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改變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
“
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是由大道理勾勒出來的,有意義的人生都是踏踏實實的點滴積累起來的,這個點滴生活都是由你的習慣決定的。
”
把道理記在心裡,用行動表現出來,把良言變成自己的好習慣。
人是靠習慣生活的,道理僅是用來指導生活。
能改變人生的不是你聽過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習慣。
-
道理不是萬能藥。
一生那麼長,我們聽過數不清的道理。
不論是親人前輩的心得教誨還是朋友的善意提醒,亦或是每天通過手機、雜誌等各種媒介接收到的形形色色的心靈雞湯、人生哲理。
聽了這麼多道理,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過好一生。
能改變你人生的不是道理。
我們常常期待著自己聽到一個終極道理,幾天或幾個星期之後就能對自己的人生造成根本性改變。
但聽到之後不去行動,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真正面對的問題。
道理一說就懂,但並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會因大道理而發生改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要健康,懂得多少健康的道理都沒用,關鍵還是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
清末風起雲湧,隨時代變化的還有層出不窮的學說,漫天飛舞的各式道理。
生於變化的歲月中,梁啟超也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道理。
面對這些道理、學說,梁啟超並未照單全收。
《楞嚴經》裡面講:理可頓悟,事須漸修。能改變人生的從來不是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道理。
道理是抽象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但生活不是,人生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甚至人生的這一刻與下一刻也千差萬別。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著獨立人格的個體,而不是一個依靠他人指引生活的盲人,別人的道理用在自己的身上,並不見得會產生好的效果。
0
-
不是道理沒用,而是習慣不好。
“知易行難”,聽道理簡單,按照道理執行卻很難。
習慣是人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歌德說“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什麼,而是在旭日出生的時候即投入行動”。
道理聽了千萬次,不如邁出一步,讓道理變成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沒有誰一開始就擁有超人的能力,也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獲得成功,成功的秘訣在於生活的點滴,在於平時養成的習慣。
有人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習慣是生命的基石。
人是靠習慣生活的。
有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
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一個想法,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
習慣一旦產生,就會影響人的潛意識,進而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的行為。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梁啟超出生於廣東新會,在他出生前,梁家在此處已經生活了近二百五十年。
梁啟超的高祖、曾祖一直以農耕為業。
在那個年代沒有人不明白讀書入仕光宗耀祖的道理,但直到梁啟超的祖父這一代,才“始肆志於學”,真正將道理落到實處變成一種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
梁啟超談讀書時,不空談讀書有益,只勸人要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不是道理沒有用,而是你沒有養成知行合一的好習慣。
道理與改變人生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知行合一是穿越這道鴻溝的橋樑。
如果道理沒有真正被你用起來,當然不會對你的生活有任何改變。
所以,聽多了道理沒有用,將道理內化成你的習慣,變成你的信念才是重要的。
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03
-
道理需植入習慣中。
習慣不是最好的僕人就是最壞的主人。
成功與平庸間的不同,並不在於懂得道理更多,而是擁有更好的習慣,能把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轉化成一個又一個良好的習慣。
只聽道理不能改變人生,腦子懂了的同時,身體還要懂,要動起來,將道理植入習慣中,只有這樣才能將道理內化成行為,才能發揮道理的改變人生。
只聽道理對人的影響往往曇花一現,將道理植入其中的好習慣卻是人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在不斷升值,人整個一生都可享受它的利息。
《易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做人做事要通達,這個道理誰都懂,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將通達的道理融入生活,變成一種習慣。
你做不到,梁啟超卻做到了。“多變”是後人評價梁啟超最常用的一個詞,確實,梁任公一生觀點變化無數,道路變化無數,但這不正是將通達的道理髮揮到極致,將道理植入習慣中的一種表現嗎?
真正改變你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
聽過再多的人生哲理,不把它變成你的一種習慣行為,對你人生的改變也無濟於事。
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依然有這麼多人戒不掉。
能讓你人生髮生改變的從來不是寫在紙上、聽在耳裡的大道理,改變的發生要靠自己的行動,改變壞習慣,形成好習慣。
把道理記在心裡,用行動表現出來,把良言變成自己的好習慣。
當你擁有了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何愁自己的人生不越變越好呢?
