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糖尿病已經是一種常見病了,其中10人中最少一個!中國有1.14億糖尿病人,所以一定要注意預防,而得了糖尿病後,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糖尿病,並學會怎麼處理、看診糖尿病,怎麼學會自我健康管理!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一、知道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人體內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體內對胰島素產生抵抗時,葡萄糖就不能進入人體各器官,堆積於血液中,使血糖逐漸升高。糖尿病人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拖延日久,人體長期處於血糖較高的狀態,就會危害人體很多器官。引起多種心血管並發症,如冠心病(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高血脂、高血壓等;還可引起腦梗塞、腦出血,導致癱瘓甚至死亡;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引起肢體感覺異常、活動受限、腹瀉、便秘、性功能減退如陽痿等;糖尿病足導致足部感覺障礙,缺血壞死,截肢、足部感染;糖尿病可以使眼睛視力下降,嚴重的眼睛病變會導致失明;糖尿病的腎髒病變還可導致腎髒的疾病,如蛋白尿、尿毒症、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嚴重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如果控制良好的話,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被確診時感到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不知道該向哪裡求助。在這時,一些糖友會感到很無助,從而產生恐懼心理;還有一些糖友會有病亂投醫,輕信一些旁門左道的偏方,最終延誤病情。

二、得了糖尿病要看正規醫生,不要尋求降糖偏方

得糖尿病,尤其是初得糖尿病的人一定不要幻想有什麼神醫或偏方一次治愈,如果這要等於容易上當了!比如一些糖友在醫院短期治療得不到有效治療(降低血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快速降糖反而不利於健康),而寄希望於一些偏方,這是非常不可取的。糖尿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您只有通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醫生一起制訂科學合理的降糖方案,才能將血糖控制好,預防或者延緩糖尿病並發症。如果寄希望於降糖偏方,而舍棄健康的生活方式,舍棄正規的降糖藥物,只能是延誤病情,吃虧的還是自己。

三、那麼得了糖尿病,要怎麼自我管理?

得了糖尿病應當怎麼辦?

1、得了糖尿病要管住嘴:

①主食:按生糧計算每日大約5兩,(相當於本人1~2個拳頭大小的熟食),按照每日三餐,每餐主食的量相當於患者本人的兩個拳頭大小。糧食要嚴格按照規定量吃,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更不能不吃,還要均勻地吃(即每頓飯都要有糧食,蔬菜、蛋白質)。每日三餐,適當分配,定時定量。如采用胰島素治療,必要的加餐尤為重要,是預防餐後低血糖的重要措施。如每天5兩主食,分配為:早餐1兩,午餐2兩,晚餐2兩。盡量不要喝稀粥、八寶粥、面糊等熬制食品(容易引起飯後血糖高),

粗糧和細糧一樣計算重量,粗糧(例如莜面)也不能吃的過量。無糖食品也應計入主食總量中,不能隨便吃無糖食品。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②蔬菜:每日1斤左右(相當於患者用兩只手的一捧的量),各種蔬菜應該搭配。蔬菜中的土豆、白薯、山藥、藕、荸薺、菱白、涼薯、芋頭、蠶豆、粉條、紅薯、碗砣、老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應算作主食,不算作蔬菜,如果吃這些食物應適當減少主食。

③水果:當血糖尚未控制好時暫不要吃水果,當血糖控制達標時(血糖<7.0mmol/L)再試驗吃水果,可以吃西瓜(1小塊約1斤)、蘋果、梨、桃、橘子等(中等大小一個約4兩)、草莓、葡萄(6~10個左右)等。應在兩頓飯之間血糖最低時吃水果,於吃後1/2—1小時,2小時測測血糖,吃什麼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為標准。以下水果盡量不吃如:紅棗、紅果、葡萄干、杏干、柿子餅、果脯、蜜棗、甘蔗等。另外,硬果類食物(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麻子、榛子)主要成份是油(約佔50%),每15粒花生米或一小把瓜子≈10毫升油並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故應少吃或不吃,如果用其“充飢”不但會使血糖升高,還會發胖,增加胰島素抵抗。

④瘦肉每日2兩(相當於患者本人的食指和中指並在一起大小),包括雞、鴨、魚、兔、牛羊肉、海鮮等,但是不能吃肥肉、動物皮、內髒(肝、腎、腸等)。雞蛋每天1個,牛奶每天半斤,豆制品每天1~2兩左右,或豆漿半斤左右。

