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養,父母的修養,十張圖片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當你站在鏡子面前,發現自己臉上有灰,會馬上用紙擦臉而不是擦鏡子。但在生活中,父母發現孩子的問題時,卻很少會積極自省。大多數父母仍願意扮演“教育者”的身份,把成長的“自主性”交到孩子手裡,出現問題,才用批評教育的方式希望為他們指出正途。正是我們平日裡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了寶寶!我們不僅是寶寶的全世界,還是擺在寶寶面前的一面鏡子, 你的一舉一動落在寶寶眼裡,都是“彗星撞地球”——有著深深的撼動力與爆發力。
看看這十張真實圖片,能否讓你想起似曾相識的生活場景?也許,你也曾經感受過這份溫暖。
1
一位網友在長沙地鐵看到這樣暖心的一幕:
等地鐵的時候,一個寶寶天真地問:腳下踩的腳印是幹嘛的?
他的爸爸媽媽還有外婆,都特別耐心地解釋:這是用來排隊的呀。
他們還整齊地排了隊示範給寶寶看。
那些素質教養好的人,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出現的。
他們都有一個特點: 認真地對待寶寶的提問,呵護寶寶的好奇心,並且耐心地為寶寶解答這個新奇的世界。
2
在擁擠喧鬧的地鐵車廂內,女孩不小心把手中的爆米花撒了一地。
父母非但沒有呵斥孩子,反而拉著女孩的手一起蹲下,把散落的爆米花一粒粒撿起。
或許這個舉動微不足道,但當你在瑣碎的日常生活中,遇到在地鐵吃味道很重的食物的人、隨地吐痰的人、電影院和圖書館大聲喧譁的人…… 你會發現這對父母和女孩的舉動最有力量。
更難得的是,孩子犯了錯,父母不是幹站著一邊,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命令孩子自己解決, 而是心甘情願蹲下和孩子一樣的高度,一起解決問題。
3
在石家莊的某個路口,一個媽媽牽著女兒過馬路,看見有車駛來,她們下意識地停住腳步,想要退回。
不過,車在斑馬線前停下,讓母女先行,女兒還在媽媽的指示下,向司機鞠躬致謝,臨走前還揮了揮小手。
別總說把孩子送補習班,上名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了。
你看, 好的教育是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並不只是學校裡教的知識,小編反而認為這種生活的教育是塑造孩子人格中最重要的。
4
暴雨天氣,父親帶著孩子趕路回家,卻偶然發現路上的井蓋塌陷了。
父親慌忙報警,還站在井蓋旁引導過往的車避讓,而 孩子就在路旁看著雨中的父親,安靜地等著他一起回家。
忍不住腦補,也許在很多很多年以後,這個小男孩回想起有那樣一個下雨天,爸爸英姿颯爽的模樣,即使在雨中被淋成落湯雞,依然不改平日裡的威嚴。
也許這是這位父親給孩子上的最好的一課。
5
同樣是下雨天,一個地下通道入口處,母親和兒子走在一起,雖然母親帶了傘,卻伸出左手為孩子擋雨。
因為她的右手正撐著傘,為旁邊一個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擋雨。 這位老大爺是流浪漢。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女人,可是她卻很喜歡藏東西。
比如媽媽的善良總是藏在生活中的不經意之間, 她這麼柔弱的人,有時行動卻比語言來得更加有力深刻。
6
在一趟飛機航班上,有一位獨自帶著孩子的媽媽,她一上飛機就給周圍的乘客發小禮物,裡面裝著耳塞和小糖果。
這位媽媽為什麼這麼做呢?
原來禮物袋子的背面印著這樣一段話:“我是來自寧波的Wendy,我剛剛一歲半,獨自帶我的媽媽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
小寶寶全程很乖。
有時候我們會抱怨這個社會太冷漠,自己明明是有苦衷的,為什麼別人不能理解一下呢?
其實你缺乏的也許只是一個有效的溝通,主動為別人多著想一點點,又有何不可呢?
別人也勢必會感激你的體貼和素養,從而也對你的孩子報以更大的耐心與善意。
7
清晨,書店的店員拉開捲簾門,發現了四張10元人民幣,和一封特別的字條。
字條上面寫著:你好!由於我教子無方,兒子在店裡拿了四本漫畫書。貴店門沒開,本應本人帶上兒子親自來道歉,沒開門,我給你把錢放裡面,實在對不起。
原來是一個孩子在書店“順走”了四本漫畫書,回到家後被爸爸發現了。
於是爸爸寫了一封道歉信,一大早從門縫裡把書錢和字條塞進了書店。
偷竊、打架、早戀……這些問題在父母眼中,應該是很嚴重的,但當發現孩子真的犯錯時,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呢?
不管如何處理,瓜媽都要提醒父母:別忘了以身作則,既然孩子不懂,那麼我們就親自示範給他看,犯錯後應該如何改正,怎麼做才是對的—— 後續的處理也同樣關鍵。
8
在噩夢般的早高峰,一位父親開車送孩子上學。
坐在後座的孩子喝完了優酪乳,隨手將空盒子扔出窗外。讓人意外的是,父親隨即停車,對孩子進行了教育,並下車把優酪乳盒撿起,交還給後座的孩子。
對熊孩子的吐槽總是沒完沒了,但世界上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失責的父母和錯誤的教育方式。
孩子丟掉的是一個空盒子,可是父親為他撿回的卻是責任心。
9
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飯館裡,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坐在角落的靠窗位置。
母子正吃飯時,走過來一名流浪漢看著她們吃。
於是媽媽再次回到櫃檯點了一份飯,打包好給了這位流浪漢。
當你對寶寶說:寶寶,懂得分享才是好孩子。
但是寶寶是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所以當你想教給孩子善良與施予時,一定要自己做一次。
有時對待弱者的態度,才是一個人真正的素質體現之處。
10
在這個樸素的家庭裡,餐桌上的一幕異常溫馨。
爸爸夾菜給媽媽,媽媽夾菜給孩子,孩子夾菜給老人。
那你們每天吃飯時,自己的第一筷子菜,是夾給了誰?
第一口菜不見得最美味,最有營養,如果第一口菜夾給自己,就能讓孩子學會自私。
但若第一口菜夾給別人,孩子就能從中感受到愛,學會愛。
在小編家裡,人沒有等齊是不能吃飯的,除非有特殊情況,是真的趕不回來吃飯了。
大家坐在餐桌上吃飯,又是另一種禮數的體現了,如果長輩還沒坐到桌前,小孩已經撲上去開始大吃了,這是非常不禮貌和不尊重的。
既然餐桌有禮儀,我們又何妨不多教給孩子一條:把你的第一口菜夾給你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