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火怎麼辦?這12件敗火神器寶媽必知!
育兒過程中,寶寶都是很容易上火的,中醫認為:小兒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上火”現象;寶寶腸胃處於發育階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過剩營養物質難以消化,造成食積化熱而“上火”。隨之而來的將是便秘、消化不良、口舌生瘡等。寶寶上火,媽媽別慌,滅火食物吃起來。
1.水分一定要補足
不要等寶寶渴了再喝水。要經常給寶寶喝水,比如起床時喝、午睡醒後喝一些,玩得出汗後喝一些,等等,還可以給寶寶喝些蜂蜜水。補水是否夠,可以觀察一下寶寶小便的顏色,如果小便顏色較深,就要督促寶寶多喝水了。
2. 喝清涼的湯水
清涼的湯水都有清熱祛火的功效,上火時煮綠豆湯,滅火效果很不錯。
3. 堅持清淡的飲食
在寶寶食火症狀剛剛好轉時,媽媽還是要堅持清淡飲食的原則。大魚大肉等高蛋白的食物仍要控制寶寶少吃或不吃。油炸和紅燒烹製的油膩食物就不要吃了。可以讓寶寶多吃山楂、山藥等健脾開胃、消食化積的食物。
4. 多親近涼性水果
適當增加西瓜、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等寒涼性水果及蘋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櫻桃、桑椹等平性水果的攝入;減少龍眼、荔枝、芒果、榴連等熱性水果的攝入。
5. 試試降火涼茶
你也可以給寶寶服用小兒七星茶,或者去醫院請醫生看看。記住,成人喝的降火涼茶不能隨便給寶寶喝。
最有效的滅“火”食物排行榜
香瓜、西瓜:性寒,有清熱的功效。
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熱外,還能潤肺,尤其適合肺熱咳嗽、咽乾而痛的寶寶。
荸薺、甘蔗:汁多,性微寒,有心煩口渴、口舌生瘡、便乾尿黃等症狀的寶寶可多食用。
白菜:性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二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解肺胃熱,容易上火的寶寶常食有利。
萵筍:性微寒,水分多,具有清熱、順氣、化痰的功效,適合肺胃有熱的寶寶食用。
茭白:性寒涼,適合心經有熱、心煩口渴、便乾尿黃的寶寶食用,清熱解毒。
蓮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搗汁,有清熱生津的作用,若與梨汁和勻同服效果更佳。
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效,適合咽喉腫痛、心煩口渴的寶寶。
綠豆:性寒涼,具有清熱、去火、解暑的功效,常用來給寶寶滅火。
老中醫給你推薦祛火的民間偏方
糖炒山楂:加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再加入適量去核的山楂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次飯後給寶寶吃一點。
枸杞菊花茶:枸杞加水在鍋裡煮30分鐘,加入菊花再煮3分鐘關火,晾涼,在寶寶口渴時給他喝。
最有效的滅“火”小兒推拿
1、清心經3-5分鐘
位置:位於寶寶中指掌面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線;
手法:用右拇指從中指末節推向指尖;
作用:清熱退心火。常用於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熱神昏、面赤口瘡、小便短赤等症。
2、清肝經3-5分鐘
位置:位於寶寶食指掌面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線
手法:左手握住寶寶的手,使其手指向上,手掌向外;右手拇指從寶寶食指的末節指紋開始,推向指尖,稱為清肝經。
3、清天河水3-5分鐘
位置:寶寶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稱為天河水。
手法:用食指、中指二指指腹,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稱清天河水。
4、湧泉穴3-5分鐘
位置:位於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
手法:用一手握住寶寶腳趾,另一手摩擦足心,到腳心發熱為止。
如果寶寶有眼屎,甚至耳朵疼、便秘,小便發黃。請按揉以下穴位:
1、虎口清肝火3-5分鐘
位置:大腸穴在食指靠近拇指側邊緣,從食指指尖至虎口一條線。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從虎口推向指尖,直線來回推動按摩3~5分鐘。
2、太衝穴3-5次
位置:太衝穴位於足背側,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趾縫間上1.5寸);
手法:以拇指在太衝穴上掐3~5次。(提示:清肝經、清心經、清天河水,對於肝火旺盛的寶寶效果也不錯,媽媽可以連同以上兩套按摩一起做)。
寶寶生口瘡、有口臭、流口水,而且口水較粘、拉絲比較長,食慾也變差,不愛吃飯。請按揉以下穴位:
1、口臭:清脾經3-5分鐘
位置:脾經位於寶寶拇指橈側緣或者拇指末節螺紋面;
手法:在拇指正面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2、不愛吃飯:清胃經200-400次
位置:在大魚際橈側,赤白肉際處。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稱為清胃經。
3、摩腹3-5分鐘
位置:腹部;
手法:1、讓寶寶仰臥或者坐著,媽媽用手掌或者四指,呈順時針方向按摩,輕輕帶動皮下的小肉肉,促進寶寶腸胃蠕動。
2、每天3~5分鐘。(提示:肝經、清心經、清補大腸,對於胃火旺盛的寶寶效果也不錯,媽媽可以連同以上三套按摩一起做)。
要領:
1、一天推拿一次,推拿建議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輕柔,可用爽身粉當介質。
2、小孩年齡不同,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
3、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如果試遍以上方法還不奏效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醫院治療,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