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中信兄弟是否真正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經過一連串「戰力不符」的風波後,中信兄弟開季也一如預期打得相當掙扎,雖然比賽內容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但似乎總是缺乏贏球的臨門一腳。對於戰績的部分,有些球迷可能已經看開,將期待感轉向至這個球隊的年輕新生代戰力,不過現在的兄弟,對於年輕球員真的具有長遠的規劃嗎?

就打者來說戰力的銜接或許仍有落差,不過至少在球員的未來性,還有各位置的球員廣度來看,還不至於擔心,打線方面也有穩定的老將能做出貢獻,相對的,投手方面就值得來討論。

1.陳琥

關於陳琥的定位,絕對是現在必須正視的環節,目前兄弟一共11場比賽,他在中繼的角色共出賽了五場(更進一步來說,前八場比賽就已出賽五場),若只是想讓他感受一下一軍的強度,這幾場比賽的試驗應該也夠了,為什麼會這樣說?

以一個當屆選秀潛力最高的高中生投手、簽約金五百二十萬的第一輪選秀來說,完全沒有從一軍中繼出發,且長期待著的必要,按照固定的節奏,在二軍由先發養起才是長久之計。

我們可以看看最近幾年中職「看似」有養起來的兩位年輕先發投手林樺慶、林政賢,在二軍皆以先發角色做調整,上一軍後的投球內容才得以逐漸平穩下來

而上一季在一軍先發能偶有佳作的黃亦志,在二軍也是以先發為主,內容大致上都表現得不錯,拉上一軍至少能做到吃局數的功能。

去年在一軍被打得很慘的江辰晏,投得再怎麼糟糕,不論一軍或二軍的比賽也都還是以SP的角色做調整,擺脫了15、16兩年先發中繼兩頭跑的情況後,今年開季也繳出不錯的成績,順利地得到回報。

現在二軍還有不少年輕投手,正「循序漸進」的按照先發投手的角色培養,如Lamigo的黃子鵬、蘇俊羽、統一的施子謙、洪心麒(其實王玉譜應該也有必要在二軍磨個一到兩個月再上來)、富邦的陳仕朋...。

而兄弟呢?這兩年除了王則鈞之外,根本沒有一位年輕投手以先發投手的角色穩定在二軍出賽。

論投球的天賦和去年在二軍的投球內容,陳琥並不會輸給上述的這些選手,去年踏入職棒的首個賽季,以「先發投手」的角色在二軍出賽了十七場比賽,吃下了76局,因以先發做為調整方向,加上季中受到傷勢影響,去年一整年在球速上都維持在低檔的狀況,直球大多在132-138km/hr這區間走,只有少數幾球能摸上140+(甚至整場比賽都沒有140up),儘管整體狀態不佳,所繳出的表現尚屬中規中矩。在今年球季的此時此刻,他的均速相較於去年有所提升(當然這還不是頂峰),體態也達到一個不錯的狀態,似乎更沒有理由不讓他繼續以先發的角色出賽。

再者,新人球季以先發的方式做調整,並完成了一整季,但在第二年卻先以一軍中繼做為開場,與去年調整的節奏不同,以一位二十歲的菜鳥投手來說,又會面臨到一個全新且未知的調整狀態,若在中繼這個角色持續待至整個四月或五月,今年要看到陳琥以「先發投手」的姿態在一軍「體驗」,可能就必須等到下半季末。更何況,現在的兄弟明擺著就是要練年輕選手,戰績壓力?這東西應該是不存在的。

如果想讓他在一軍從中繼開始增加投球量,進而在某一個時間點轉任先發,這並不是一個很睿智的選擇,因為近幾年沒有任何一位年輕投手,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站穩先發

,而上一季接近這種方式做角色轉換的案例,是去年還在兄弟的陳鴻文,還有現在待在二軍的洪宸宇(剛好都是兄弟球員),不過,他們並不屬於年輕投手的範疇。

既然有年輕投手成功以先發站穩的前例擺在眼前,為何不讓陳琥在二軍做調整後再上來呢?