⑤油脂每天2~3小湯勺約半兩左右(相當於患者本人1個大拇手指肚大小),少吃煎、炒、烹、炸、燒等油脂高的食品,少吃涮羊肉,不能吃菜中的油湯,可以吃蒸、煮、燜、燉、拌等加工的食品。

⑥戒煙限酒:煙有刺激升糖激素釋放的作用,還可使組織缺氧,微循環障礙。酒含熱量高(僅次於油),易增加體重,啤酒中含糖約11度(每100亳升含糖11克),易吸收,使血糖升高,長期飲酒會傷肝,引起酒精性肝硬化,使血糖難以控制。所以一定要忌煙,少喝酒或不喝酒。如果飲酒,每日不超過1~2份標准量(一份標准量約含酒精10克,相當於啤酒285毫升、紅酒100毫升、白酒30毫升),並且飲酒後應扣除相應能量的主食(一份酒≈20克主食)。

⑦低鹽飲食,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每日不應超過6克,可以按照一礦泉水瓶蓋的鹽≈6克、一啤酒瓶蓋的鹽≈3克估計每日鹽的攝入量。

⑧禁止食用純糖食品如飲料、白糖、紅糖、蜂蜜等。市場上所謂“無糖食品”實際上是“無蔗糖食品”。其中的甜味是甜味劑的味,不是糖,但制作食品所用糧食中的淀粉,餡中的豆沙,奶中原有的乳糖仍可轉變成葡萄糖,如果食用市售無糖食品應對應減少相應食物,無糖食品不能隨便當做零食吃,甜味劑是非糖食品,一般不會升高血糖,但也需吃後測血糖來證實。甜味劑不能作為低血糖時的急救食品。

⑨千萬不要限制喝水,否則引起血液濃縮、血栓形成、水鹽代謝紊亂,代謝產物排洩障礙等多種不良後果,要做到“渴了就喝”。

由於每個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有差異,前面的計算只是框架,參考,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如腎病患者應減少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的攝入,兒童和孕婦應增加蛋白類食品如瘦肉、雞蛋、牛奶等的攝入量,體力活動重的患者應適當增加進食量。

2.得了糖尿病要邁開腿:

①做全身性運動,如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極拳、太極箭、跳舞、扭秧歌,使全身得到鍛煉。家務勞動常是以局部運動為主,不能代替全身運動。②做有氧運動(吸入的氧氣滿足運動時身體氧化的需要):運動量不宜過大,活動到中等程度即微汗、心慌、稍微有累的感覺即可,以心率=170—年齡為宜(例如:60歲,心率=170—60=110次/分為宜),每次堅持30~60分鐘左右。但有心髒病、呼吸系統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者,不適於此公式,這些人要量力而行,以不出現心慌、心絞痛、呼吸困難、全身不適為標准。③預防足部損傷,穿有彈性、底稍厚、鞋幫不軟不硬的鞋,如運動鞋。要經常檢查鞋中是否有異物,及時清理以防硌傷。足部或其他部位受到小傷要及時處理或到醫院治療,不要覺得“沒什麼”,不要等待,幻想自愈,往往因此釀成大禍,嚴重感染、壞疽、截肢。④不要空腹運動,防止低血糖,最好三餐後都要運動,至少於早餐後,晚餐後運動。⑤運動時攜帶血糖儀,血糖試紙、糖類食物、求助卡。以及時測血糖、捕捉低血糖的瞬間,及時自救,及時尋求別人的幫助。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3.得了糖尿病要勤檢查:

(1)糖尿病患者除血糖檢查外還應到醫院做以下有關的檢查:

①糖化血紅蛋白(HbA1c):體現近2-3個月血糖平均水平,應每2—3個月復查一次,它能夠更好地評價您的血糖控制好壞,正常值為4~6%,最好控制在6.5%以下,如果超出這個水平,糖尿病並發症發生的機會將明顯增加,應該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盡快控制達標;另外,此項檢查還可以為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因此,應堅持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測。

②初診患者必須檢查肝功能、腎功能、血脂,以保證用藥安全和全面評估您的病情,以後每3~6個月測一次肝功能、腎功能、血脂。如有高血壓每月檢測血壓,即使血壓正常也要每半年檢測一次。

③糖尿病神經血管篩查,通過這項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神經和下肢血管病變,進行早期干預治療,防止發展為糖尿病足,導致截肢。

④眼底檢查,如果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每年查一次“眼底”,如果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按醫生的要求定期檢查,一般在第三期病變要做激光治療,否則治療效果不會好,容易導致失明。

⑤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為明確早期的糖尿病腎髒病變應檢測8小時尿白蛋白排洩率(UAER),如果異常應每3個月復查。

附:如何留8小時尿(指晚10點至早6點的尿)測白蛋白排洩率(UAER)?

