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反射體,父母做到這1點,孩子自然會優秀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但後天的家庭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將會最終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也就是說,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性格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核心因素,若是父母親都很開朗活潑,那麼孩子就不會特別內向膽小。而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件,是父母施加影響的最好事例。

周國平先生曾在一次訪談中說:孩子最棒的生長環境是父母。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養育孩子的過程不僅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同時我們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極大變數和關鍵所在,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就可能長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我們做父母的,在育兒過程中,需要時刻警醒和反思自己:我們給孩子提供的生長環境好不好,我們做得對不對?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項實驗:

將狗關入籠子裡,先給予一個聲音刺激,然後再給狗以難受的電擊,通過這個過程觀察狗的反應。狗因為被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一開始,他還會做一些嘗試,但多次實驗之後,在給予聲音刺激之後先打開籠門,然後給予電擊,結果發現:狗不但不逃走,相反還不等電擊出現,它就先倒在地上了,並開始呻吟和顫抖。

是不是很奇怪:明明可以逃避的呀,為何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呢?這是因為,狗在多次的嘗試過程中,學習到了這樣一種經驗:“既然不能控制,為什麼要試呢?”

事實上,不僅是(狗)動物如此,人也是如此。

他們若相信了在某種情境下,自己的行動(如躲避行為)無法導致某種結果(避免被電擊),就不會再去做可以使他們免除不愉快或痛苦的行為(即,會坐等電擊的到來)。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遊樂場內,孩子開心地玩著玩具或到處探險,大人一會兒跑來問一遍“寶貝,你餓不餓?”“乖乖,你要不要喝水?”一會兒又過來阻止孩子:“玩那麼久,肯定累了,到邊上休息一會兒再玩。”說著絲毫不顧孩子一臉的意猶未盡與語言上的反抗,就強行將孩子拉到一旁休息,等大人覺得夠了才能再次去玩。

父母所作所為,向孩子表達的是:“我是愛你的,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探究其潛臺詞,不難發現:“我對你是不放心的,我需要替你安排好一切。”

這樣做剝奪的是:孩子對自身和他人的感知覺察能力;得到的結果是:孩子習得這樣的無助觀,“我不需要想/做,交給媽媽就好。”“媽媽說的是對的,聽她的就好。”

需要警惕的是:在大人為孩子懂事聽話乖巧高興不已的同時,其實已經將孩子的“自我發展”完全攬了過來。

長此以往,等於大人一個人背上了兩個人的債,孩子呢,不僅沒有獨立自我,還可能發展為不懂感恩、自私自利。

如,什麼事都依賴父母,起床要媽媽叫、衣服要媽媽穿、書包要媽媽準備好,作業要媽媽盯著寫、專業要媽媽選……

若是哪件事媽媽沒有考慮到,孩子萬萬是自己不願去想的不會去做的,甚至他會覺得:“這是媽媽的責任,不是我的,她需要為我的事負責!”

我們需要看到,孩子不能依靠我們一輩子,我們無法時刻給孩子提供拐杖,自然,我們也不要把孩子的人生背在自己身上,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尊重孩子的成長,用變化的眼光來看待孩子。須知,父母對孩子的牽手是為了儘快地放手。牽手不是為目標,只是手段。放手才是我們的目的。

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信任,要相信,我們的孩子雖然不是絕頂聰明,但他絕對沒有那麼愚笨,他有能力應對生活中可能的情景或知道如何向他人尋求幫忙,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孩子沒有那麼脆弱。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