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5要求,請對照糾錯!
執筆5要求,請對照糾錯!
《書譜》指出:“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此孫過庭對執筆方法的概括是也。
要素一:鬆緊得當
古人常說執筆之法,謂之“筆正則鋒正”,於是乎很多人將筆管握的死死的,突然拔出也不能,殊不知執筆過緊是很影響寫字的流暢度的。執筆應當“當緊則緊,當松則松”,這句話乍一聽像是廢話,其實是至理也,古時書法高手完成一個字時往往執筆力度不同,有的筆劃緊有的筆劃松,此自然之境,非高手不能體味。
要素二:指實掌虛
“指實”,是指手指把牢筆管。掌虛“則指在手指協力把握好筆管的時,將掌心空出來。古人常說,掌心能容得下鴿子蛋。之所以強調“指實掌虛”是因“指實”易於走筆,心與手合,意與力合。但指實掌虛不可偏廢,一味刻意就會僵而不活,影響運筆,自然為上!
要素三:執筆高低要適當
虞世南說:“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梁峨在《執筆診》中指出:“執筆低則沉著,執筆高則飄逸。”這樣的說法是正確的。依據書風的不同執筆應有不同,這一點很好理解。不同書風一般所執筆高度不一,方法也各異,常寫大草之人可多用二指單鉤,寫楷書隸書可嘗試使用“鵝頭法”和“扭臂法”,綜合運用體會,方可領悟用筆之道。
要素四:指、腕、肘相宜
一般來講一寸以下的字運指,寫一寸以上的字,要腕指結合,拳頭以上的大字,指、腕、肘甚至肩都當用到。鄭構在《衍極》中說:“寸以內,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變也。魏、晉間帖,掌指書也”。便是此理。書法中中歷來有不傳之秘,這裡指的便是指法,此法“非手授不得其精”。迄今為止失傳的筆法所在多有,這也是為什麼當代人距離古人甚遠的原因之一。
要素五:心正則筆正
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雲: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時穆宗荒縱,為之改容,悟其筆諫也。
如何才能做到心正,日本書道有寫字前焚香燕坐一說,其實是為了調整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