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王消亡史!
51歲的黎明終於當爸爸了,繼郭富城去年添女丁之後,四大天王正式同樣邁入“全女兒班”的行列。
在恭喜之余,“四大天王”這個稱呼又再次映入眼簾……
看過《破壞之王》的朋友應該都記得這個情節:
張學友演唱會門票即將開售,一群迷弟迷妹一邊排隊等著搶票,一邊為偶像瘋狂打Call:張學友、張學友我們愛你!
這時一個大叔突然殺出來,振臂高呼:我愛黎明!我愛黎明!
有多大勇氣就要承擔多大代價,砸場大叔被迷弟迷妹們圍住,叮咣一頓胖揍。
很好笑是不是?然而這個小片段的背後,卻是一段硝煙彌漫的歷史:香港樂壇四大天王爭霸。
四大天王,一個影響了幾乎所有80後的文化現象,我們小時候身處其中,習以為常,沒有細琢磨背後的前因後果。
所以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始終沒有解決:香港樂壇是從何時有天王的?何時有爭霸的?為何四大天王之後再無天王?
現在,是時候來解決這些問題了。
和封建王朝皇帝一樣,香港歌壇天王是歷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原始社會只有酋長不會有皇帝,如果香港歌壇不成氣候,即便有王也是山大王。
那麼香港歌壇的第一個天王是誰呢?
最沒有爭議的答案是:許冠傑 。
沒有爭議的原因是,他推動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歷史發展。相當於崔健之於中國搖滾,BobMarley之於雷鬼音樂。任何人談及香港流行樂發展歷史,都無法繞過他。
在1970年代以前,粵語歌曲在香港歌壇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
粵劇粵曲最為高雅,國語歌曲也頗受推崇。年輕人以西方歌曲為時尚,把貓王、披頭士、滾石
視為偶像。最不受待見的,就數香港地產的粵語歌曲了,它的標簽是“低俗”“不入流”,完全上不了台面。
1964年,披頭士在香港演出的廣告
直到許冠傑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他在1972年演唱的《鐵塔凌雲》成為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之作,摘掉了扣在粵語歌曲頭上“低等”的帽子。他的《鬼馬雙星》《半斤八兩》等專輯,
拔高了粵語歌曲的地位,開創了香港文化向全世界輸出的新時代。
許冠傑在東南亞人氣爆棚
香港音樂市場在他的時代發展成熟,唱片公司和歌手可以賺到大錢。曾有家東南亞公司找上門,想買他幾句歌詞的版權做廣告,開價達到了每字一千元,比普通香港工人的一個月工資還高。
在許冠傑的影響下,在地位與財富的召喚下,原本只唱國語歌、英文歌的大批年輕歌手唱起了粵語流行歌,香港流行樂壇一步步邁向繁榮。
在香港樂壇的歷史進程中,許冠傑就像希臘神話裡開啟眾神時代的宙斯,是眾神之王,是天王中的天王,牢牢佔據著“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地位,被後輩們膜拜。
當時間來到80年代時,香港流行樂壇已是巨星如雲,真的可以說是一個眾神時代:羅文、林子祥、徐小鳳、梅豔芳、葉倩文、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
1980年代香港樂壇眾神
1983年,香港樂壇出了個大事件:TVB開始舉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評選年度十大金曲;1984年又增設金曲金獎與年度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
香港最受關注的評選就此誕生。這也意味著,媒體有了為諸神之戰造勢的最大噱頭,歌迷有了為偶像Battle的最大戰場。
