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票房失利,導演給李連傑道歉,24年後卻成「功夫片教科書」
李連傑,那個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18歲開創了武俠片的先河,繼李小龍之後,又將中國功夫片達到了巔峰狀態。而李連傑最好一部電影可謂是《精武英雄》。
李連傑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起自己11歲時看的第一部功夫片就是《精武門》,沒想到日後能夠揚名天下,並得以投資拍攝這部《精武英雄》來向前輩致敬。本片有意淡化了李小龍前作過分強調的民族意識,轉而致力於將武術相容並包的精神推向新的高度。因此可以說,《精武英雄》骨子裡是一部探討武學的體育電影。
《精武英雄》翻拍自李小龍1972年的經典之作 《精武門》。彼時的香港電影,正處於一個黃金時 代,即使是翻拍,也絕不像現在這般渾水摸魚。
事實上,《精武英雄》在劇作上的琢磨和嚴苛,讓它在同類重武輕文的功夫片裡,顯得卓爾不群,而在動作場景的處理上,武術指導袁和平更是下盡功夫,他嘗試在影片中把武術和搏擊術融為一體,在體現美感的同時,更強調實戰性,這也讓《精武英雄》的動作設計,成為了一代功夫片的頂峰。即使到現在,很多人還都在津津樂道。
導演陳嘉上與八爺在拍攝過程中反覆溝通,最終決定摒棄功夫中的花拳繡腿,以求展示武術的剛猛和力量,「寫實主義」貫穿全片:開場教室打鬥的關節技,虹口道場踢館的截拳道,對決傳統武術的高段踢,擊敗籐田剛的混合格鬥術,尤其是與船越文夫的蒙眼貼身戰,闡明了武者應關注宇宙蒼生的核心命題,以哲入武,回味無窮。
本片成本極低,佈景幾乎是TVB的電視劇水準,觀者可以赫然看到「精武會館」上方的虛假天空,但也正因為沒有華麗的噱頭和花哨的表相,才使眾主創更專注於動作本身,成就了香港電影史上這部最純粹的「功夫片教科書」!
這部《精武英雄》徹底的將李連傑的功夫底子展現得酣暢淋漓。影片中,李連傑飾演的陳真和飾演船越文夫的日本演員倉田保眧以及在結尾處,和飾演籐田剛的華人拳王周比利的兩場對決,.堪稱是武打場景處理方式的典範。三個人 ,互有干秋的武打風格,彼此迥異的戰術理念,硬橋硬馬的比拚,讓觀眾看得是熱血沸騰。
但是,1994年上映《精武英雄》I6天後就匆匆下映,並被一些媒體譏諷為「用一種過分文雅的方式講了一個英雄故事」。為此,導演陳嘉上主動向李連傑道歉,李連傑則答道:「沒關係,這已是我拍過的最好電影。」
不過《精武英雄》最終收穫1600萬的票房,隨後幾年間,《精武英雄》在世界範圍內,都迎來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2008年,《精武英雄》還入選了《娛樂週刊》評選 的「最偉大功夫片」的排行榜。24年過去了,如果以今天眼光再看這部電影,應該是以神級動作片來稱謂,因為也只有在那個年代,那時的李連傑功夫絕倫,八爺的執導也是獨樹一幟,才造就了這樣一部教科書級動作片。
導演昆汀塔倫提諾更是把這部電影看了又看,他曾經說《精武英雄》的每一幀鏡頭都非常熟悉,可見《精武英雄》的經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