晚10點排尿棄去(因是晚10點以前的尿)→晚10點以後的尿無論尿多少次都排在尿盆中→早6點無論是否有尿意排最後一次尿於尿盆中這才算8小時的尿,→量量尿的容量(多少毫升)或量量尿的重量(多少斤、兩)均可,並寫在化驗條上→將尿搖勻後取一點尿液(約送檢瓶的多半瓶即可,不要放滿)送到醫院化驗。如果沒注明尿量無法計算,需重留。

⑥定期到有關科室做糖尿病並發症相關的檢查與治療,例如進行頸部動脈彩超、雙下肢動脈彩超、心髒彩超、運動神經傳導速度等,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復診。

⑦在初次發現血糖異常時(空腹血糖過高和糖耐量低減期、糖尿病早期),可以進行胰島細胞功能檢測(同時做糖耐量試驗),以後每1-2年復查一次。有些病人需按醫生指定的時間復查,以掌握胰島素抵抗情況,胰島β細胞暫時功能恢復情況或功能下降衰竭情況,及時地、正確地調整治療方案。

(2)每個糖尿病人只要有條件應自備一台血糖儀

購買血糖儀時不要圖便宜,盡可能向您的主治醫生咨詢。如果您擁有了血糖儀,或者您是住院患者,應在以下時候做血糖檢查①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7點的血糖,早8點以後抽的所謂“空腹糖”失去了早餐前血糖的意義):臨床意義:體現夜間基礎狀態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況(黎明現象)及降糖藥遠期療效的綜合結果(如果降糖藥的較遠期療效差,此時的血糖可能比最低值要高)。

②午餐前、晚餐前、睡覺前血糖:臨床意義:體現正常人血糖的最低值及糖尿病病人良好控制血糖的最低值、降糖藥的較遠期療效(遠期療效差,此時的血糖不是最低值)。

③早餐後2小時、午餐後2小時、晚餐後2小時血糖:臨床意義:體現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也是篩選糖尿病的方法之一,若≥11.1mmol/L(≥200mg/dL)可診斷糖尿病,若<此值,需要做糖耐量試驗(OGTT)來確診。注意事項:a.餐後2小時指從吃第一口飯算時間。b.既然體現治療效果,故驗血日吃飯、運動、用藥、生活中各種情況要與平常一樣。

④夜間血糖:臨床意義: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間血糖一直在高還是凌晨時才高的,兩種情況的治療不一樣,故可以自行設計測測夜間血糖,如:0點、2點、4點、6點的血糖。

⑤隨機血糖:臨床意義:捕捉機體在特殊情況下對血糖的影響,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飲酒、勞累、生病、情緒變化、月經期等。及時捕捉低血糖的瞬間(約10分鐘之內)。當低血糖後機體中升血糖的激素馬上釋放,10分鐘左右血糖就會升高,甚至高出平時的水平(梭莫基反應),所以當懷疑有低血糖發生時要及時測血糖捕促低血糖的瞬間。若測血糖晚了,血糖正常或高血糖,則不能明確是低血糖後高血糖反應還是本來就沒有低血糖,兩種情況治療完全相反。

⑥餐後1/2—1小時血糖:臨床意義:如果吃了消化吸收特別快的食物,如粥、果汁、飲料、西瓜、葡萄,血糖可能升高得更快,故需要測吃這些食品後短時間的血糖,如1/2小時的血糖。如果想了解吃普通食品或吃一般水果(如蘋果、梨、橘子等)血糖最高時的情況,應測餐後1小時血糖。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3)關於血糖儀測試頻率及注意事項:

①無論是否用口服降糖藥,還是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當血糖未達標時,需每周正規測一天7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睡覺前血糖),至少監測一天四次血糖(空腹、午餐前、晚餐前、睡覺前)。

②用口服降糖藥治療的病人,如果血糖已達標,生活有規律,無特殊情況,每4周最好正規測一天7次血糖,至少測一天4次血糖(即三餐前半小時和睡前血糖)。

③用胰島素治療的病人,如果血糖已達標,生活有規律,無特殊情況,每2周正規測一天7次血糖。胰島素劑量或種類的調整需依據一天7次血糖的結果甚至更多次的結果,病情穩定時可以監測一天4次血糖(空腹、午餐前、晚餐前、睡覺前)。

