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60年代,台灣民間生活百態 (圖12張)

這組圖滿罕見, 可惜原po沒圖說, 沒註明年代, 地點. 我勉強可以說出一, 二張, 剩下的大家一起努力吧!

1/13 鄉間已經有摩托車, 估計在65年左右了.

2/13 街上已有"角鋼店", 棺木抬上街, 後面還有平交道, 應該也是1965年左右? 地點應該是台北市.

3/13 有光明百貨, 孔雀行, 否司脫... 大概是台北太原路或重慶北路一帶批發街.

4/13「戰後嬰兒潮Post-World War II baby boom」的定義,各國略有不同,普遍是以二次大戰後1946年作為開始的第一年,例如美國將戰後嬰兒潮定義在1946~1964年出生的人口。也就是說截至2018年,「戰後嬰兒潮」世代的年齡層為54∼72歲之間。

5/13女生很時髦, 短褲打扮, 剪裁和現代差不多.

6/13 政戰學校嗎? 女生的寬皮帶, 也是1960以後的流行. 衛兵戴防毒面具, 年代應該不難查.

7/13 托兒所還是孤兒院?

8/13 最早的復旦橋? 右邊那座是東區電信交換機房?

9/13 游泳池, 會館是日式遺留建築, 知道的人一定認得出, 可惜不是我.

10/13 簡陋洗衣店, 店招寫英文, 猜是"草山"附近, 做美軍生意的當地人?

11/13 完全說不出所以然, 連牛車幹甚麼活, 我都看不出.

12/13 這很確定, 延平北路往北門方向拍, 右邊平房後面應該是"三井"

13/13 是台北中華路, 有中華商場之前嗎? 那輛三輪車是私家車, 很稀有的.

[維基百科] 臺灣文化 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摘錄)

日本曾經統治台灣五十年,對台灣的治理從初期的鎮壓逐漸轉為同化,戰時並經由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要求台灣人說日語、穿和服、改日本姓名、廢棄民間信仰等等。這種文化移植強烈的衝擊習慣於中國傳統的漢人,更使得當時知識份子所組織的文化活動或集會中往往帶有反抗的政治色彩。但隨著統治時間的推移,不論接受與否,日本文化仍對於台灣仍有影響,除了在當時的硬體建設可以感受到外,許多層次的影響或習慣都是深入庶民文化的。

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公共建築多具有日本風格,最具代表性建築的就是總統府;而台灣的「縱貫鐵道」仍延用日式的右駕左行系統;地名方面:高雄、清水、松山也都是日治時代移植自日本本土的一些地名;而在飲食習慣與娛樂生活中所出現的日本語文常常轉化為台灣話來使用,例如便當/弁當(飯盒)、刺身(生魚片)、看板(招牌)、注文(預定)還有氣持(音kimochi,指情緒或心情)等甚至有些已經內化到台灣庶民文化,台語的黑輪是日本的關東煮(發音接近),甜不辣是日本的天婦羅(也是發音接近),等等在台灣語言中不勝枚舉。而二戰前後台灣的歌曲受到日本歌謠的創作模式所影響,多帶有濃厚的東洋風格。

國民政府來台之後曾經禁止日本出版品的輸入,並試圖消除日本文化的影響;然而日本式的建築雖能拆除,文教雖能禁止,但是這些做法並不能完全禁絕台灣對外來文化的吸收。1990年代以後,政府逐漸開放管制,日劇《東京愛情故事》首度引進,日本通俗文化在台灣重新活耀普及。目前台灣有十幾個電視頻道播放日本節目,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偶像明星、蒐集日本的流行資訊,成了「哈日族」。但這樣的文化現象只是物質上的流行,往往不被認為是精神層面的;而另一方面,常在日本文化中所提到、信義忠勇、犧牲小我而略帶的悲劇的性格「武士道精神」、獎崇專業的達人工匠精神,並未成為台灣民眾所普遍崇尚的信仰(不過武士道精神倒是普遍受到台灣人崇拜)。

也有人指出,日本文化對於台灣老一輩的影響是一種「錯置的鄉愁」。國民黨過去對於河洛文化有一定的限制及破壞,例如電視節目很少有真正的河洛連續劇,最多只是河洛語發音、由外人想像的河洛連續劇(只有語言模仿到,文化及生活卻與實際相差很多)。老一輩的台灣人卻能由日本連續劇找到更多相近的生活、文化經驗;使得老一輩的台灣人只能依賴日劇來解「鄉愁」。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