在1986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令香港媒體苦苦等待的“神仙打架”終於上演:張國榮憑借《有誰共鳴》拿到金曲金獎,打破了譚詠麟對這一獎項長達2年的壟斷。
於是,香港流行音樂歷史上的史詩對決——“譚張爭霸”,就此上演。
1980年代初期的譚詠麟與張國榮
其實在這場所謂的“譚張爭霸”中,譚詠麟與張國榮兩位主角只是正常競爭而已,並未有過任何口角沖突,照樣在一起談笑風生。
令這場爭霸呈現劍拔弩張,你死我活的緊張氣氛的,是總想博眼球的香港媒體,是借機掙錢的唱片店,以及追星追到失去理性的歌迷。
媒體這裡是什麼都敢寫什麼都敢報,充斥‘’據說‘’‘’傳聞‘’這樣的字樣。他們制造的最大新聞就是
譚詠麟“買獎事件”。這種報道當然是沒有實鎚的,卻把譚詠麟推到了風口浪尖,成為榮迷的討伐對象。
《大眾電視》對譚詠麟“買獎事件”的報道
措辭為“有這樣的一個說法”
唱片店老板們也使勁蹭“譚張爭霸”這個大熱點。在門口放個小黑板,實時更新兩人的專輯銷量。歌迷們為了幫助偶像壓倒對手,瘋狂掏錢購買唱片。
而令“譚張爭霸”唾沫橫飛甚至爆發流血事件的,正是這些狂熱的歌迷。他們為偶像打Call的方式,可比現在這些鍵盤粉絲要瘋狂多了,是敢走上街頭攻擊對方的實踐派。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愛車都被對方粉絲刮花過,張國榮甚至收到過冥幣冥樓。
他們之間最激烈的“全武行”,爆發於198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打破譚詠麟壟斷的張國榮上台演唱《有誰共鳴》時,譚迷們難以抑制心中的不忿,發出巨大的噓聲,把張國榮的歌聲都要蓋住了。
張國榮發表感言時面色凝重,台下已亂成一團
在頒獎典禮結束後,雙方歌迷爆發了大規模群毆,幾千個譚迷和榮迷在會場外打得頭破血流,場面完全失控,張國榮在停車場裡被困了整整留六個小時才脫身。
身處“爭霸”旋渦之中,兩位巨星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所有的榮譽都拿到時,難免心生倦意。
在1987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被“買獎事件”徹底搞煩了的譚詠麟,在譚迷的掌聲與榮迷的噓聲裡,宣布從此不再參加有任何音樂歌曲比賽的節目。
譚詠麟宣布退出歌壇
譚詠麟這一退,張國榮此後無論得獎與否,都會受到譚迷們更為猛烈的唾罵。
結果兩年之後,張國榮做出比譚詠麟更為決絕的選擇:於1989年年底宣布封麥,從此不再唱歌。
1989年底,張國榮封麥
兩位天王,一退一隱,橫跨香港80年代中後期的“譚張爭霸”就這樣宣告結束。
但是頒獎典禮還要繼續搞,媒體還要繼續炒,唱片還要繼續賣,歌迷們還要繼續追新偶像。
各方都在渴望新人出現,接力譚詠麟與張國榮,成為新的天王,上演新的爭霸。
1992年的香港樂壇格外地不平靜。
許冠傑宣布引退,梅豔芳告別舞台,70年代的天王、80年代的天後紛紛交出權杖。
全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東方日報》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了四位新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新時代的大幕就此拉開。
92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高掛“四大天王”牌匾
不過對於四大天王的人選,從一開始就有爭議。
有的人質疑:他憑什麼當四大天王?這種質疑主要集中在黎明與郭富城身上。
四大天王剛出來時質疑郭富城的多:這公鴨嗓毛頭小子,憑什麼與劉德華張學友平起平坐?
2000年以後質疑黎明的多:劉德華是影帝,張學友是歌神,郭富城是舞王,黎明沒個拿手的,怎麼就天王了呢?