④以前只測“空腹”血糖及午餐後2小時血糖(或早餐後2小時血糖)現在認為是不全面的,應當糾正。

⑤醫院門診只能測早餐後2小時及空腹血糖,其他血糖的測試是滿足不了的,需病人自己在家測試。自備血糖儀並隨身攜帶,出門在外可按時測血糖,也可隨時捕捉特殊情況下的血糖變化,及時捕捉低血糖的瞬間。

(4)糖尿病管好高血糖還要防低血糖:

血糖在3.9與6.1mmol/L之間波動時,我們是沒有任何感覺的,但當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L時,就會引起各種不適症狀,稱之為低血糖。低血糖的表現:顫抖、心悸、出汗、飢餓感、神經質/焦慮、面色蒼白、麻刺感,還可表現為精神混亂、協調能力差、頭暈、頭痛、發呆、困倦、視力模糊、言語不利、耳鳴、行為異常、癲癇樣發作、意識不清、昏迷等。有些未警覺的低血糖:缺乏自主神經的警告症狀,患者往往無自覺症狀。預防低血糖的措施:安排合適的進餐時間和內容,運動後增加熱卡的攝入,了解有關低血糖的症狀,在家中進行血糖監測,以調節胰島素的劑量,低血糖是可以預防的。因為低血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一旦發生,如果不及時處理,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糖尿病患者外出時,應該隨身攜帶糖果、餅干之類的食品;最好隨身攜帶糖尿病人急救卡。低血糖的自救方法:低血糖時可口服15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1/2杯果汁、1/2杯蘇打汽水、1杯牛奶、6或7塊糖果、2湯匙葡萄干、1湯匙蜂蜜或1湯匙加糖濃縮牛奶。對於發生嚴重低血糖並且昏迷的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給他們喂食或飲水,否則容易引起窒息,這時,可以將蜂蜜、果醬可葡萄糖涂抹在病人的牙齦和口腔粘膜上。昏迷時可靜脈注射25克葡萄糖。及時檢測血糖水平,如沒有好轉,要速去醫院檢查。

4.得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常用藥:

口服降糖藥物治療

治療2型糖尿病的常用口服降糖藥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雙胍類

主要作用部位 肝髒

怎樣降血糖 抑制肝髒釋放過多的葡萄糖,促進已經吸收的葡萄糖酵解(即不需用氧將葡萄糖燃燒掉,也不需胰島素參與)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藥物名 二甲雙胍(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薦二甲雙胍作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線用藥和聯合用藥中的基礎用藥,即2型糖尿病一旦確診,就應開始口服二甲雙胍治療,除非有嚴重心肝肺腎疾病而禁忌使用。研究已經證明該藥對肝髒和腎髒沒有任何毒性;並且臨床試驗顯示,二甲雙胍可以使HbA1c下降1%~2%,並可使體重下降。在UKPDS試驗二甲雙胍還被顯示可減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與進餐的關系 進餐中或進餐後即服

第二類:磺脲類

主要作用部位 胰腺

怎樣降血糖 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藥物名 格列齊特、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與進餐的關系 餐前30分鐘服

第三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主要作用部位 小腸

怎樣降血糖 延緩一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後高血糖。

藥物名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與進餐的關系 吃第一口飯的同時,嚼碎藥物咽下

第四類: 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

主要作用部位 胰腺

怎樣降血糖 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島素

藥物名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與進餐的關系 餐前15分鐘內服用

第五類:噻唑烷二酮類

主要作用部位 肌肉細胞、脂肪細胞

怎樣降血糖 提高肌肉細胞、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

藥物名 吡格列酮、羅格列酮

與進餐的關系 不受進餐的影響,餐前、餐後均可

用口服降糖藥的注意事項:①用藥時間,用藥劑量因人而異,一定要遵醫囑,不能停藥,不能隨意加、減劑量;

②生活規律,吃飯、運動、起居都要固定才能找到用藥規律;③不吃飯不要吃降糖藥,吃飯量不夠降糖藥要減量;

④每調一次口服降糖藥要經3—4周才是最終藥物療效,故一般一個月調一次劑量,至血糖達標;⑤血糖達標後一般藥物不能減量,若需減量由醫生決定;

⑥任何口服降糖藥都不會“傷腎”,但如果已有腎病,從腎髒排洩的藥物不易排出,藥物在體內蓄積,會造成低血糖,故有腎病的病人不能用從腎髒排洩的藥物,有中度腎病或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一般不用口服降糖藥,應改用胰島素治療;

⑦用藥不要換來換去,每種藥都有效,但每種藥物的作用強度、藥效時間、排洩途徑各有差異,要以一個藥摸索出目前用藥規律,否則什麼規律也找不到;

⑧修改治療方案的依據是監測記錄,在每次就診時要帶近日測的血糖結果(一天測4—7次血糖記錄)及監測記錄。

胰島素治療

(1)哪些患者應該使用胰島素?

