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誰都不怕,到幼兒園卻乖乖的,為什麼?
囡囡5歲了,正在上幼兒園中班,可媽媽卻發現了一個現象:老師反映,囡囡在幼兒園是個特別懂紀律、乖巧的女孩,可為什麼一回到家就亂髮脾氣、無理取鬧呢?在幼兒園和在家簡直就像兩個人,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估計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在幼兒園和家裡的表現判若兩人,在家裡好像誰都不怕,可一到幼兒園就乖乖的了,而且只聽老師的,只要是老師交代的都能好好完成。
孩子為什麼會變成「兩面派」?
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園有一套系統、固定的紀律規則,幼兒在長期遵守的過程中,心理上會形成定勢,從而轉化成一種習慣。而在家就不同了,沒有各種規則的約束,加上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容易妥協,孩子完全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就變得不聽話了。
1.老師給孩子樹立了明確的規則,而家長沒有。
孩子上幼兒園後,老師會在一日保教活動中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常規教育氛圍,並引導幼兒養成各種常規習慣,比如上學不遲到、見到老師問聲好、勤洗手、多喝水、有序安靜地午休、學習自己整理衣服、根據標識認識自己的毛巾和水杯等。
對比在家裡,父母有時會忽視對孩子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任由孩子發脾氣、摔玩具,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毫無限制,久而久之,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兒園養成的良好習慣和規則,回到家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2.老師對幼兒提出了明確的獎懲,而家長沒有。
還記得小時候幼兒園那朵獎勵你表現好的「小紅花」嗎?真是讓我們又愛又恨呀!如果表現得好,老師會獎勵你一朵小紅花,當小紅花積累到一定程度,會升級為一朵大紅花,之後還會有其他更大的獎勵,比如領到獎品、當小值日生等。這些「小紅花」不僅可以讓你感受到嘉獎和鼓舞,還能讓你體會到「告訴全班小朋友,你是最棒的!」那種滿滿的自豪感。
如果犯了錯誤,老師也會給予適度懲戒,誰也不願當那個被懲罰的孩子呀~所以在這樣的獎懲規則裡,小朋友們都爭相遵守紀律,以期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樣規則自然就形成啦。
而在家裡呢,父母有時沒有對孩子的表現給予評價,甚至是輕易許諾,卻從不兌現。日積月累,孩子會覺得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得到表揚或是懲罰,甚至很多規矩的懲罰措施都只是擺設,那麼規矩也就沒什麼作用了。
3.老師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家長沒有。
在幼兒園,老師在要求幼兒養成良好規則的同時,自己也會嚴於律己,遵守紀律。比如要求幼兒上學不遲到,老師就會提前先到,並在門口迎接每一位幼兒,和他們問好。在老師的以身作則帶領下,不僅為幼兒樹立了好榜樣,也讓幼兒自覺遵守紀律,懂得規則。
而有的家長在這方面可能做得些許欠缺,玩手機、看電視、晚睡等,如果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孩子是不會乖乖聽話的哦~
怎麼能讓孩子在家表現的一樣好呢?
1.要從生活細節入手,從小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讓他們認識到生活中處處充滿規則,從而願意學習規則、執行規則,並慢慢養成習慣。規則盡量能夠讓孩子易接受,比如告訴孩子積木是用來拼搭的,而不是扔著玩的,這樣會比直接說「不許亂扔積木」效果要好得多。
2.用獎勵積極地強化規則。
家長要多多發現孩子的得體行為,並及時給予肯定和讚許,這是認可孩子努力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