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年前,有媽媽留言,自家寶寶不僅愛摔東西,還開始打人了,內心焦慮。

其實打人和咬人這件事,幾乎伴隨著寶寶整個幼兒期,小至5、6個月,大至5、6歲。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有的家長看見寶寶打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天哪,怎麼學會打人了,這麼小就這般暴力,以後可怎麼辦?”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你越是對寶寶“打人”這件事反應越大,孩子貌似越是樂此不疲。

玖玖現在正在經歷打人階段,最近很愛“打”外婆的臉。

每次外婆被“打”後就拿出牙簽,假裝要戳她小手的樣子。

誰知道這廝,主動伸出手來,一副“快來戳我”的欠揍模樣,然後被戳完,笑哈哈的跑開了,搞得外婆哭笑不得。

所以說,教育寶寶“打人”這件事上,是個技術活,不能以暴制暴,也不能放任不管。

在下手管教孩子之前,得先弄清楚寶寶“打人”背後的真相。

打人是身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表現

在談論寶寶“打人”這個行為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行為背後的動機和想表達的情緒,這樣我們在干預時才能做到合情合理,事半功倍。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1~2歲的寶寶習慣於用手和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拍一拍”、“咬一咬”媽媽和別的小伙伴,與“拍一拍”“咬一咬”玩具或者桌椅沒有太大的區別。

所以,很多時候你以為寶寶“打人”了,只不過是孩子心智發展過程中的正常行為,而不是成年人眼中的攻擊行為。

另外,此時的寶寶還不能准確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所以,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也會用咬和拍來表達不耐煩的情緒。

別的小伙伴搶我的玩具,打!

門口的小凳子阻擋了我的路,打!

媽媽不讓我出門玩,打!

總之,2歲以後寶寶的世界觀是:全世界都應該給我讓路!

2~3歲,寶寶出於建立自我意識的時期,非常看重對所有權的保護,敵意和攻擊行為其實是他們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反應。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這些攻擊行為有時候是出於自我防御(因為受到了攻擊、恐嚇、排擠),是寶寶語言和力量上輸於他人的時候,才會爆發出來的行為。

當然,寶寶“打人”的行為有時候也因為敏感地接收到周圍環境、父母情緒變化,出於釋放壓力,表現為外在的攻擊行為。

甚至,他還有時候可能是在模仿成人解決問題的方式。

經常挨打的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喜歡打人的人。

五個方法幫寶寶改掉打人行為

轉移注意力、弱化打人這個事件

上文提到玖玖“打”外婆的臉,外婆的反應是拿牙簽來嚇唬,當玖玖“打”外公的臉時,外公干預的方式是開玩笑地說:“再打,外公打小屁股了!調皮鬼!”然後,順勢在玖玖的屁股上寵溺地“打”兩下。

其實,以上兩種做法都是反面教材,因為這樣的過激反應,傳遞給寶寶的訊息就是,“打人”可以得到別人的關注,而且從長輩帶笑的眼睛中就能看出,他們喜歡這種互動的方式。

那以後寶寶走出家門,依然會用這種“自以為受人喜歡”的方式,跟其他小朋友互動。

所以,2歲之前的寶寶“打人”正確的做法首先是,不應該對寶寶“打人”做太大的反應,而應該默默的轉移其注意力,弱化這個行為。

了解寶寶行為背後的原因

通過快速觀察、耐心詢問、冷靜分析來推測寶寶攻擊行為發生的根本原因。

不要怒氣沖沖質問寶寶,因為寶寶當時回答不上來也不願意回答,只會加重你們之間的沖突。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摟緊寶寶,明確表達對他行為背後的原因表示理解,比如說“我知道你想跟小朋友一起玩”“我知道你想看電視,但是現在太晚了”“我知道你的玩具被拿走了,我們寶寶生氣了”……

正確引導,不要以暴制暴

當孩子打人的臉或者踢打別的小朋友時,你要平靜而嚴肅的告訴他,這樣會把媽媽打痛的,媽媽會不開心,小妹妹被打痛了會哭。

握住他的手,輕輕的撫摸,一邊強調:”輕輕的、輕輕的”,讓孩子切身體會到輕輕的撫摸,人才舒服。

這樣的引導,你可能需要做很多很多次,孩子才能真正理解。

教會寶寶正確的表達情緒

孩子1歲以後,自我意識逐漸萌芽,也開始感知自己的高興和不高興。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當他不高興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就會演變成發脾氣、打人。

可以通過繪本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被接納的。

不高興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帶你去做高興的事情,打人不是一種好的表達方式。

不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間的戰爭

孩子的世界很單純,有時候因為爭搶玩具導致的爭吵,不要著急介入調解。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不妨先靜觀其變,給孩子一些自己處理的矛盾的空間。

也許上一秒還爭的你死我活,下一秒已經握手言和。

如果家長總是“及時”的介入並指責孩子,就等於在心理上暗示強化了“打人”以及“被打”這種行為。

玖媽碎碎念

對3歲以內的孩子來說,限制比懲罰更有效。

不過,引導寶寶學習處理情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有反復、會有倒退,你可能需要好幾年才能教會他如何正確的表達。

只不過,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先要以身作則,你表現出來的自控能力,會直接給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說到底,孩子打人的行為,映射的是大人的修養。

寶寶突然學會「打人」了!你真的知道該怎麼管教嗎?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