1型糖尿病病友,由於自身的胰島素絕對缺乏,所以必須使用外源性胰島素進行終身替代治療,否則就會發生酮症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型糖尿病經飲食控制、運動療法或口服降糖藥治療,仍不能滿意控制者,尤其使用過多種口服降糖藥或者已經使用最大劑量口服降糖藥後糖化血紅蛋白仍然不能達標的患者;合並急性並發症(特別是糖尿病酮症及高滲性昏迷);有嚴重慢性並發症者,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處於急性應激狀態,如手術(尤其大、中手術)、麻醉、嚴重創傷、嚴重感染、嚴重精神應激等;營養不良,如顯著消瘦、合並結核、腫瘤等消耗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合並妊娠。繼發性糖尿病,如外源型或內源性皮質醇升高時。有些初次發現的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超過13.9mmol/L,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有明顯的臨床症狀者,應該積極使用胰島素治療,盡快控制血糖達標。無論您屬於上述何種情況,都應該及時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2)對使用胰島素治療的誤解

由於部分人對使用胰島素存在一些誤解,致使在病情需要胰島素治療時卻拒絕使用,錯失良機。這部分病友拒絕使用胰島素的理由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注射胰島素會使“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變成“依賴型”;使用胰島素會“上癮”,用上胰島素就再也撤不掉;使用胰島素需要注射,太麻煩;胰島素是“激素”,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對打針有一種心理恐懼(可能來源於童年回憶);害怕病情失控,胰島素越打越多;害怕戴上終末期的帽子,認為自己的糖尿病加重了;害怕被人視為殘疾人;害怕因打針不便於參加社會活動;害怕自己掌握不好注射技能,造成注射事故。其實產生這些誤解的原因是由於病友誤傳誤聽,而醫生對糖尿病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不夠,使患者沒有信心;或者以前糖尿病分類過於強調“非胰島素依賴型”;或者醫生曾用打針嚇唬患者。結果,許多病友明明具備胰島素的應用指征也拖著不用,聽任各種慢性並發症發生發展,直至出現腎功能衰竭、失明或截肢後才追悔莫及。

5、胰島素不是鴉片,該打就打吧!

胰島素是由胰島β細胞分泌的一種生理激素,它是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倘若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將使血糖升高,導致糖尿病及各種並發症。科學合理地使用胰島素可以控制急性代謝紊亂,防止各種慢性並發症的發生、發展,提高病友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使用胰島素治療對肝腎無毒副作用,也不會對生理情況下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造成抑制,相反還會使胰島β細胞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而在某種程度上恢復所失去的部分功能,因此胰島素本身不會使病友產生依賴性,它絕不會“成癮”。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2型糖尿病早期即存在靶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抵抗),此時胰島β細胞本身代償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島素,病友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療法來控制血糖;由於胰島β細胞長期負擔加重而導致β細胞功能逐漸下降,病友則需要通過口服降糖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或者通過別的途徑使周圍組織利用葡萄糖增加,以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使血糖保持於正常水平;由於長期胰島β細胞負擔過重,最後導致功能衰竭,此時病友就要用胰島素治療來控制血糖。由此可見,糖尿病是一個進展性的疾病,隨著病程的進展,胰島β細胞功能逐年減低,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終都將通過胰島素的治療來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因此,使用胰島素病情發展的結果,也是控制病情的需要,胰島素不會使糖尿病加重,更不會使2型糖尿病轉變為1型。

對於用口服降糖藥的病友,若發生嚴重感染、肺結核、外傷手術、肝功能不佳等情況,短期應用胰島素會加速病灶或傷口的愈合,促進肝功能恢復正常,待病情好轉後仍可繼續用口服降糖藥治療,這類病人即使偶然發生酮症,用胰島素治療也是暫時的。可見胰島素並非一用上便終生依賴。

使用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友,胰島β細胞因負擔減少而得到休息和恢復,一部分病友的在維持血糖良好控制的情況下胰島素用量會逐漸減少,直至可以該為口服降糖藥治療,這種例子在臨床實踐中並不少見。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就象馬拉車一樣,自身的胰島β細胞就是拉車的馬,如果它偷懶可以打鞭子,也就是用口服藥;如果它病了您就不該打鞭子,而是再套上一匹馬幫助它拉車,讓它休息一段時間,等它恢復了再接著拉車;否則您的馬就會累死,那時,您也就只好另選一匹馬(其實就是外源性胰島素)來拉車了。相信您會是一個聰明的車夫,不會將自己的馬打死或累死。