2.蔡齊哲/鄭凱文

現在兄弟一軍輪值的兩名土投是王則鈞和蔡齊哲,前者雖非一軍輪值的最佳解,但好歹在二軍經過了兩年的先發調整,成績也不差,確實是可以一試。然而,蔡齊哲的職業賽場先發經驗比王則鈞更少,更何況,嚴格來說

今年才算是他第一個完整球季,連在二軍能不能穩定先發吃下至少五局都是個未知數,現在居然直接拿來一軍先發。縱使他的速球看起來的確是很讓人期待,球速的續航力也還算可以,投到50球之後,直球球速依然能保持在140-144之間,不過變化球的控制力就不是這麼的理想,較為單調的球種,使他對到第二輪的打者時,用球數明顯增加、被安打率提高(更慘的情況可能是第一輪就被打倒)。相較於王則鈞及一些兄弟的年輕投手,雖有大學棒球的經驗,但在身體強度和職業賽季先發調整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就先推上一軍,顯然的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既然有鄭凱文這一名曾經的王牌,不論經驗、吃局數的能力、完成度都明顯優於蔡齊哲。完全沒有理由不用他當先發,更別說鄭凱文往年開季的先發狀態都算是OK的。不少人對鄭凱文有疑慮的點是他面對左打者的被打擊率偏高、下半季體力下滑,去年對上左打者的被打擊率也確實偏高,高達三成四,But...,蔡齊哲對上左打者的結果並沒有比他來得更好,而王則鈞對上右打者的被打擊率甚至也接近四成,顯然的對於左打苦手就轉中繼,這點並不是一個可以讓人信服的原因。

若是以重建練新人作為理由,磨練的場域也該是在二軍,一開始就拿來強度較高的一軍,不只局數沒吃到,同時還會消耗牛棚戰力,自己也可能投到心寒,怎麼看這都不是一個有規劃的培養方式。

3.王鴻程/吳哲源

去年台灣大賽,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王鴻程在控球上的罩門,的確,他的球速非常誘人,而王的球速也很明顯的優於吳,但是,終結者這一個位置並不是單靠球速或霸氣就能夠勝任的,穩定度絕對還是最必要的條件。兩人絕對是現在,乃至於未來幾年球隊重要的牛棚要角,但就目前的狀況來說,王鴻程的控球仍然需要打磨,Closer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讓他打磨控球的角色。設想一個球隊的終結者,每一局都至少會被打一隻安打+投出一次保送,這個安定感絕對是偏低的,這只會隨時使自己處在可能丟分的狀況下,嚴重點就直接葬送比賽,。相較之下,吳哲源去年下半季在終結者的位置上表現的著實不錯,就年齡上來說,也確實是值得培養的對象,兩人角色互換,對於未來的發展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更進一步來說,中繼、救援投手養成的根本與先發不同,並不是在定位,而是在投球的實際內容才對。

4.二軍先發

現在兄弟二軍的先發輪值以周磊、李吳永衡、楊志龍、洪宸宇這四人為主,最讓人感到疑惑的就是周磊,生涯前幾年都以中繼的角色出賽,去年在一軍中繼的位置也偶有佳作,算得上是一枚能用的戰力,現在也來到了27歲,這個年紀也是應該要在一軍搶得一席牛棚要角的時候,但兄弟球團居然在這一季才調整他的位置,又將他丟回二軍以先發角色出賽,這實在是讓人看得很納悶。一軍牛棚的右投,狀態並不穩定(尤其是江忠城),卻還是將一直以來都待在中繼這一環的周磊調整為先發,確實值得商榷。因為比起周磊,陳琥、蔡齊哲目前的狀況更適合待在二軍固定輪值當中。

顯然的,中信兄弟在投手的使用及管理上相較於其他三隊並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從去年下半季到台灣大賽,再到今年開季,不少年輕投手的定位模糊,或是一變再變,甚至是急就章的推上一軍,對於這批年輕投手來說,角色的轉換和不明確,帶來的可能是更多的不適應、不必要的燃燒。必須說,兄弟這批年輕的投手,素質並沒有比其他三隊差,若是因為定位問題導致沒投出成績,甚至影響未來發展,實屬可惜。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