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前也有「衛生紙之亂」蔣經國、孫運璿這樣抗漲

▲蔣經國(右3)親民形象深植人心。(本報系資料照)

衛生紙業者醞釀3月中旬喊漲,漲幅最高恐達3成,全台掀起「衛生紙之亂」,不僅實體賣場被搬空、網購平台大缺貨,就連英國廣播公司(BBC)也看傻眼,「瘋囤衛生紙」儼然成了新全民運動。事實上,民國62年爆發石油危機時,衛生紙等民生用品也齊聲喊漲,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以及經濟部長孫運璿祭出一系列政策,遏止漲風。

《聯合報》報導,1973年10月,爆發第四次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國家,宣布石油禁運,造成油價暴漲4倍,當年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3美元應聲漲到12美元,連帶嚴重衝擊台灣經濟,島內民生物價飛漲。蔣經國在當年1月27日就頒布了《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限制石油供應及用電;同年6月就提出了「穩定物價十一項措施」。

臺灣衛生紙恐慌 英媒BBC專文探討

▲行政院消保處26日舉行記者會,強調市售衛生紙供貨無虞、價格平穩。但不少賣場衛生紙區一片空空蕩蕩。(陳信翰攝)

不過蔣經國也發現,相較於前一年同期,當時物價足足漲了37%,漲幅程度之大令人咋舌,於是蔣下令運用財政及金融政策,達到穩定物價的目的;其次加強物資調節,規定進口的小麥和黃豆由政府平價供應,並設置「平準基金」貼補差額。包含麵粉、黃豆油、豬肉、棉紗、水泥、鋼筋等15項民生必需品,都實施價格限制,物價一旦超過政府規定則依法取締。

不過即便如此,到了9月,物價仍持續上漲,以用量最大宗的衛生紙帶頭,毛巾、內衣、牙膏、牙刷、肥皂、洗衣粉等物品,價格漲至2到5成。以衛生紙為例,當時的舒潔衛生紙批發價由每箱390元漲到460元,零售價則由每包10元漲到14元,最便宜的金貓牌衛生紙,每包也從6元漲到7元5角。

近日台灣民眾瘋搶衛生紙。

▲近日台灣民眾瘋搶衛生紙。(圖/ 邱柏玟攝)

為了穩定物價全國上下動起來,國貿局從10月初開始全面開放日用品進口;民間婦女團體也發起「少買少用」運動,呼籲民眾不要盲目搶購,讓主婦們了解,物價上漲只是不法商人藉機哄抬而已;當時的全國商業總會、台灣省商會等百餘個各級工商團體,則是開了穩定物價座談會,並簽訂不哄抬價格的自律公約。

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10月8日也召開記者會安撫民心,指出根據物價督導會報及工業局的調查分析,保證國內生產力無虞,此次日用品價格波動並非因供需失調而起,問題出在部分消費者誤聽謠言、盲目搶購囤貨,再加上不肖投機份子哄抬價格所致。蔣經國9日亦高聲斥責「囤積居奇是趁火打劫的行為,危害國家社會,也危害民眾利益,政府絕不容許這種現象存在。」他提到,日用品漲價「人為因素大於經濟因素」,政府已經掌握大量物資,可以充分供應民眾今年甚至明年的需求。

全台搶衛生紙

▲衛生紙缺貨,士林地檢署展開調查揪出紙蟲。(報系資料照)

10月中旬,蔣經國頒布4項決定:一、必要時取消限制設廠之一切措施。二、對出口之日用品,如國內缺貨者,立刻停止出口。三、日用品開放進口,對採購地區不加限制。四、原8日已公布的協議價格若有偏高情形,工業局將就其成本及利潤詳細調查與調整。

經過一系列的抗漲措施,10月下旬後物價逐漸回穩。11月12日,蔣經國以國民黨從政黨員身分,在國民黨四中全會提出行政工作口頭報告,他提到忽略了小的問題,就會成為大的問題。他舉例說,「自今年6月起,政府努力採取各種平抑物價的措施,到了9月底,發生了日用品漲價的問題」,而日用品的漲風,誰也想不到竟然是由價錢便宜的衛生紙所引發出來的。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