有些病友在使用胰島素治療的過程中,胰島素用量不能逐漸減少,或者病友有較嚴重的糖尿病慢性並發症,這些病友就不能撤除胰島素治療了,這種情況多見於2型糖尿病患病時間較長,血糖控制又不好的病友。但其原因不在於是否使用了胰島素,而是本身的病情所致,而且及時的胰島素治療,還有可能使一部分人的胰島β細胞功能有所恢復,有利於血糖穩定。

還有些2型糖尿病友即使聯合兩、三種較大劑量口服降糖藥,血糖也難以控制達標,就這樣還不甘心注射胰島素,總想再試一試飲食、運動或其他的藥物。其實,這種情況屬於口服降糖藥繼發失效,應該采用胰島素治療,否則不但血糖控制不好,藥物的副作用也會很大,而且經濟負擔也會日益加重,一旦並發症發生,其所花的費用遠比控制血糖時的費用多,而且許多慢性並發症迄今為止尚無特效治療方法。這些病友可以試著白天繼續使用口服降糖藥,在每晚10點注射一針中效或超長效胰島素,這種治療方法對早期口服降糖藥失效的病人十分有效,在先進國家已廣為流行,許多人受益匪淺。夜間打針,白天吃藥,即使是對“工薪族”也很方便,而且這種治療的費用甚至比某些口服降糖藥還便宜。已用口服降糖藥數年,現已“失效”的您,為什麼不試一下呢?一天注射一針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既保護您的眼睛,又保護您的腎髒,即使是終身使用,不是也很值得嗎?

當然也有真正胰島素“依賴”的情況,1型糖尿病人不用胰島素治療就會發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死亡;某些2型糖尿病者因有嚴重的慢性並發症而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這些病友需要終生注射胰島素治療,注射時有點痛,出門要帶著針和藥,會帶來不少不便。如果您認為這是“害”,那麼,您會選擇“酸中毒”和“昏迷”嗎?相信您會“兩害之中取其輕”。如果這依賴能救命,您又何必在乎呢?況且目前胰島素的給藥技術不斷改進,可以適應各類糖尿病人的需要。胰島素注射專用注射器直接以單位為刻度,清晰醒目,注射時的痛感只如被蚊子叮了一般;胰島素注射筆可儲存兩周左右的胰島素,隨身攜帶極為方便,而且視力不好的人只需聽筆轉動的聲音就可判斷注射多少量的胰島素,注射劑量准確、無痛;無針注射儀靠強大的壓力將胰島素噴入皮下,可供經濟富裕的病友或兒童選用。胰島素泵可以模仿正常人體的胰腺分泌胰島素的模式,並且可以准確使血糖控制到正確的范圍。且胰島素制劑也不斷改進,使注射越來越簡單方便。在如此方便的條件下,如病情需要,為什麼要拒絕胰島素這“仙丹妙藥”呢?

已有大量研究顯示,將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的水平可使糖尿病的嚴重並發症減少50%左右。因此,對某些糖尿病友來說,適時地接受胰島素治療,是健康和生存的需要,更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3)胰島素的副反應

最嚴重者為嚴重低血糖反應,尤其老年非感知性低血糖反應最危險。糖尿病患者當飲食、運動或胰島素失衡時才會發生低血糖,2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出現率較低。安排合適的進餐時間和內容,運動後增加熱卡的攝入,了解有關低血糖的症狀,在家中進行血糖監測,以調節胰島素的劑量,低血糖是可以預防的。低血糖時可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相當於1/2杯果汁、1/2杯蘇打汽水、1杯牛奶、6或7塊糖果、2湯匙葡萄干、1湯匙蜂蜜或1湯匙加糖濃縮牛奶。昏迷時可靜脈注射25克葡萄糖。過敏反應,全身性皮膚反應偶見;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縮;體重增加,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均需嚴格控制血糖(包括使用胰島素),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與體重的輕~中度增加相比,控制血糖更為重要。胰島素治療可以降低一切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風險,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4)胰島素的制劑類型

