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孩子的江湖 !誇孩子聰明不如誇孩子努力

老師說:

幼兒園是孩子走進的第一個“江湖”,既然這樣,就不要希望幼兒園裡只有陽光雨露和與媽媽一樣的老師。

孩子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起,你可能就開始殫精竭慮地思考如何與老師搞好關系,以便讓孩子在幼兒園得到更妥貼的優待和保護,享有更多的機會和資源,讓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永遠陽光燦爛,風平浪靜。

但是,孩子遲早要進入“江湖”,他遲早要知道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容忍他的無理取鬧,都能給他無私的愛,不是所有的人都唯他的馬首是瞻,不吝惜地給他掌聲和誇獎,他需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果盤都等著他第一個挑,知道友情需要用心交換,不是從天而降。所以,適當地對自己喊停,扭轉對“老師像媽媽”的期望,讓孩子生活在更加真實的世界中吧。

幼兒園是孩子邁向獨立的踏板,所以請充分相信和尊重孩子,該放手時就放手

從牙牙學語到蹣跚獨步,孩子一直在向著獨立的方向邁進,幼兒園是他將要邁出的一大步,在這裡,他將學會自己做很多事情,洗手、刷牙、穿衣服、擦屁屁、倒水、擦桌子、制作月餅、收拾玩具,此外他還將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引人注意,如何表達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對他表示出由衷的信任。

隨著孩子的長大,不要過多地詢問幼兒園的細節,讓孩子對原本自然的事情產生疑慮和壓力。

當孩子與小朋友產生摩擦的時候,不要牽扯進去,不要過多干涉,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辦法,總結經驗。

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幫助他調整情緒,分析狀況,但是不要越殂代庖,甚至幫助他規避困難,你只能幫他逃避一時,不能逃脫一世。

幼兒園是你的教育和養育助手,即使孩子入園,也不要忘記你應肩負的教養責任

我們為什麼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因為在那裡有大量的孩子的同齡人,因為孩子可以和這些同齡人一起學習建立起居常規、熟悉生活常識、掌握交往技巧、鍛煉體能和技巧,學習他們那個年齡段能夠領悟的知識和技能。再有,幼兒園老師經過專業培訓,掌握幼兒生理、心理發育特點,擁有成體系和計劃的教養方案,可以比你更有效地幫助孩子扭轉不良習慣、確立健康人格。

雖然這樣,幼兒園仍然不能取代父母和家庭的作用,因為幼兒園只是你最理想的養育和教育助手,但你還是你,你作為父母的養育責任,永遠不可能依靠或者推卸給別人。

所以,即使孩子入園了,也不要忘記你該做的事情

不要認為幼兒園有那麼多的玩具和書,你就不用再陪孩子玩耍,因為你與孩子在玩耍中建立起來的信任、情感,以及你一對一的陪伴中發現的問題和實施的教育,是幼兒園做不到的。

不要認為教孩子穿衣、疊被、拍球、走平衡木、識字、書寫太麻煩,反正有幼兒園呢,你直接收獲結果就可以了。

但,教育真的不是萬能的!

家長大人,請原諒老師的九種登天之難

1

你常對孩子拳打腳踢,卻讓老師跟他講真理。你捋起袖子動粗他也巍然不動,卻讓老師跟他好生講理。孩子被訓練得刀槍不入了,老師的權利很小手段有限,不能罰站不能罰抄,苦口婆心有用嗎?

2

你把老師損得一無是處,卻讓老師令他乖乖聽話。你當著孩子的面數落老師術業不精水平不高,回頭又讓老師嚴加管教。老師都威儀掃地了,他還能心悅誠服地乖乖聽話嗎?

3

你把這張白紙涂得一塌糊涂,卻讓老師把他還原本色。你在孩子身上涂滿懶惰、自私、固執和驕妄,又讓老師幫你抹去油彩還原雪白。我們也許有橡皮擦的功能,卻沒有涂改液的神力哦!

