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野球不該丟 幸好游擊有東融

  中信兄弟近年來大力轉型,走向強攻的風格,不同於過往兄弟象時期的防守野球,改以輸出強大進攻火力,以大比分壓倒對手為主要勝利模式,你打5分我就打10分、你打10分我就打15分,而同時中信兄弟的投手群又不夠堅強,最後變成幾乎場場打擊戰、局局煙火秀。

 回想2016年的季中選秀會,中信兄弟在第四輪挑中了內野手吳東融,以當時的情況而言,兄弟前三輪分別挑了兩位投手一外野手,高中大物陳琥(第一輪)、大學強投楊志龍(第三輪)以及外野重砲詹子賢(第二輪),來到第四輪時,兄弟似乎覺得該進補內野手了,但當時炙手可熱的內野手包含蘇智傑、陳傑憲、楊岱均及李宗賢相繼被挑走,翻開名單看下來,吳東融似乎是當下最合適的人選,畢竟他在業餘已經是小有名氣的選手,如果你有關注業餘成棒的話,一定聽過他的名子。

   吳東融的加入對整個團隊而言有什麼意義?相信不少敏銳的球迷都看的出來,很顯然的是為了接班做準備。那接誰的班呢?從去年多以游擊出賽來看,很明顯是準備要接王勝偉的班,尤其近年兄弟的陣容中年輕強打頻頻冒出頭,但擅守的球員卻不多,何況,以老將而言,若棒子不夠強實在難以生存,看看目前年過35的野手多為強打者,如兄弟的彭政閔、周思齊、林智勝,統一的潘武雄、高國慶,富邦的張建銘等人,尤其只有四隊的情況,只有守備,打擊卻不夠,是很容易被替代的。

 以中信兄弟的情況而言,守備問題勢必要去面對,因為只重視火力,把打線強度最大化以後,卻同時把守備的漏洞最大化,多少次在關鍵時刻因失誤而讓本該到手的勝利飛走,長遠的看,結果就是連續四年在冠軍賽鎩羽而歸,讓辜董早準備好的冠軍獎金一次次的送不出去。

 話說回來,把年輕的吳東融與老將王勝偉做比較,誰比較優異呢?單純就數據面來看,王勝偉職棒生涯第一年(2008)的守備成績是572個守備機會出現了29次的失誤,並且一舉拿下該年金手套,但相較之下,吳東融的部分出賽數實在不多,2016、2017兩年加起來也僅僅只有308個守備機會,當中出現10次失誤。用一種最粗淺的算法,按照這個比例直接乘以二,可以假想616次守備機會中也只有20次的失誤,已經比新人年的王勝偉更加優異了,當然這樣的算法純鼓勵性質,看看就好,但至少我們或許可以對這位職棒新秀再增加一些期待。

  2017球季後半段,教練團大舉起用新人,吳東融也頂起先發游擊的位置,經歷季後賽的洗禮,球團也無縫接軌的將他與王威晨、林明傑等備受期待的新生代戰力一同送去冬季聯盟磨練。吳東融在去年冬季聯盟攻守兩端的表現還算四平八穩,守備上的成績雖有待加強,也至少較去年進步了點。但是隨著賽程的推進,卻突然發生了一件令球迷感到擔心的事,12月16日面對韓職聯隊遭到頭部觸身球,牙齒斷裂,送醫後也縫了十針,可說是怵目驚心。所幸,日後復原良好,也如期趕上球隊春訓,並與球隊一同前往美國移訓,期待他能有個健康完整的球季。

小結,或許有人覺得應該由王勝偉續扛主力,也可能有人認為,交棒給年輕有潛力的吳東融是不錯的選擇,但其實兩人都處於尷尬的年紀。以職業運動而言,33歲的王勝偉不再年輕,已漸漸被掛上老將標籤,正要積極證明自己的價值;26歲的吳東融,面對未來可能會出現來自於大學、高中等更年輕球員間的競爭,正處於要積極卡位的時期,可以想見的是,這兩位球員在未來將會很競爭。

 無論如何,中信兄弟的確需要在守備的部分加強,而且良性競爭對於球隊來講是一件好事,對教練團而言,無論是老將或新秀,多一人能用總比少一人能用來的好。王勝偉終究會漸漸走向板凳,如同近年陳江和的角色一樣,與其到時再尋覓接班人,倒不如提早就確定人選,或許吳東融也能如王勝偉般,陪著球隊走過十年歲月,見證球隊興衰。

封面來源:兄弟Fans Club

另外,好片推薦!

感謝fisher0201熱情提供連結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