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男孩撿到皮夾,歸還富豪時卻索討一塊當回報遭助手嘲笑,不料孩子的一句話讓他頭低到不行!
現在的很多人,生長在這個市場與科技為主幹的現代社會,面臨著越來越強的社會競爭,很多人的內心裡或多或少存在著焦慮、迷茫以及一定程度的精神緊張。
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乃至自殺的比率,也呈上升趨勢。
在綠酒紅燈的現代化大都市生活的很多人,漸漸的築起內心的城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都是冰冷的態度。
這是一件讓人很不愉快的事情,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淨化心靈的小故事:
20世紀90年代,美國慈善家肯尼斯貝林路過舊金山灣區時,突然發現錢包不見了。
助手著急地說:「可能是上午步行經過柏克萊的貧民窟時弄丟了,怎麼辦?」
貝林無奈地說:「只能等撿錢包的人聯繫我們。」
兩個小時後,助手失望地說:「算了,別等了。我們本來就不該對貧民窟的人抱有希望。」
「不,我想再等等看。」貝林平靜地說。
助手很不解:「錢包裡有名片,如果撿到者想歸還,打個電話只需要幾分鐘。可我們都等了一下午,顯然他們並沒有歸還的打算。」
(示意圖)
貝林依然堅持等下去,天快要黑時,電話突然響起來。
是撿錢包的人打來的,要他們到一個叫做卡塔街的地方取錢包。
助手哺咕:「這會不會是一個圈套?也許他們想敲詐或者勒索?」
貝林沒有理會,馬上驅車前往。到了約定的地方,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孩朝他們走過來,而他手裡拿著的正是貝林丟失的錢包。
助手接過錢包,清點後發現裡面的錢一分都不少。
「我有一個請求。」男孩猶豫著說,「你們可以給我一點錢嗎?」
這時,助手大笑起來:「我就知道……」貝林打斷助手的話,微笑著問男孩想要多少錢。
「只要一美元就夠了。」男孩不好意思地說,「我走了好久才找到有公共電話的地方,可是我身上沒錢,只好找別人借了一美元打電話,現在我需要還給別人。」
看著男孩清澈的眼睛,助手羞愧地低下頭,貝林則激動地給了男孩一個擁抱。
(示意圖)
隨即,貝林改變之前的慈善計劃,轉而出資在柏克萊建了好幾所學校,專門招收貧民窟裡沒錢上學的孩子。
在開學典禮上,貝林說:「不要妄自揣測別人。我們需要騰出空間和機會,迎接一顆純潔和善良的心。這樣的心最值得我們為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