4

你的親生骨肉,卻讓老師為他脫胎換骨。孩子天生不爭強不好勝,你偏讓老師給他打了雞血爭第一,如此相逼何苦呢?老師的法力也有邊,改天換地,容易!脫胎換骨,難啊!

5

你聽任孩子在家罵娘,卻讓老師教他知書達禮。你家孩子嬌生慣養,在家可以上房揭瓦打爹罵娘,卻讓老師教他溫良恭儉讓。即使老師變成神化作仙,教養又豈有速成之說?

6

你在家裡搓麻打牌不管不教,卻讓老師教他天天向上。你家真熱鬧啊,每日高朋滿座搓麻打牌,孩子有樣學樣。但家庭環境大過天,問世間,哪個孩子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7

你與孩子做了今世冤家,卻讓老師幫你化干戈為玉帛。親子關系被你搞得劍拔弩張,孩子總想離家出走擺脫你,門門掛科氣死你。老師不是女媧能補天,解鈴還須系鈴人啊!

8

你從來只會放養,卻讓老師來圈養。你任由孩子在家貪玩不寫作業,卻要老師督促他過關斬將學有所成。好孩子是養成的不是變來的,何況,老師也不是點石成金的魔法師!

你跟孩子炫耀家財萬貫,卻讓老師教他奮發圖強。你明明已經放話——孩子咱家富可敵國八輩子也吃不完!又讓老師教他每日力爭上游。孩子生於安樂,沒有憂患,又如何精進向上呢?

對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很多是老師無能為力的

1. 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個人無論成績好壞與否,品行是關鍵!道德可以彌補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卻難以掩蓋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家教有關。老師只是傳到授業解惑者,家長卻是孩子一生的影響者。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

因此,想要讓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關鍵,老師無能為力!

2.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

麻將桌旁、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別很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邊看電視邊督促孩子認真讀書時,收到的往往是強烈的逆反心理。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麼會強迫孩子做到呢?

積極進取,有良好生活習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熱愛學習,能夠合理安排自己時間的小大人兒。父母在教育上會省很多心,所以當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就會找到根源所在!

3.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但是卻沒有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愛看書呢?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從小培養的,兩三歲的孩子就該開始讀書了,而不是等到了學校之後,讓老師培養你家孩子讀書的習慣。

你家裡的書多,孩子就讀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會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別的事情。是否從小閱讀的差距,會在以後的知識層面,認知能力以及寫作水平上表現出來。

4. 老師不能幫你培養孩子的意志

老師更多的交給孩子的是課本知識,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人道理,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養的。老師沒有義務幫你去培養,這些只能由家長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許成績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點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5. 老師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一個人所在的原生態家庭對他一生的影響都很大,夫妻恩愛,家庭和諧,在充滿愛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鬧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要心裡陽光很多。而這個是老師給不了的,卻能決定孩子一生的!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孩子不是老師的,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

一個好的爸爸媽媽,抵得過200個好的老師!這個道理,老師們不僅要自己明白,更要讓家長們明白。

說的再淺顯一點,班裡的每一個孩子,對於老師而言,都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家長不一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

我們從小從大人那裡聽到的誇獎,“聰明”這個詞應該會佔到前三了吧。

我們做了什麼事情,考試成績不錯,想出個什麼好主意。爸爸媽媽會不自覺地跟上,真聰明!

成人以後,我們也會用“聰明”誇獎我們的下一代。

正確的理解老師話裡的“聰明”

新學期的家長會。以前一起做出版的朋友又被點名留下了,他在群裡把老師的話原原本本地貼出來給我們看。

最後還說老師為了安慰他,緩和一下氣氛,跟他說:“孩子挺聰明,就是不好好學。”

 

他說聽到這句話,有點哭笑不得,不知道老師是什麼意思?是對孩子抱著很大的希望,還是在暗示自己要多管管孩子?

