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各國軍隊伙食大PK / 一組老照片告訴你日軍打仗時候吃什麼?(圖13張)
日軍
沒有飯糰就會戰鬥力大減的日本。日本剛入伍新兵的伙食似乎很不錯。日本陸軍在昭和6年的伙食標準如下:米:640克、麥:200克、罐頭肉:150克、乾菜:110克、泡菜:40克、醬油:20克、鹽:12克、糖:15克、茶:3克。
之前轟動一時的東史郎日記中,很多地方都說到,二戰時日軍戰場的後勤保障能力很差。在部隊出發的前幾天還可以就士兵自帶的口糧過日子,然後就開始節食減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約0.18升),菜就是鹹菜什麼的,奶糖都是十分珍貴的,基本上看不到什麼動物食品。改善伙食只有在部隊到後方休整的時候才有可能吃能按軍部標準發放的基本伙食,或是部隊就地徵發糧食。
一組老照片告訴你日軍打仗時候吃什麼?
1/7 通過一些二戰時期的老照片,看看日軍打仗時吃什麼,圖為日軍正在啃甘蔗。
2/7 正在吃飯的日軍。
3/7 日軍裝備比中國先進不少,在後勤裝備方面也比較接近歐美國家,平時會吃一些罐頭,因為罐頭易存放,攜帶,還可以將不同的食物放進去。圖為士兵在用戰爭間隙用筷子吃飯。
4/7 日軍的後勤保障部,也就是軍隊食堂,罐頭,牛奶,魚,肉,豆腐樣樣都有,伙食是不錯。
5/7 日軍排隊領取用餐物質。
6/7 一群日軍在吃西瓜。
7/7 日軍在戰爭間隙,在戰壕掩體裡吃饅頭。
美軍
二戰中美軍的後勤補給可以說是最好的,軍隊頓頓都有肉,甚至還有巧克力、口香糖、可口可樂等零食飲料。在加上自身的基因還不錯,因此二戰中美軍的士兵平均身高是最高的。
當時,巧克力、可口可樂口香糖和野戰飯盒,曾是二戰中美國官兵隨身不離的幾件受用物。自詡「二線球隊」的美國,直至1944年才大規模參戰,400萬出境軍人,一年裡竟然喝掉10億瓶可樂。外表吊兒郎當的美同大兵,所到之處,總是嚼著巧克力和口香糖,高興時還向周圍兒童撒發。那些被戰禍搞成破落戶的西歐人,看著羨慕不已。這種野戰飯盒,不僅有塗好黃油的麵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還夾有兩支「駱駝」牌香菸和3根火柴,飯後還可抽上幾口。
德軍和日軍都特別羨慕美軍的戰鬥口糧和香菸。諾曼第登陸後許多美軍被俘後掏出戰鬥口糧大吃大喝,把看守他們的德軍驚得目瞪口呆,因為他們已經多年都沒見過這麼好的食品了。
蘇聯紅軍
蘇聯軍隊在二戰時期伙食標準並不固定。目前可以考證的是圓白菜湯和煮蕎麥湯是他們吃的最多的主食。而附加食品更多是茶、咖啡、麵包、通心粉、鹹魚或罐裝肉。當然這樣的標準絕對不差,只不過很難長時間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據記錄黑麵包至少挽救了40萬人的生命,維持了將近1000萬人的戰鬥力。它的配方簡單,但烤制過程複雜而精確,通常需要三天。在史達林格勒戰役期間,飢餓的蘇軍指揮員常常把部隊中所有人員佩戴的手錶或戒指集中起來,用於交換難以下咽黑麵包和馬肉腸。
美國援助的罐頭午餐肉原是二戰聯軍的主食,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當年甚至稱,「沒有罐頭午餐肉,我們的軍人將無糧可吃」。蘇軍的內部價是兩塊手錶一整條黑麵包,在供應不暢的時候,一條黑麵包是10個戰士一天的口糧。
德軍
德軍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50%,晚餐佔33%,早餐佔13%,這遵照了德國人的生活習慣以午餐為日常用餐的中心。
納粹德軍內部是分等級的,其中前線作戰部隊的伙食是最好的,前線作戰他們正常情況下每天能吃到1.5斤的麵包,1.5斤的蔬菜,250克的肉類罐頭。還有香菸,茶葉,小甜的。比較營養均衡和全面,因此德國士兵發育的也比較全面。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德軍的戰鬥力。
中國
中國士兵的伙食標準其實不差,早在1935年國民政府就有明文規定:前線士兵每人每天大米1.5斤,肉製品4兩,蔬菜類4兩,雖然沒有什麼附加食品,但是這也勉強能過日子。也不至於是這樣的身材。
雖然和國力有關,但是再沒飯吃也不至於餓軍隊。關鍵在於國民黨軍隊內部派系鬥爭激烈,一些不屬於蔣介石嫡系部隊的常常被剋扣軍餉,就算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下撥下來的軍餉經過「層層剝削」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