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灸這裡,精神抖擻不再煩~

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是由某些精神因素引起,以內臟功能失調及高級神經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類全身性疾病。中醫無此病名,但其可見於中醫的失眠、健忘、心悸、鬱證、虛損、遺精等病症。臨床表現為病程較長,涉及臟腑多,症狀多而復雜,對生活、學習、工作造成很多不便。

— —

神經衰弱主要分兩種類型,不同類型艾灸取穴也有不同。

心脾兩虛型:由於長期的憂思,或長期的精神抑鬱,或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導致心脾兩虛、氣血不能運行、心血生化無源所致,為虛證。

陰虛陽抗性

: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易急躁易發怒,傷肝耗液,最終導致肝腎陰虛,或導致肝陽上亢所致,為虛熱證。

心脾兩虛型

症狀:由於氣血生化不足以致頭目失養,出現頭暈頭痛;心神失於濡養,則時有心跳加劇、心慌不安、失眠、睡眠較輕、多夢易驚醒;心脈運行不暢,則胸悶氣短;脾胃虛弱,則口中無味,不思飲食,且疲倦易於乏力;腎主骨,能生髓,氣血不足,則腦中髓海失養,記憶力減退。舌淡,苔薄白。

艾灸取穴:百會穴、脾俞穴、腎俞穴、足三裡穴、內關穴

神經衰弱灸這裡,精神抖擻不再煩~

取穴原理:

百會穴 ——在頭頂部兩耳尖連線中點處。百會穴貫通諸陽經,內係於腦,為治療情志病的要穴;

脾俞穴 ——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處,灸脾俞穴能益脾補虛,補益全身氣血;

腎俞穴 ——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兩側旁開1.5寸處,灸腎俞穴能補腎生髓、補養髓海,從而增強記憶;

足三裡穴 ——在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膝蓋骨下緣)3寸,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處,灸足三裡穴能補益臟腑及全身氣血;

內關穴 ——在前臂內側,腕橫紋上2寸,兩骨之間凹陷處,灸內關能寧心安神;

陰虛陽抗性

症狀:氣血隨肝陽上沖頭目,則有頭痛腦漲、頭暈目眩或腦竅有失清靈等症狀,則容易健忘、神智混沌;肝主情志,肝陰不足,則性情失於柔和,易於發怒;腎陰不足,殃及心神,則失眠多夢;腎陰無以滋養耳竅、腰府、腦髓,則耳鳴、腰酸、健忘;腎中陰液隨陽外洩,則可見遺精、滑精。舌紅,苔薄或無苔。

艾灸取穴:太谿穴、三陰交穴、湧泉穴、神門穴

神經衰弱灸這裡,精神抖擻不再煩~

取穴原理:

太谿穴 ——在足內側內踝尖與跟腱的凹陷處,灸太谿穴能補元氣;

三陰交穴 ——在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後方,灸三陰交穴補益陰經氣血,氣血充足,心神方能得養;

神門穴 ——在腕部掌側橫紋尺側(內側)端,尺側腕屈肌的橈側凹陷處,灸神門穴能寧心安神;

湧泉穴 ——在足底部,卷足時前部凹陷處,灸之能引火下行。

灸法

以上穴位,每穴15分鐘,灸至皮膚局部紅暈溫熱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平時可經常施灸保健。

— —

神經衰弱灸這裡,精神抖擻不再煩~

神經衰弱對日常生活、工作有巨大不良影響,需要儘早治療!

1、學會自我調節,加強自身修養,以適當方式宣洩自己內心的不快和抑鬱,以解除心理壓抑和精神緊張。

2、學會合理地自我定位,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知識才能、社會適應力要有正確的認識。

3、善於自我調節,工作和學習要張弛有度,需要注意休息。

4、清淡飲食,忌食酸辣等刺激性及煎炸食物。

5、可配合內服中藥和刮痧拔罐等治療,具體請諮詢當地中醫。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互聯網,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號無關。內容只供讀者參考;艾灸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謝謝)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