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自己餓死」11歲女孩拒食20天!患這病的孩子越來越多

妹妹等哥哥放學

下面這條視頻曾讓不少人感到暖心

甚至有人對南都君說

看完很想生二胎

關於生不生二胎嗎?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

可是今天

一條“11歲女孩拒食20天”的新聞上了熱搜

引發了討論

沒想到

這些孩子都患上了“二娃”病

「我想把自己餓死」11歲女孩拒食20天!患這病的孩子越來越多

南都資料圖

“媽媽,我就喜歡你帶我去醫院”

沒人注意到5歲女孩悠悠從哪天開始不那麼愛笑了。一丁點小事也會讓她發火、尖叫或是歇斯底裡地大哭,連安慰的話都像是旺火上的油滴,引得她的怒火躥得更猛。直到最近,她幾次把剛吃下的飯吐了出來,成天說“頭暈、天旋地轉,眼前有好多五顏六色的圈圈點點”,大人們才意識到,這孩子可能是生病了。

生了二寶剛出月子沒多久的悠悠媽,不得不帶著“問題大寶”悠悠四處求醫。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檢查後,母女倆最終站在了天津市安定醫院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孫凌面前,悠悠被確診患有輕度

“同胞競爭障礙”

“近幾年二胎家庭增多,因弟妹出生而引發情緒和心理問題前來就診的孩子越來越多,甚至有一些還表現出自殘等極端行為。”孫凌說。

悠悠一度是家裡唯一的小公主,全家人都圍著她轉。直到今年年初,媽媽生下了小妹妹,猝不及防地,悠悠被“拉”下了獨一無二的寶座。為了照顧二寶,媽媽就帶著二寶住進姥姥家坐月子;悠悠則跟著爺爺奶奶住。由於兩家距離較遠,每周末爸爸才開車送悠悠去看望一下媽媽和妹妹,因為怕影響她們休息,每次都只待一會兒就得離開。

然而,妹妹出生一個禮拜之後,奶奶開始每天在電話裡向悠悠媽“投訴”:悠悠的脾氣越來越怪,常常莫名其妙就大哭大鬧,“可能是鬧情緒”。然而這樣的情況愈演愈烈,悠悠從無理取鬧變得各種“毛病”多了起來,起初她嚷嚷頭疼、頭暈,後來又說眼前一直冒出各種各樣的圖案和顏色的幻覺;不願意好好吃飯,甚至幾次發生嘔吐的現象,整個人瘦了一圈。爺爺奶奶嚇壞了,覺得孩子肯定是哪裡病了,“不像是裝的”。

悠悠媽出了月子就帶著悠悠到處去看病。一方面孩子小、表達不清楚;另一方面,造成頭暈的原因往往非常復雜,大夫只能一項項逐一排查。“每次在醫院,她表現總是挺好,跟在家判若兩人”。

讓她吃驚的是,在她忐忑不安地排隊等待檢查結果的時候,悠悠忽然抬起頭對她說,“媽媽,我就喜歡你帶我來醫院。”

「我想把自己餓死」11歲女孩拒食20天!患這病的孩子越來越多

為“求關注”11歲女孩拒食20天

“想把自己餓死”

“我知道你愛我,但我每天都在想把你和妹妹都殺死。”一個三年級的女孩子直截了當地對媽媽說。7歲男孩濤濤,自從弟弟出生後變得愛發脾氣,總動手打人,經常把弟弟的大腿內側掐得紫紅,甚至曾用被子蒙在弟弟頭上差點造成其窒息。因為“越來越調皮”,濤濤屢次被父母打罵。直到他在學校的表現越來越差,老師多次請家長要求其停課,父母才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出了問題。

孫凌第一次見到小晴是在兒童醫院的一次聯合會診中,“她身上插滿了管子,奄奄一息”。這個只有11歲的女孩已經瘦得皮包骨頭,因反復惡心、嘔吐、厭食20余天被送進醫院,然而各項理化檢查未見明顯器質性疾病。經了解得知,小晴的父母離異,母親再婚後有了同母異父的弟弟,從那時開始,小晴不僅對弟弟充滿敵意,還要求媽媽跟自己形影不離,拒絕上學,甚至“退化”到用奶瓶喝水、要父母喂飯。在多次被父母嚴厲批評後,她開始出現嘔吐厭食的症狀。在孫凌的多次溝通後,孩子坦言:“我當時就想把自己餓死,看見他們那麼著急,我心裡特別高興。”

“這兩年,這類患兒的就診率明顯提高,每個月都能見到多例,以前一年也只有幾例。”孫凌說,前來就診的往往是出現較嚴重症狀,直接影響其學習和生活的;而更多的“問題”孩子,可能因為其表現得不那麼極端,並沒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她解釋說,同胞競爭障礙是指隨著弟弟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程度輕重和表現形式存在很大個體差異,最主要的表現在三個方面:

出現明顯的競爭或嫉妒的表現,如對弟妹有明顯敵意或攻擊性;

出現情緒和行為紊亂,如愛發脾氣,或各種能力“退化”,甚至無法控制大小便,模仿嬰兒舉動要求喂飯、把尿、陪睡等;

社會功能受損,如學業成績下降、人際關系緊張,以及出現各種心理社會問題。

“事實上,正常兒童也可能會因弟妹出生產生嫉妒引發情緒問題,但程度輕,且短期會消失。”孫凌說,存在同胞競爭障礙的兒童,那種負面的情緒往往會持續很久,且程度異常,容易導致顯著的傷害或不良後果,“如果不及時調整,可能會導致極端行為,或對其今後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都產生很大影響”。

「我想把自己餓死」11歲女孩拒食20天!患這病的孩子越來越多

南都資料圖

父母的理解和愛是孩子心病最好的良藥

她注意到,一些問題孩子往往沒有從父母身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的父母經常出差,或是干脆把孩子交給老人;也有的父母自身情緒管控就不好,導致孩子對周圍環境特別敏感,不願意主動與外界互動。這種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母親把關注放到二寶身上時,往往會表現出更多嫉妒心理和消極情緒,“她們對母愛的可得性不確定,唯恐自己會因弟妹的存在而被忽視”。

孫凌建議二胎父母,應首先把孩子拉入家庭這個集體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員,從懷孕開始到二寶出生,都讓大寶了解和參與全過程,讓他體會到自己在家中的價值。

同時要讓孩子明白,任何人也不會替代其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對於已經出現情緒問題的孩子,如果父母一味講大道理或是批評教育,更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建議父母要更多地給這些孩子關愛和陪伴,可以采取忽視或轉移的辦法,引導其情緒消退和改善;或是寬容其“退化”成小寶寶等行為,和孩子多商量、多交流,引導其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

沒有誰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孫凌認為,父母應該主動去體會孩子心中的苦惱,更好地理解孩子,讓她們感受到足夠的愛,這是治愈孩子心病最好的良藥。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