本文來源:老闆商界時事
王陽明丨一念改過即得本心
王陽明是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為“明第一流人物”。
王陽明家規的核心是良知教育,把勤讀書、早立志、學做人、做好人作為家規教育的重中之重。王陽明的訓子家規理念,成為這個家族安身立命的旨要與規範。
1、不說謊,不任性
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
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
——《示憲兒》
譯:不要說謊,不要貪利;不要任情耍性,不要與人鬥氣;不要責備別人,但需管住自己。能夠放低自己身份,這是有志氣的表現;能夠容納別人,這才是有大的度量。做人,主要在於心地的好壞;心地好,才是善良之人;心地惡劣,是兇惡之人。
析: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廣賢文》中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追。這正是告訴我們,任情恣性的危害。
2、義理養心,經專為學
勿謂隱微可欺而有放心,勿謂聰明可恃而有怠志;
養心莫善於義理,為學莫要於精專;
毋為習俗所移,毋為物誘所引;
求古聖賢而師法之,切莫以斯言為迂闊也。
——《與徐仲仁》
譯:不要以為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自欺欺人就放縱自己,不要以為可以依仗聰明而放鬆意志。最好的養心之法就是研習經典中的義理,最重要的求學之道就是精專。不要被流俗左右,不要被財物引誘。師法古聖賢,不要以為這很迂闊不合實際。
析:經典中的義理不僅是千古大智慧,更是我們養心、養生最好的方便法門。康熙在教育子女的時候,就曾說過:“養生之道,全在五經。”
3、做人先立志
夫學,莫先於立志。誌之不立,猶不種其根而徒事培擁灌溉,勞苦無成矣。
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則流息,根不植則木枯,命不續則人死,志不立則氣昏。是以君子之學,無時無處而不以立志為事。——《示弟立志說》
譯:學習,沒有比先立下志向更重要的。不確立志向,好比栽樹不栽培它的根而徒勞地對樹木培土澆灌,勞苦卻不會成功。
志向,就如氣的統帥,人的性命,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水源不疏通,那麼川流就會停息,根本不予培植那麼樹木就會枯萎,性命不延續人就會死,人不立定志向就會氣質昏濁。所以君子做學問,無時無處不以立志作為要務。
析:志猶如三軍主帥,沒有主帥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
4、不強迫孩子科舉
科第之事,吾豈敢必於汝,得汝立志向上,則亦有足喜也。——摘自王陽明家書《寄正憲男手墨》
譯:對科舉考試這件事情,我又怎麼敢強迫於你呢。獲悉你有這份立志向上的想法,對我來講也夠高興的了。
析:王陽明告訴孩子,不會強迫他在科舉方面一定要有成就,而是欣賞孩子上進的那份精神。對比現在的很多家長對高考的態度,幾百年前的王陽明是不是很開明呢?
5、一念改過,即得本心
本心之明,皎如白日,無有過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過,當時即得本心。——《寄諸弟》
譯:本心就像白日那樣光亮,遵循自己的本心,一定能察覺到自己的錯誤,只是怕不能改正。錯誤和掩蓋錯誤的想法,會遮蔽我們的本心,但只要我們下決心改正錯誤,馬上就會重新找到本心。
析:王陽明說,人孰無過,改之為貴。本心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重新發現我們的本心。王陽明為我們提供了一條通往內心良知的大道:一念改過,當時即得本心。
6、勤讀書,致良知
汝在家中,凡宜從戒論而行。讀書執禮,日進高明,乃吾之望。
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誠愛惻怛處,便是仁,無誠愛惻怛之心,亦無良知可致矣。汝於此處,宜加猛省。——《寄正憲男手墨二卷》
譯:你在家裡,一切應該遵從訓戒來行事。勤讀詩書、執守禮制,一天比一天進步,這才是我對你的期望。
我平生講學,就“致良知”三個字。仁,指的是人心;良知而引發誠意、真愛、悲痛、憂傷,這就是仁,沒有誠愛惻怛之心的,也就達不到良知了。你看到這裡,應該加以好好的省悟。
析:王陽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學宗旨以後,無論是對門人弟子,還是對家人子弟,皆諄諄教之以“致良知”,這個良知,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陽明學派的門風,也是王陽明一家的家風。
7、以仁禮存心,以孝弟為本
爾輩須以仁禮存心,以孝弟為本,以聖賢自期,務在光前裕後,斯可矣。——《贛州書示四侄正思等》
譯:你們必須時刻牢記仁禮,把孝悌作為做人的根本,把做聖賢作為對自己的期望,為前人爭光,為後人造福。
析:仁禮孝悌是儒家的核心,也是我們中國人最明顯的文化性格。王陽明的心學是對儒學的大發展,也必然建立在這些千古不滅的理論之上。
8、惡是習氣,善是本心
夫惡念者,習氣也;善念者,本性也;本性為習氣所汩者,由於誌之不立也。故凡學者為習所移,氣所勝,則惟務痛懲其志。——《與克彰太叔》
譯:惡念,是後天的習氣;善念,是先天的本性;本性被習氣擾亂,那是因為沒有立定志向。因此凡是做學問的,內心因不良習慣而改變,被不良風氣所佔據,就應該好好地反省,並端正自己的志向了。
析:人心從根本上說是向善的,所謂的惡念惡行都是後天熏習的結果。根據王陽明的心學,世界上沒有十惡不赦的人,只要照見自己的本心,善念必然驅逐惡習。教育子女,最終要的就是要讓他們立志向善,遠離那些惡習的熏染。
9、學謙恭,去驕傲
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傲則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
“傲”之反為“謙”。“謙”字便是對症之藥。非但是外貌卑遜,須是中心恭敬、撙節、退讓,常見自己不是,真能虛己受人。——《書正憲扇》
釋:現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個傲字。千罪百惡,都從傲上來。人一旦傲了,就會變得自以為是,不肯在別人面前謙和卑下。
“傲”的反義詞為“謙”。“謙”字便是對症治“傲”的藥。做人不但容貌舉止要表現出謙虛恭謹,內心也必須保持恭敬、節制、禮讓,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對,真正能夠虛心接受他人意見。
析:曾國藩也曾說過,天下才人俱以一傲字敗,真乃英雄所見略同。
10、慎交遊
昔人雲:“脫去凡近,以遊高明。”此言良足以警,小子識之!——《贛州書示四侄正思等》
譯:古人說:“要遠離那些庸俗的人,應該與那些高明的人交朋友。”這句話說的好,足以作為警示,你們這些小孩子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析:損者三友、益者三友。和損友結交,久而久之自己也會沾染這些人身上的壞毛病,而不自知;和益友結交,自然而然會學到他們身上的長處。
王陽明要我們看清楚自己周圍的人,如果他們是一些“損友”,那我們就該“脫去凡近,以遊高明”,不要受周圍人的影響,而要和高明的人交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