還有人替自己心目中的人選表示不服:為什麼他沒有成為四大天王?其中提名最多的,當數在80年代末就拿到很多重磅獎項的李克勤。
李克勤本是譚詠麟接班人
這些疑問雖然不一樣,但答案卻可以歸結為同一個詞:命。
本來,唱功出色的李克勤早早就被寶麗金視為譚詠麟二號接班人,僅次於張學友。然而因為出道後太順,過早被捧,李克勤就飄了,鬧出飆車導致車禍的負面新聞,最終被Pass出候選名單。
此時的黎明卻在一度受挫之後得到貴人的推薦,簽約寶麗金順利進入歌壇。雖然出過唱歌跑調這種糗事,但他顏值高啊,憑借電視劇《今生無悔》成了女生心裡的頭號夢中情人,唱片照樣不愁賣。
大帥比黎明
那麼黎明遇到的貴人是誰呢?——香港樂壇的教父級人物戴思聰。連本來是電子表廠工人的張明敏,都被他點撥成走紅大陸的明星。捧紅又高又帥的黎明,對他來說挑戰性基本為0。
郭富城躋身“四大天王”的過程更為神奇。在1990年之前,他在香港只是各個電視劇裡的龍套角色,覺得難以出頭就跑到台灣發展。結果憑借一個帥氣拉風的電車廣告實現了“彎道超車”,迅速躥紅台灣後發布了第一張專輯《對你愛不完》。走紅後成功殺回香港。
這個機車廣告讓郭富城“彎道超車”
一夜躥紅
而且郭富城特別擅長跳舞,與其他三位天王候選人有明顯的差異化,很多人雖然記不住他平淡無奇的歌聲,但卻對他的舞蹈動作過目不忘。
對於急需培養新生力量填補“譚張爭霸”空白的香港樂壇來說,多一個有潛力的新人,就多一份保險。加上李克勤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抓住機會的黎明、郭富城後來居上,與劉德華、張學友一起躋身“四大天王”。
人生啊,三分實力,七分命。
“登基”之後,香港流行音樂在“四大天王”的統治下邁向全盛期。
張學友的唱片在1993年的銷量超過300萬,成為世界十大暢銷歌星的唯一亞洲歌手;劉德華的白金唱片(銷量超過5萬)達到了60張;郭富城的舞技得到了日本、東南亞的承認,獲封“亞洲舞王”。
在四大天王時期,香港流行音樂面向大陸的文化輸出達到歷史巔峰,直接制造出了“第57個民族”:追星族。
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鄉鎮,商場裡貼著他們的代言海報,發廊裡播著《忘情水》《吻別》《對你愛不完》,錄像廳裡放著《天若有情》《今生無悔》。
小青年們瘋狂地搶購他們的磁帶,房間裡帖滿偶像的海報,把他們的生日、血型、星座記得比九九乘法表還牢。就連六七歲的孩子也能熟練背誦這首打油詩:
床前劉德華
疑是張學友
舉頭望黎明
低頭郭富城
1993年春晚上人民藝術家趙麗蓉的小品《追星族》,就忠實記錄了當時小青年們的追星熱潮。
然而在“四大天王”的火熱之下,也埋下了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諸多禍根。
如果從1990年算起,這四人對勁歌金曲頒獎典禮最受歡迎男歌手這一獎項的壟斷長達11年,年度金曲也幾乎被張學友和黎明瓜分。
四大天王恐怖屠榜史
這意味著整個90年代,幾乎沒有任何新人能對“四大天王”的地位造成威脅,新人們的成長空間被極度壓縮。
就連有“第五天王”之稱的李克勤,也只能活在他們的陰影之下。直到2002年,當四大天王都已像譚詠麟那樣退出歌壇後,他才拿到最受歡迎男歌手獎,而這時昔日的“譚詠麟接班人”已經35歲了。
李克勤:我等到花兒都謝了
但在四大天王的全盛期,香港樂壇處處都是繁榮景象,唱片銷售額年年都能破紀錄,很少有人會心生危機感,聽不到任何喪鐘的聲音。在盛世幻象的麻醉之下,香港歌壇一點點失去求新求變的動力,當四大天王時代一過,未能及時解決的危機就會一下子爆發。
一方面,香港樂壇盲目自信,過分追求“獨立自主”。1995年,他們甚至自信到掀起了一場“
原創歌曲運動”,抵制來自外國的改編歌曲,從而想為本地創作人開拓更大空間。可是,香港的創作人才本來就不多,面對的卻是全亞洲的市場,需求龐大,一旦供不應求又必須硬著頭皮出作品,水准就會降低。
