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中美相爭 台股也有避風港
中美貿易戰口水亂飛,外資券商研究部主管說,最終結果迄今仍難預料,可以確定的是,中美雙雄若真「打起來」,全球不會有贏家,與其冒險搶進「可能受惠股」,不如優先布局5大族群、10大指標股避開爭端,先求安穩最實在。
根據法人看法,現階段適合布局的5族群是:東協、中概、內需、電信、漲價題材,這些族群一方面遠離爭端暴風圈,有的還有產業基本面走強撐腰,攻守俱佳。指標股包括儒鴻、寶成、上銀、聯發科、統一、寶雅、中華電、台灣大、國巨、南亞科等。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說,由於美、中、台存有「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三角貿易緊密關係,電子業尤其明顯,而大陸對美國出口許多零組件仰賴進口,其中台灣即供應中間原材料,若川普制裁與中國大陸反制相繼生效,台灣產業勢必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換言之,與其現在去賭電子業是否受惠轉單,還不如著眼生產基地轉往東協,或是生產基地雖在大陸、但在大陸或亞洲市場佔營運高比重者,前者像是儒鴻、寶成,後者有上銀、聯發科作為代表。
法人指出,由於大陸人工成本日漸高漲,高度依賴人力的成衣廠、製鞋廠近幾年已陸續撤出,於東南亞擴充產能,大陸產能佔比降低、甚至歸零,大幅減少被貿易戰衝擊的可能。德意志證券更著眼紡織股王儒鴻基本面轉強,將推測合理股價從400元調高為435元。
風險中求安穩5族群中,最特殊的當屬漲價題材股,瀚亞投信投資長劉興唐指出,MLCC、晶片電阻被動元件與DRAM等,因新增產能少,需求旺盛,今年仍處於供不應求狀況,市場實質需求大可抵銷貿易戰消息面影響。
電信股因屬寡佔產業,擁有豐富現金流量,向來具資金避風港特質,當國際變數橫生時,國際資金通常特別偏愛電信股,以中華電為例,外資4月以來就買超5,326張,避險心態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