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革 無獲利公司 台股將准掛牌

多元上市案上月31日拍板定案上路,開放「無獲利大型企業」不需要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意見書,也能滿足申請上市門檻。目前興櫃263家企業中,大型無獲利企業可望優先適用,市場預期,最快今年底前有企業遞件。

臺灣證券交易所修正有價證券上市審查準則,新增二種類「大型無獲利企業」得申請上市,一、市值達50億元以上:近1年營收逾50億元且較前1年度為佳,最近1年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正數。二、市值60億元以上:近1年營收逾30億元且較前1年度為佳。這二種類的企業,實收資本額皆須達6億元,且淨值佔實收資本額3分之2以上。

證交所解釋,市值計算方式有兩階段審核,第一階段為申請日前30、90、120天的興櫃收盤均價,以及暫定承銷價,四個價格取其低者與發行股數計算;第二階段則在通過上市審議後,以實際承銷價與發行股數計算得出,兩階段都必須滿足該市值條件。

證交所表示,過去無獲利條件的小規模公司可採用上市審查準則第5條的「科技事業」方式,例如去年掛牌的晶心科,上市時仍無獲利,但資本額達3億元、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出具明確意見書,就可申請上市,目前這種企業的家數約佔國內上市公司6%;此次則主要針對大型無獲利企業,增添多元上市辦法,且無須主管機關意見書,可望加快企業申請上市的時程。

證券商高層指出,多元上市方案將有助鼓勵創新事業,實務上也可行,因為原本可能「規劃要幾年後」才能上市,現在時程可以縮短,預期今年底應有企業遞件。

此外,根據規定,證交所也要求此類公司申請上市時的公開說明書,應於封面特別載明未要求獲利能力等字句,以提醒投資人注意。

券商高層表示,隨產業樣貌變遷、國際資本市場觀念改變,「一家公司價值多高?跟它獲利水準」似乎未必有絕對關係,多元上市方案將開啟一個新機會,可以預期,對於客戶的教育訓練將必須愈來愈充足,就如同基金、債券銷售一般,將產生不同風險等級,股民對於自己的高風險投資行為,也必須有相當程度的認知。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