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事情都很無力?其實是「隱藏自己的情緒」的習慣在消耗你!

Photo via Pexels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有些人活得非常麻木無感,遇到挫折時不再像年輕時這麼驚天動地,但在生活中也感受不到快樂和感動。做什麼事情都不再有熱情,像個行屍走肉日復一日。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過度「隱藏自己的情緒」了!

(責任編輯:李恬芳)

文/Pinsoul

要對外公開自己當下的心情是什麼,情緒是什麼,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當我們被要求做到這樣的事情前,我們還必須先懂得如何辨認出自己當下的心情與情緒,在真的認得情緒後,我們才能在內心回顧看看自己心境發生的因果關係是什麼,有沒有前導的因素影響著我當下的心情,是誰惹了我生氣,是誰講了哪一段話讓我難過,是誰在朋友面前數落了我讓我覺得丟臉,還是我站在美麗的景色前獨自一人,突然心裡產生了某種孤單。

所以當我們要分享自己的心情,或是情緒時,不論是自發的,或是被別人要求的,首先我們得先知道自己當下真實的情緒,但故事如果只說,『喔!我現在很憂鬱』,鐵定不完整,別人或你自己一定會想要追問『所以呢?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這就像是一個套裝一樣,你也會自然地說一些來龍去脈。

情緒有時候就只是情緒,只是某種感受,但情緒有時候也會是一種壓力,憂鬱的感覺讓你不舒服,焦慮的感覺讓你不舒服,生氣的感覺讓你不舒服,也讓你身邊的人不舒服,也因為這樣當你有了這些情緒時,你會覺得有些不安,有些壓力。

這些情緒本身是壓力,那其他的壓力有時候也會產生情緒,而有時候情緒是我們回頭發現那些生活壓力的管道。 當你交新朋友時,會有壓力,所以你感到緊張,當你懷孕時,你會有壓力,所以你無時無刻感到煩躁。這些壓力可能是短暫某個時間的,也可能是長時間出現在生活中的,只要有一種窘迫讓你有點應付不來的感覺,你就會延伸出其他的情緒,憂鬱可能是因為你預期你做不到,或是回想到你過去做不到的經驗,焦慮可能是你預期你沒辦法那麼順利,生氣可能是你發現了很多阻礙來自於別人之類的。太多太多惡能讓你的情緒產生於壓力之下,而這就是我們簡單的情緒循環。

聽起來情緒非常自然,有些人甚至會說明分享情緒的好處,當然分享情緒也會有壞處,但無論如何我們就是在生活中時常不喜歡分享自己的情緒。雖然有許多心理學家批判到,「情緒」這個概念是近代的心理學家建構出來的想像,這個想像是對於情緒本身需要被凸顯,被討論,避免壓抑的想像,  也只有透過全然地表達情緒,讓情緒背後的陰影被疏通,我們才能通往心理健康的路 ,而這隱含著所謂的「情緒」問題是不是我們自己製造的呢。

雖然有這樣的質疑,「我們需不需要真的把情緒都標籤出來,才得以健康」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但也無法否定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時常會隱藏某些情緒,不由自主的,或是出於故意的。所以根本上,分享情緒不只是沒有那麼簡單,有時候甚至障礙重重。

隱藏自己的情緒

隱藏自己的情緒

如果說情緒或心情有兩種,那大概可以用意識來區分,有些情緒是在無意識中運作的,有些則是我們可能清楚的覺察。或許剛開始之初,任何情緒你可能都可以覺察得到,身為一個人生初學者,你或許剛開始不知道要怎樣描繪情緒,但你一定知道有一團模糊的身心狀態,被大人們標籤為一種統稱,這或許就是我們剛開始要學會如何描繪自己情緒的方式。

但你也可以想像,隨著年紀的增長,有些情緒慢慢的不在我們與人交往的對話藍圖之中。例如我們時常對很多事情會表達出不滿的感受,你會覺得某個人正在不爽,但他永遠都不會承認,  你以為他不講,但慢慢的你會發現,他可能自己不知道這樣的心情變化 ;或是你發現某個人對於家庭時常展現出焦慮不安的情緒,但他也不自覺,當你問起時,對方總是避重就輕,或是說沒什麼啊!

做什麼事情都很無力?其實是「隱藏自己的情緒」的習慣在消耗你!

Shareme 2018-02-28 0 檢舉

 臉書  Line

  點閱分成 80%,網賺分享鏈接:

複製

這些情緒發生了,但我們卻不認同他出現的狀態,可以說是一種無意識的情緒狀態,有太多太多不同型態的複雜情緒,我們時常不會去描繪或接觸他,  因為這背後可能是很多想法、經驗與衝動的總和,而這些事情也不容易說出口,那我們乾脆不要面對,太多生氣、恐懼、嫉妒、貪婪、吃醋、欺騙等等,當它發生時,我們不會承認,一來它帶有某種痛苦,二來它太容易反映出我們某種價值觀,看事情的方式,如果這些都有背於我們理想中的自己,我們更不想要再意識中去面對 ,或許隨著成長,我們就會把越來越多的情緒埋藏起來,因為你很清楚自己私底下的樣子,有時候並無法見人。

怪得是,時間越久我們就會越來越忘記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開始接受我就是當下的如此,而那些情緒的樣態,我們則就不去接觸了。 當然有些情緒也可能是因為剛開始就根本沒學會它是什麼,所以我們不懂得閱讀,但也很多時候是我們慢慢選擇去把這些情緒藏起來,久而久之就不再去意識到,  而你不是不承認,是根本壓根都沒有想清楚發生的什麼事情。 所以你從開頭就沒有想把注意力方在情緒上面,這很符合心理學長期的研究,我們是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的,當這些情緒讓我們不舒服的程度比較大時,我們甚至在注意力的分配上就會想辦法去閃避,你不只閃避情緒本身,你也可能開始逃避那背後產生情緒的諸多成因,可能是某個情境,某個人,某段回憶,某個氛圍。

那如果有意識呢?你或許是個敏感的人,也或許你看了很多書,受了點訓練,你開始懂得辨別各式各樣的情緒,但這些情緒在你內心波濤洶湧,你選擇知情不報,打死也不承認。或許有很多人是這種狀態,在隱藏自己的情緒吧!