這場運動被香港流行文化研究者視作一次拔苗助長的失敗試驗,是令香港樂壇由盛轉衰的事件之一。
水准的下降,導致香港流行音樂失去了大部分中年以上的聽眾。《明報》曾對此評論:“成熟的樂迷,寧願繼續沉迷老歌,也不願買欠質素的新歌。為遷就少年樂迷,音樂創作人走向單純化的路線,在音樂上及歌詞內容上,都難以令思想成熟的樂迷產生共鳴。”
90年代末香港著名苦情歌曲
到了90年代後期,香港的主流情歌愈發地千篇一律,十首有九首都是講分手、失戀的苦情歌曲。
譚詠麟在擔任1998年度兩個頒獎禮的評委後吐槽:“去年挑選出來的成績較佳的歌曲50首,其中三分之一‘不堪入耳’,這個現象實在恐怖。”
另一方面,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與台灣“白色恐怖”的終結,香港在文化自由上的絕對優勢,也從80年代末開始漸漸被趕超。
當大陸這邊開始制造毛寧、楊鈺瑩等初代市場化偶像歌手,通過《彎彎的月亮》實現反向輸出,出現諸多個性十足的搖滾歌手時,香港歌壇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差距在縮小,甚至比他們還要多元化的信號。
大陸初代偶像毛寧&楊鈺瑩
這個MV顯示的詞曲作者是一樁懸案
最終,曾被四大天王佔領的地盤在一輪又一輪的新陳代謝中,全線被大陸新勢力取代。城市商場裡貼的是大陸小鮮肉們的海報,鄉鎮的發廊裡放的是鄭源六哲們的神曲。
台灣這邊,就在香港的原創歌曲運動成為鬧劇之時,任賢齊卻憑借《傷心太平洋》等源自日本的歌曲躥紅。帶有歐美元素的新鮮音樂,台灣也從90年代末開始實現對香港的全面碾壓,出現了Hiphop風的周傑倫、張震岳、哈狗幫,以搖滾樂隊形式出現的五月天、蘇打綠、信樂團。香港卻依然只能懷念黃家駒,很難再對台灣實現文化輸出,當年盛況一去不返。
21世紀前10年,台灣流行音樂強勢輸出
全球都有的盜版猖獗、唱片衰落的現象,在香港尤為嚴重。1997年之後,唱片銷售額開始走低,到了1998年,銷售額已經不足95年的一半。
數據來源:IFPI
張學友的《吻別》,劉德華的《忘情水》銷量超過百萬的盛景,只存在於回憶裡了。一般新人,剛出的專輯能賣出5000張就不錯了。很多剛剛入行的歌手,出完唱片就遭到解約,從此消失在行業裡。最為致命的是,因為賺不到錢,幾乎沒有什麼新的詞曲創作人能混出來。
1999年,隨著黎明宣布退出歌壇,四大天王的時代結束了。
此後,香港歌壇也試圖再造當年“天王爭霸”的盛景。其中之一就是進行“四小天王”的排位,流傳較廣的版本是謝霆鋒、陳冠希、陳奕迅、古天樂。
“四小天王”主流版本:
謝霆鋒、陳冠希、陳奕迅、古天樂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歌壇在90年代埋下的諸多危機,在經濟呈現頹勢後瞬間爆發,陷入衰落的歷史進程已無可挽回,這不是幾個新人能解決的。
何況這些“小天王”別說創造一個新的爭霸大時代了,連屬於自己的小時代都沒能抓住:謝霆鋒在2002年開車時撞到了花壇上鬧出“頂包案”,陳冠希在2008年則沒看好自己的硬盤遭遇“豔照門”。古天樂則鐵了心要當實力派把自己搞黑專心演戲無心唱歌。
這些人真的就比前輩差嗎?未必。用玄學來解釋的話,就是香港樂壇的氣數已盡。
以目前的粵語歌壇天後謝安琪為例,盡管有實力,但在大陸的影響力已無法與梅豔芳、王菲乃至容祖兒這些曾經的天後相比。
於是,當“四大天王”的時代過去將近20年後,我們發現香港樂壇幾乎只有陳奕迅在苦苦支撐。
在香港樂壇全盛時期,大師黃霑寫下了經典的《滄海一聲笑》,現在看這首歌何嘗不是香港流行音樂歷史進程的縮影呢?
在“譚張爭霸”與“四大天王”的時代,它洶湧澎湃氣勢磅礴,曾“滔滔兩岸潮”。如今大浪東去一片平靜,已然是“豪情還剩一襟晚照”了。
若干年以後,恐怕豪情的余溫也會徹底消散,當年往事都成塵煙。
獅子山下再無爭霸,香港樂壇再無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