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炒作炫富價值觀,《媽媽是超人3》成親子教育反面教材?
@YuQing
在爸爸憑著魅力持續爆紅以後,媽媽靠著“炫富”也成功火了一把。
這爸爸、媽媽說的就是湖南衛視的兩檔王牌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和《媽媽是超人》,與《爸爸去哪兒》相比,《媽媽是超人》不管是點擊量還是微博聲量都明顯處於劣勢。
但是到了第三季,卻有些一反常態,頻頻登上熱搜榜單,其中一大半的原因就是黃聖依和兒子安迪的“壕”生活。
蓋滑雪場游泳場、買房錄制,四期節目黃聖依“炫”了多少
從節目一開播上線,黃聖依和兒子安迪的生活就令不少網友大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安迪的生活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小王子”,他現在住的家大到他和朋友介紹要通過沙盤規劃圖,內部的構造、家具裝修也是相當的“壕”,巨大奢華的餐廳、精美華麗的水晶燈、高級紅木家具,堪比一個小皇宮。
安迪奶奶對他的寵愛也是相當砸錢了,安迪喜歡去外面玩,奶奶就干脆給他建一個室內游樂場;冬天安迪喜歡滑雪,奶奶就又大手一揮,“我給大孫子修了個滑雪場”,但這部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據悉因被勒令整改,節目組才將原片下架重剪,刪去了安迪奶奶家的呈現部分。
到了黃聖依家雖然面積小了,但依舊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黃聖依琳琅滿目的名牌包包、價值百萬沙發,據悉這所300平的房子,是黃聖依為了不被批炫富特意買來錄制節目的,另外,也能看到,節目裡黃聖依外出背的包都被打了碼,按照前面的說法,這也很可能是黃聖依自己的要求。
但仍有不少網友表示,在北京買所300平的房子用來錄制節目,這真的不是另一種炫富嗎?
而到了黃聖依媽媽的家,這種“炫”又變成了另一種形式,黃聖依媽媽大談自己的家世,稱自己的父親、叔叔、嬸嬸都畢業於名牌大學,姑媽創辦了《新民晚報》,黃聖依的舅舅就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
黃聖依的媽媽這波赤裸裸的炫文化,讓黃聖依又成功上了微博熱搜榜。
眾多的親子節目裡,又何止一個“黃聖依”
對於黃聖依的各種“炫”,觀眾的態度不一,有人批評,稱其做作,為搏眼球無下限;也有人不以為然,表示有錢並不是錯,人家有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對於前者的觀念文娛君不敢苟同,對於後者的說法也並不完全贊同,錢不是原罪,但是在這樣一檔親子節目裡,這種“炫”顯然是格格不入的。
節目裡安迪生活中的各種光環被不斷地呈現甚至放大,但這並不是個例,而是所有親子節目中共有的一個通病,吳尊和王中磊的“壕”生活也曾在《爸爸回來了》裡面被爆光,媒體甚至還對兩人的富有程度進行大PK;《爸爸去哪兒》裡劉燁的法國豪宅、鄒市明老婆的愛馬仕名牌包、夏立克家價值好幾萬的電腦和顯示器,讓多少身家能上《爸爸去哪兒》的話題逐漸成為網友討論的焦點。
當親子節目變成了集體“炫富”的真人秀,我們該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孩子該“窮養”還是該“富養”的問題了,而是孩子的價值觀該怎麼辦,孩子的人格成長又該怎麼辦?
節目把這些明星子女還未諳世事,就已經從父母身上輕松地順延了各種光環,大量的財富和名氣的現象擺在觀眾面前,無疑是把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的觀念給放大了,在這種“生而不平等”的思想影響下,無論是對節目裡的明星子女,還是節目外觀看的兒童而言,都可能會造成一種傷害,影響他們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
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反映他們對於這類節目顯示出的價值觀、造成的社會不平等深深的擔憂。
重“呈現”輕“引導”,“窺私欲”下本末倒置的親子節目
就此事,新京報曾發表評論,稱《媽媽是超人3》不應該借嘉賓炒作炫富價值觀,並表示親子節目要做的不僅僅是呈現,更重要的是引導。
其實親子節目如此積極的“如實呈現”,無非就是想利用觀眾的“窺私欲”博取關注,在當下的親子節目裡“明星”和“明星子女”無疑是最主要的兩大收視要素,制作方通過揭秘那些從未曝光的“明星子女”和“明星生活”,從而使觀眾對“明星”的“窺私欲”得到了滿足,高收視率、高廣告招商金額自然也就能輕易收入囊中。
而《媽媽是超人3》如此積極的大面積的呈現安迪的各種“壕”生活,說到底無非也是當下綜藝節目的一種炒作手段,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程度地創造話題,博取觀眾的眼球。
親子節目是綜藝節目,但不能完全按照綜藝節目來拍,恰當的倫理引導是不可缺的,也是主要的,為什麼親子節目會越來越火爆,除了“窺私欲”,最根本的是它切中了當下社會的親子教育問題,趣味性、娛樂性要有,但教育性也絕不能丟。
所以,“如實呈現”要有一個“度”,要有選擇的進行取舍,此外,當下親子節目的觀眾群裡,很大一部分都是孩子,所以節目過分地配合媒體的商業利益,就會無法顧及到兒童的利益,忽略兒童的人格成長。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和情感模式是在他幼年甚至嬰兒時期建立起來的。如果這一時期受到了不當對待,不良影響會在成年後慢慢顯現出來,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國家出台“限童令”很大程度上是想通過政策管理促進親子節目的良性成長,真正發揮其對社會親子教育的引導作用,但現在看來收效有限,親子節目仍舊問題重重。
1919年,魯迅先生寫過一篇文章《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痛感封建家庭對孩子的種種束縛,提出了“覺醒的父母”這一命題,或許現今,我們也應該提出“清醒的親子節目“這一命題。
Facebook page:@YuQing
Youtube:@Yu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