有時候很多情緒不是我們不想要表達出來,是這些情緒可能不被接受,同樣的,可能是因為會產生這些情緒有別於你想要形塑的形象與理想中的自己,  你沒有信心,這些情緒會被你身邊的人接納,或自然的看待。 對!你覺察到了,你也發現了你正在嫉妒,但如果這時候你對別人承認這件事情,或很明顯的表現出在言行舉止上,那別人一定會覺得你很幼稚,你還沒漲到,所以你就不想提到,也不想承認。

憤怒也是如此,你有時候知道自己很生氣,但你卻沒辦法表現出來,在別人面前你需要隱藏,可能是因為讓你生氣的人是你的主管,你表現出不爽,只會讓自己招致禍害。所以你必須隱匿不報,但這種隱匿情感無法說出的狀態,你知道自己很不爽,但無處發洩的狀態,常常讓我們產生第二層的情緒,我們感到受傷,不滿,覺得生活失去自己的控制,懷疑自己是否該這樣下去。這種狀況帶來的痛苦或許是我們逼不得已而自找的,這時候或許反而不要覺察到自己有這些憤怒或許還比搞清楚一切來得好。

太多研究證明沒辦法表達自己的情緒,可能會帶來一些不良後果 ,就像上面所說的狀況,你可能知道自己產生了某些情緒,但分享或表達是不被接受的,這時候你必須選擇隱匿,也可能表達是會招致批評與刻板印象,你也會選擇隱匿。  但也有許多狀況是我們有潛在的情緒,但我們根本不自覺,而這也可能傷害我們自己,因為這些不自覺的情緒可能以一種行事風格,以一種性格的方式出現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我們會行動的像個帶著情緒的人,但我們卻無法自拔。

隱藏是因為不想影響別人,影響不了別人抑或是不想破壞形象

隱藏是因為不想影響別人,影響不了別人抑或是不想破壞形象

生氣是如此,憂鬱,或焦慮可能也是如此,我們隱藏情緒是帶來痛苦的根源,更特別是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的身心狀態產生了變化,但我們無從表達,只能留給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去反芻,那特別的痛。不論是你不想影響別人,或是壓根無法影響對方,這都代表著情緒原本被賦予的功能無法施展,而這種喪失功能的狀態,是情緒之所以會傷害自己的原因。

為什麼我們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呢?如果是那種無意識狀態的隱藏,我們或許是早就學會用最簡單的方式就能讓自己好過一點;但如果是那種有意識狀態的隱藏,那隱藏是因為情緒在我們所面對的處境,根本沒辦法被自然的表達,沒辦法表達可能是單純的這些情緒無法被接受,也可能是因為這些情緒根本會帶給自己更多的傷害,別人會攻擊你,會數落你,會質疑你、甚至疏離你,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情緒在這個情況之下,你如果表達是不被接受的。

雖然很多人批評是不是太多人太關心情緒本身了,我們是不是太常常強調情緒的重要性了,但事實上,任何情緒都隱含著前因後果,那些情緒的表達,其實都是揭示著有狀況的原因,可能是某件事情,某個行動,某個不公平的對待等等,而我們不想要面對,對方產生情緒可能導因於自己的問題,而也因此無法接納別人任意的表露自己的情緒,因為這好像是一種對自己狀態的質疑。  久而久之我們因為這種狀態喪失這種自然表達的能力,或是根本從來沒有學會,如果你從小就面對這種處境的話。

我們都不想要隱藏自己,但很多時候是表達不被接受,那種不被接受的狀態驅動我們趨吉避凶的本能,隱藏只是一種策略,回應環境的策略。所以如果你覺得這個環境中的人開始隱藏自己,開始表達平乏,開始無法揭露情緒,那可能反映著這個環境正在慣養『隱藏』是一個面對情緒的好方法,因為你不想要因為任意表達而傷害了自己。弔詭的是我們那些精彩的人生與故事時常是因為充滿心情與感受,才得以讓人貼近,那隱藏是不是有表示著這個環境開始讓彼此疏離,讓彼此矛盾地獲得不了完整的自己呢?

每個人都有對於情緒這件事情的表達有細膩程度的差異,  如果追求一個豐富故事的自己,一個複雜完整的自己是重要的,是追求幸福的,那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用細膩的方式,或許是值得被追求的。 而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你是否曾經做過想要讓別人隱藏情緒的禍首呢?你是那種可以接納別人隨時表露情緒的人嗎?而回到你自身,你是否時常需要隱藏著自己的情緒,可能為了生存,為了不得罪人,為了維持形象等等,而你又換回了什麼呢?是不斷地自我質疑,還是對生活的厭倦呢?  當你想要隱藏自己的情緒時,你或許不只是隱藏那些負面的,因為別人產生的,你同樣的會隱藏自己正面值得分享的情緒 ,因為妳早已不習慣分享這些,也不再想要嘗試隨意地讓人知道你心境最基礎的脈動。

所以必須隱藏情緒的痛,剝奪了我們對生活的感動,連同那些被壓抑的憂鬱與憤怒一起埋藏了起來。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