胰島素按來源可分為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人胰島素類似物。現在常用的是人胰島素或人胰島素類似物。按作用時間可分為超長效胰島素、中效胰島素、短效胰島素和超短效胰島素。為避免抽取兩種胰島素的麻煩,目前市場上有預混胰島素制劑供應。人胰島素類似物包括超短效(可以注射後立即進餐)、超長效(可以每日注射一次)、預混超短效(可以注射後立即進餐)

普通胰島素和魚精蛋白鋅胰島素常為徐州萬邦生化或上海第一生化生產(現已少用);甘舒霖為我國通化東寶藥業生產,優泌林和優泌樂為美國禮來公司生產,諾和靈和諾和銳為丹麥諾和諾德公司生產;每支筆芯3ml含300單位,而每瓶10ml含400單位,兩者濃度不同,筆芯僅供胰島素筆使用,絕不可以用注射器抽取筆芯中的胰島素注射。

(5)胰島素的使用

胰島素可以和不同種類的降糖藥配合使用:與促胰島素分泌劑聯合使用—可以減少胰島素注射次數與劑量;與雙胍類聯合使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的劑量並且可以控制體重;與噻唑烷二酮類聯合使用—可以減輕胰島素抵抗;與α-糖苷酶抑制劑聯合使用—可以控制餐後高血糖。

胰島素的注射部位:按吸收的速率由快到慢依次是腹部(臍周較敏感,不要在距臍部5cm的范圍內注射胰島素)、上臂外側(住院患者多用,如可能盡量轉換為患者在家中常用部位)、大腿外上1/4處(運動後吸收加快)、臀部(患者易接受,注射於次可延緩吸收,但運動後吸收亦加快)。腹部的吸收速度是大腿皮下的兩倍。不同部位輪流注射,同一部位兩次注射間距2.5cm(約兩個手指的寬度)。

胰島素的注射:准備注射前應核對正確的劑型、准確的劑量、正確的時間;保持手部清潔,准備好所需用品,必要時監測血糖並記錄;胰島素的注射按如下步驟操作①選擇注射部位;②消毒皮膚;③搖勻胰島素、排氣、調節劑量後插入針頭;

④推注藥液;⑤數到20,拔出針頭;⑥按壓注射部位(不要按摩)。

胰島素筆的應用注意事項:注射針頭不可用酒精擦拭,不要沖洗;避免開蓋保存;不可與他人共用;在針頭變鈍、彎曲或出現毛刺時不要使用;針頭用後進行處理,避免傷及他人;不要讓其他人使用你的注射筆;放在兒童不可觸及的地方。

胰島素的安全儲存:通常保存在4~10℃,所以應在冰箱冷藏箱內保存胰島素,避免冷凍!閱讀包裝內的說明,核對過期時間,開啟後正在使用的胰島素可以在室溫下保存,但應在1個月內用完,避免日曬。

胰島素治療方案:常用的方案有口服降糖藥聯合胰島素、每日二次胰島素注射、每日多次胰島素注射、胰島素靜脈點滴及胰島素泵治療等,糖尿病友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適合自己的胰島素治療方案。

(6)胰島素治療的注意事項

①用人胰島素治療時主食應該每天吃6次,即3頓主餐,3次加餐(每頓主餐後1.5—2小時加餐相當於25克糧食的食物)。正常人胰島素分泌到血管中,幾分鐘就代謝掉了,它與血糖可以完全同步,而皮下注射的胰島素吸收速度慢,作用消失也慢,當餐後血糖下降後,胰島素的作用還很強,餐後血糖會繼續下降易造成低血糖,加餐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餐後低血糖。當血糖尚未控制或未控制到較好水平(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0.00mmol/L)即使餐後血糖繼續下降低血糖也不易發生,當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到最好水平時(4.4—7.8mmol/L)餐後血糖繼續下降就容易出現低血糖,因此在出現低血糖前加餐尤為重要。如果使用人胰島素類似物很少發生餐前低血糖,可以不用加餐。

②注射胰島素的部位每次要更換、輪流使用,總扎一個部位會造成皮下組織萎縮,藥物吸收不良。

③運動前注射的部位應是血液循環慢的部位,以防因胰島素吸收太快引起低血糖。血循環快的部位:腹部、運動的上肢、下肢。臍周直徑10cm禁止注射。血循環慢的部位:上、下肢運動較少時,臀部。

④注射胰島素最好使用筆式注射器(優伴筆、東寶筆、諾和筆),使用方便而且無痛,非常適用於視力不好的老年人。國產的東寶筆只能用甘舒林胰島素筆芯,美國的優伴筆只能用優泌林或優泌樂筆芯,丹麥的諾和筆只能用諾和靈或諾和銳筆芯,三種胰島素注射筆和胰島素筆芯不能通用。胰島素筆用針頭在三種筆上可以通用。

