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做這3件事的人,一定不會混得太差

堅持做這3件事的人,一定不會混得太差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當別人都在一步步向成功邁進,而你卻碌碌無為時,你該怎麼辦?

看到這問題,一種眼巴巴看著別人越來越好,而自己卻漸漸沉淪的焦灼感油然而生。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底下有個回答說: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是啊,與其在這裡考慮這個問題,不如行動起來做些改變。但是改變這件事,談何容易。

曾經有同學跟我說:

自己對生活依然抱有期望,希望獲得改變,但是卻有點迷茫,不知如何開始。

我相信,很多年輕人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這樣的情況。

孔子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實,當我們迷茫的時候,完全可以去參考一下別人的成功經驗。

雖然成功不可複制,但是我覺得從他人的生活中,找到能夠學到、運用的思維方式和行事風格,這完全是可以的。

前幾日閱讀了文案大佬小馬宋的《朋友圈是尖子生》。

書裡介紹了小馬宋身邊,可以稱得上“成功人士”的朋友的人生經歷,比如25歲成為百度最年輕副總裁的李叫獸。

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了我們也需要堅持做的3件事。

1 . 充分收集信息

青春時期的李叫獸,身材乾瘦,在打架時佔不了上風。他發現沒有人去研究如何打架,而是純靠體力硬鬥。

於是,少年李叫獸在街邊小販那買了各種研究打架方法的書,並且研究各種流派打架的技法、策略,總結出最簡單、最易學的套路去學習。

這就是一套收集信息、過濾信息並思考,最終得出總結的過程。

結果,李叫獸因此成為學校裡眾多熊孩子之中,最能打架的孩子之一。

從小,李叫獸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如果他不知道該怎麼做,就一定要找到一個方法去做,一定要想辦法找一個招

這大概就是李叫獸的策略性思維方式

面對任何事情,都要先假設自己是完全不懂的,然後把這件事當作設計火箭一樣。

做任何事情之前,就像研究火箭一樣,一定會先系統地搞清楚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該怎麼做才行。

策略性思維的基礎,就是收集足夠的信息。

只有在收集到的信息的基礎上進行充分思考,了解這件事是什麼、該怎麼做後,才能踐行學到的知識,達到目的。

同樣的,在15歲開始和父母合股炒樓,大學時被稱為股神的馬文亞身上,我也看到了事前收集足夠信息的重要性。

馬文亞買第一棟覺得可以增值的別墅前,就已經掌握了10公裡以內,所有樓盤的價格信息。

並且從初二就開始閱讀《上海樓市》,對房地產市場有了足夠的了解。

李叫獸相信,“知識決定命運”,要做到學以致用。

也有人說,人們掌握信息的差異,實際上是這個社會存在差異的根源所在

如果你對你要做的事情,掌握了足夠的信息,做到了充分的準備,那麼實現它,並不難。

堅持做這3件事的人,一定不會混得太差

2 . 每天進步一點點

精讀君也不斷的強調,每天進步一點點的重要性。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475:最高氣溫效應》裡也提到:要保持充分耐心去加速自我成長。

沒有什麼事能夠一蹴而就。

定了目標,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絕大部分原因,是不懂得分解目標。

馬文亞建議,我們可以用3個步驟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① 鎖定目標

每個人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我們的時間卻有限。

因此我們要學會用自己的方法,給自己的目標排序,決定出你覺得最重要的,你一定要做的。

書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也有這樣的觀點:

無論你的目標有多少,都要確定優先事務,每次只做一件事。

② 分解目標

把大目標化成小目標。

比如說你的目標是環遊世界,那你就考慮把這個目標化成最小的,比如說先去個國內的某些城市。

然後你每個月去一個地方或者每年去幾個地方,把大目標給化小。

也就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的道理。

③ 每天都要做

你的每一天,都要為自己的目標做一點努力。

比如說你想要養成讀書的習慣,但一直沒時間看。

那你就需要每天讓它出現以下,哪怕只有睡覺前的5分鐘、10分鐘。

如果連這點時間都擠不出來,那就是扯淡了。

這很像我們所說的微習慣,一點點地去做,去改變。

每天總要做些什麼,一點點地去實現你的目標。

堅持做這3件事的人,一定不會混得太差

3 . 學習技能

人們說,活到老,學到老。

不斷地學習新技能,也是提高自身附加值,擁有提供差異化價值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技多不壓身,如果可以,一定要多學習一些技能。

搜狗輸入法的創始人馬佔凱,他童年清苦,沒有條件閱讀大量書籍。

他深知唯有後天不懈努力,才能追趕上從小就閱書無數的人們,於是他成為了“職業學習者”。

他認為,每個人學習一項技能時,碰到3、5次障礙是正常的,一個人現在不相信這件事,是因為他還沒有通過那個學習的拐點。

就拿健身來說,健身房有兩個坑,如果沒有繞過這兩個坑,普通人只要掉進去一個,就很難堅持下去了。

第一個是你要有私教,第二是你一定要在私教的指導下鍛煉10到15次,缺一不可。

因為健身的頭幾次你是不會看到什麼效果的,如果又沒有私教,你就有許多不去上課的理由。

私教會給你制定鍛煉計劃,糾正你的動作,10到15次之後你的變化就會明顯。

這時候你的身體已經適應了強度,難度就會大幅降低,這樣就容易堅持下去了。

馬佔凱總結出學好一項技能的三個關鍵要素:

① 數量

無論是幽默能力訓練還是運動訓練,學習任何技能,量都是基礎。

② 多樣性

就拿寫作來說,去學寫作的中心思想與特點,不如進行大量的閱讀,只有閱讀了豐富的書籍後,自然而然地就學會了。

③ 極致

就是你要學習最頂級的材料,無論是訓練方式,還是環境,都要追求極致。

從這些人的故事中,不難發現,他們都是樂於閱讀,肯下功夫的人;他們的成功都是通過一系列的努力與積累,都是有跡可循的。

這也驗證了一句話: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當他們的人生經歷、成功經驗擺在我們眼前時,這些與我們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的領域的人,告訴我們原來生活是可以這樣的,原來事情是可以這麼做的。

特別的價值觀與思維方式、行動方式,成就了各種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我想,如果我們能在其中得到一點點啟發,那就足夠了。

像他們一樣,開始去為自己的人生而行動吧,免得人生苦短、後悔不及。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