 

群裡熱鬧哄哄的給他支招。好幾位媽媽說自己也曾收到同樣的安慰。看來老師的這句話的出現頻率還真的很大。

 

可是作用到底有多大呢。我覺得對父母說說,算是一種暗示,正確的解讀應該是:

“孩子……不好好學”,你該管管了,不要總是靠我們。

 

可是這句話不能讓孩子聽到。

因為孩子往往會解讀為:

“孩子挺聰明……”然後他就覺得自己聰明,只是不好好學,我只是不想學啊。

孩子心裡是這樣想的

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們也想給壓力中的孩子帶來一些鼓勵。可是聰明這個詞的背後到底在說什麼。

如果我們對一個孩子說他聰明,那孩子會覺得,聰明是我的一個特質,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領。我不會是因為我不夠聰明,我會是因為我本來就很聰明。

孩子之間也是會互相比較的,我看到的孩子們比較時也會說,他真的很聰明,他是我們班學習最好的,就是聰明啊。或者,我比我們班那個誰誰誰聰明多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人確實有智商高低之分。但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智商程度是差不多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聰明這件事是我無可奈何的事情時,他會覺得很無奈,很失落,也很無力。他也會用聰明這個標尺來衡量自己的每一個小成就。當他做不到時,就會說,我太笨了。對自己有很多的自責。

“那我們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比別的孩子強啊,難道我們不可以誇他聰明嗎?”誇是應該的,表揚和肯定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之一。關鍵是他們的這些強項並不是因為他的大腦有著異於別人的聰明而得來的,所以,家長請以平常心待之。

誇孩子努力比聰明要合適

為什麼這些聰明人會這樣去選擇呢?

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可以給我們一個答案。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裡,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

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研究,這項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實驗中,他們讓孩子們獨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圖任務。

首先,研究人員每次只從教室裡叫出一個孩子,進行第一輪智商測試。

測試題目是非常簡單的智力拼圖,幾乎所有孩子都能相當出色地完成任務。

每個孩子完成測試後,研究人員會把分數告訴他,並附一句表揚的話。

 

研究人員隨機地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智商的誇獎,比如,“你在拼圖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聰明。”

 

另外一組孩子得到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比如,“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後來:隨著實驗難度的增加,拼圖挑戰的難度也不斷加大,得到智商的誇獎的組,幾乎所有孩子都選擇了相對簡單的拼圖。而得到誇獎努力的組,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更難的拼圖。

結果表明:

表揚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

而且德韋克發現:

這些覺的自己聰明的孩子常常會這樣推理:我很聰明,所以,我不用那麼用功。他們甚至認為,努力很愚蠢,等於向大家承認自己不夠聰明。這是很多聰明孩子的心理寫照。

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將來變成這樣

“自以為聰明”的人大都比較驕傲。

即使是還沒有干成任何事,但因為自己“聰明”所以總會覺得自己比別的“笨”的人高人一等,容易產生優越感。有了這種感覺的人自然就不知道什麼是謙虛,沒有了謙虛態度自然也就不可能學到什麼東西。

古人雲“器虛則受,實則不受,物之恆也”。“聰明”的人由於他認為自己已經很聰明了,所以不太容易進步。

“自以為聰明”的人大都比較懶。

“聰明人”是不屑於做“笨人”才去做的小事,比如打掃屋子。他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聰明”,讓別人去打掃本該由他自己打掃的屋子,這樣他就可以不用自己動手,樂得清閒。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所以連小事都懶得干的人自然也就做不了什麼大事。

“自以為聰明”的人大都比較膽小。

因為他比別人“聰明”,所以可以“預料到”事情可能發生的可怕的失敗後果(而“笨人”是不可能預料到的),所以面對任何有風險的事情他們大都采取回避和放棄的態度。“聰明人”怎麼會去做有可能失敗的事情呢?!但是失敗與成功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當他們選擇放棄失敗的同時也就選擇了放棄成功。

以,家長們發現了嗎?從小誇孩子聰明會讓一個純真的、正常的孩子成為一個“自以為聰明”的人。

而現實何其殘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人,靠的絕不是聰明,他們只是很早就懂得勤奮比天賦更重要,並且肯持續努力為之奮斗。

而作為孩子人生的引導者,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讓他們明白:努力、勤奮、自律、專注、獨立才是值得孩子們從小追求的高貴品質,而聰明只需聽一聽而已,不必當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