⑤沒有條件的患者也可使用美國BD公司生產的胰島素專用注射器,該注射器無死腔,刻度數為實際胰島素劑量,針頭細、有潤滑劑注射時不痛。注射器前後有冒,重復使用干淨。經濟困難的患者還可使用1 ml注射器。

⑥BD注射器及筆式注射器的針頭最好每次更換。⑦飯熟後方可注射胰島素,到規定時間後再吃飯,如果飯沒熟注射了胰島素不能按時進餐會低血糖。⑧出門、上班要隨身攜帶:胰島素及注射器、監測記錄本、血糖儀、血糖試紙、加餐食品、低血糖自救食品、求助卡。

6.得了糖尿病要放寬心:

對糖尿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或有心理障礙,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的治療,疾病不容易控制好。

(1)正確的認識來源於正規醫院,糖尿病防治協會的糖尿知識講座,要盡可能多地聽這樣的單位舉辦的有關講座,對“糖尿病既是終生性疾病,又是可控制的疾病”、“科學飲食”、“系統監測”、“最終都要用胰島素治療”等重要概念要有正確的認識。

(2)抑郁症是非常普遍的疾病,一般人群的患病率約4%,糖尿病患者中約有30—40%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現,其早期的表現是,早醒、興趣低落、全身不適而檢查正常,應盡早找心理醫生診治。

(3)用國家的藥法、規定來看待藥物與保健品的區別,擺對在防治疾病的過程中藥品與保健品的主次位置,識別巫醫假藥,對那些沒有“循證醫學”(遵循證據的醫學)證據的宣傳、誇大其詞的宣傳,個案報道、商業性質的宣傳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要向正規醫院的醫生咨詢,以防亂花錢,不治病或耽誤對疾病的防治,上當受騙。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4)巫醫假藥常用騙人的手段和宣傳:①根治糖尿病;②不限制飲食;③胰島再造、器官再造;④改變染色體、改變基因;⑤可以不打胰島素,可以停藥;⑥保健食品比藥還靈;⑦通過美國“FDA”(F:食品、D:藥品、A:管理局)不說明通過的是食品檢驗還是藥品檢驗,以魚目混珠的伎倆欺騙群眾;⑧自制藥,祖傳秘方,御藥,無國家藥物監督管理局的批准文號;純中藥,無毒無害,高科技;自治藥或保健品中偷偷摻西藥(凡出現低血糖一般摻的是優降糖),還否認摻入西藥。⑨只用各案報道宣傳療效,無大規模科學試驗,無雙盲雙照,無統計學意義;⑩利用群眾,明星等外行人士做專業廣告、專業宣傳。

(5)用“醫療經濟學”的觀點對待疾病,在預防疾病或疾病早期花必要的錢,用有效的藥物及醫療措施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質量,避免疾病發展到嚴重程度,受更大的痛苦,花更多的錢還治不了病。

三、得了糖尿病除了看醫生,一定看營養師!

得了糖尿病以上知識是不習的參考,但一定要看專業三甲醫院內分泌科醫生,這是第一步,第二也重要,就是看營養師!

得糖尿病不用怕,按這幾個方法控制血糖,健康長壽照有!

在中國,大部分人得了糖尿病就是想到看醫生,這是對的,但是糖尿病還有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營養治療,而在這方面,專業的臨床營養師更好,所以一定要看醫生的同時看營養師!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不但需要醫生的幫助,也需要營養師的幫助。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限制能量攝入,來維持血糖穩定。但是限制能量攝入並不是說不吃東西或者少吃東西就可以了,嚴格限制飲食可能會導致血糖不穩定、營養不良的問題;而且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數是不同的,因此,您可以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這樣既能讓您不挨餓又能控制好血糖。

這時候您需要向專業的營養師尋求幫助,他們會根據您的飲食特點及愛好制訂適宜的飲食計劃,不僅是讓您少吃,更是讓您吃的營養健康,有利於血糖控制。

四、 得了糖尿病多關注糖尿病同伴,多看糖尿病書籍或雜志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需要豐富的糖尿病知識,而現在網絡很發達,一定要多學知識,比如關注糖尿病同伴頭條號等,我們總說活到老,學到老,您學習的不一定是一技之長,可以是更全面的糖尿病知識。同時也建議糖尿病患者購買一兩本正規的全面的糖尿病書籍或者訂購糖尿病科普雜志,這也是獲取糖尿病知識的途徑之一。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