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真的盡量不要帶寶寶出門!不是迷信,原來有科學依據的!

很多寶媽本來是唯物主義者,對不科學的東西從不相信,不迷信的,但有了寶寶後就非常在意這些了,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寶寶現在九個多月了,每次準備帶她回老家的時候,公公婆婆總是反復叮囑我們別坐夜車,對寶寶不好。一開始我們並沒有放在心上,覺得是老人過於迷信了。

直到有一次我們帶寶寶出去玩,回來的時候都晚上十一點多了,寶寶還是哭鬧著不肯睡覺,結果半夜的時候寶寶就發燒了。那時候我們也不太懂,真以為是應了老人的話,覺得可能是寶寶衝撞了什麼不干淨的東西了。後來問了醫生才知道,原來晚上盡量不要帶寶寶出門的說法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並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如下幾個原因:

1、夜晚氣溫較低,寶寶容易凍著感冒

夜晚一般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候,如果媽媽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寶寶很容易凍著,寶寶體質差著涼生病的話就得不償失了。而且,夜晚本就是寶寶睡覺休息的時候,別忘了,寶寶的身高發育和良好睡眠有很大關係哦。

2、夜晚太黑,寶寶容易被嚇到

安全感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即使是大人也會害怕黑暗,更不要說寶寶了,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對寶寶心理髮育也是起到良好促進作用的。

3、寶寶的作息時間被打亂

小寶寶正處於身體快速發育的關鍵時期,由於白天比較活潑好動,晚上就需要有充足的睡眠來補充精力。如果晚上帶寶寶走夜路,很可能會導致寶寶休息不好,作息時間被打亂。

因此蛋殼君建議家長們盡量不要帶寶寶走夜路哦。

午睡是充值下午精神的手腕。但經常看到小區裡的大人不讓孩子睡午覺,覺得孩子午睡了,晚上睡不著!

還有爸媽說,孩子一定要午睡才行,這樣才長得快。到底哪方觀念才是正確的?要不要給孩子午睡呢?美國有科學家對此做了一項研討:

他們找了600名學齡前孩子(3~6歲),讓他們看一組描寫著物品或者動物的卡片,然後要他們指出這些卡片在一張地圖的什麼位置。

一開始,一切孩子記憶卡片的位置都十分精準,能記住75%,中午有一部份孩子午睡後,科學家在測試他們的記憶狀況,結果卻不一樣了:午睡過的孩子,記憶的精確度還能堅持在70%,沒午睡的孩子,記憶精確度降到了30%。

這還沒完,科學家在第二天下午重新進行測試,那些午睡的孩子,仍然堅持著70%左右的精確率,那些沒午睡的記憶曾經衰減到20%了。

隨後科學家掃描了這些午睡孩子的大腦,發現這些有午睡的孩子海馬體比普通孩子大一點點(並沒有大出幾),但也能夠闡明,午睡的孩子記憶狀態會比不午睡的孩子愈加強!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