沒有RP的概念,經過長期的發展到最後演變成:「SP丟到壓不住陣腳緊急換投」,這就是RP的由來,從此人們就固定一個觀念:RP就是要在後面上的。

固定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打掉,就像「最好的打者應該要放二棒」的研究結果出爐這麼多年了,幾乎所有的球隊都還是把最好打者放三或四棒。

其次是把SP向後拉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控制,5月2日的比賽與其說是刻意為之不如說是運氣好,洪宸宇丟了21球面對八名打者取得六個出局數丟滿兩局,熱身完成的萊福力後面接手,假如說洪宸宇丟20球的結果是一個出局數都沒處理掉無人出局滿壘的話,這算盤就不好打了。

是要再找一個RP來處理,如果再找一個RP來處理,那萊福力的熱身球數增加會不會對後面的比賽造成不良影響?更別提還有更細微的投手調度、選手心理等種種其他問題,可謂是想想很美好,真的要執行的話需要規劃的問題像山一樣多,要做一件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更是如此。

說來說去,結論就是:奇招拐氣沒錯,只是還算有道理的奇招拐氣。奇招就是要偶爾來一下才叫奇,常常用就失去意義。至於當天該是誰先發,其實有關心球隊的人大概都算得出來,說什麼運彩沒辦法開或是球隊打線該怎麼排,我是覺得這還蠻神妙的,中信兄弟要出奇,對手打線別動就好了,至於運彩,如果連那天的先發投手應該是誰都算不出來就要買的,那我只能說你有沒有公布先發對他應該都沒啥影響吧。

最後,我還是很想說,這麼頻繁的連續來兩次就跟連續丟兩顆外角滑球給林立看一樣,第一顆或許能騙到,第二顆很可能就會出牆喔?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