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這5件事上越「狠」,孩子長大越出息!可惜很多家長捨不得

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愛孩子,就應該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給孩子,所以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總是親力親為,一旦孩子有困難,家長就第一個衝上前幫助孩子。其實,我倒覺得在下面這幾件事情上,家長可以“狠心”一點,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

1.力所能及的事情絕不替孩子代勞

現實生活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案例實在太多了。孩子從來沒有時間觀念,每天早上都依賴父母叫他起床;十多歲的孩子,起床晚了,媽媽竟然幫忙穿襪子;自己的房間從來不打掃和整理,總是依賴父母幫忙收拾;飯前飯後都不幫忙擺放和收拾碗筷,總覺得這些事情是父母必須做的;剛出校門口,就把書包扔給爸爸媽媽;回到家做作業,首先不是主動思考卻總想著父母幫他說答案……

父母的代勞,換來的是自己成倍的艱辛和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巨嬰。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父母必須對孩子“狠”的第一件事。

2.不該花的錢一分也別多給孩子

總有人抱怨:我的孩子是班裡花錢最厲害的,但他永遠不知足,反倒覺得父母給少了,不僅鋪張浪費,最重要的是還養成了盲目攀比的壞習慣。我叔叔家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上學那會兒,叔叔和嬸嬸總是在金錢的控制上極其嚴格,連六一兒童節學校表演需要購買的舞蹈服裝,他們也不滿足孩子,最終讓孩子錯失了展現自我的機會,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所以讓他們的大女兒從小就自卑內向。有這樣的教訓之後,在小兒子的培養過程中,他們卻異常的大方,結果讓孩子養成了不是名牌的衣服不穿,不是名牌的學習用具不用的壞習慣。

在給孩子錢這件事情上,家長一定要花得值當,孩子正當的要求必須滿足,但過分的要求絕不妥協,不該花的錢一分也別多給孩子,這是父母必須要狠下心來的第二件事。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還能避免孩子養成盲目攀比等壞毛病。

3.孩子犯錯後一定要懲罰孩子

很多家長總是溺愛孩子,總喜歡把“孩子還小,長大自然就懂事了”當做一次又一次原諒孩子的理由。孩子犯錯後一定要適度的懲罰孩子,哪怕是口頭教育也一定不能少,因為家長一味的寬容,會讓孩子得寸進尺,下一次可能犯更嚴重的錯誤。比如:和孩子商量好的,每週配合家長做一次大掃除,如果孩子找藉口想逃避勞動,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長長記性,不能任由孩子撒嬌或者胡攪蠻纏就完事兒了。

讓孩子明白犯錯就必須受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在今後做事的時候要多加思考,要認真思量,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敢作敢當的人,當然也能培養孩子成年後的抗壓能力。

4.電、火等危險性極強的東西決不能讓孩子觸碰

尤其是初中以前的孩子,好奇心特別強,對電、火、沸水、闖紅燈等事情樂此不疲。家長一旦發現,一定要嚴厲制止,因為這些操作直接危及生命,切不可大意。教會孩子簡單的基本常識,比如:沸水不能用手摸,會燙傷皮膚,如果不小心燙傷了,一定要第一時間用冷水沖洗五分鐘;不能玩火玩電,如果手上有水,一定不能去觸摸插座;如果發現有人被電擊,不能直接用手去拉別人,一定要找木棒之類的不會傳電的物品去拯救別人;過馬路一定要是綠燈才能通行……

教會孩子這些簡單的常識,是作為父母最基本的責任。如果孩子有玩火玩電、闖紅燈等危及生命的事情,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來好好教育孩子,因為這種事情真的開不起玩笑。

5.做人最基本的教養,必須讓孩子一一養成

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把自己喜歡吃的菜端到自己面前,家長一定要製止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孩子就喜歡衝家裡的老人或者父母動手動腳,家長一定要嚴厲批評;孩子有喜歡拿別人東西的壞毛病,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任務。

做人最基本的教養,必須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因為等到孩子長大後再去糾正,那絕對就晚了,很多可能那些不良的秉性就會陪伴孩子一輩子,當然也會阻礙孩子未來的發展。

教育孩子,一味的寬容和代勞並不可取,以上這五件事家長能“狠”則“狠”,能“逼”則“逼”,能“嚴”則“嚴”,千萬不可能“忍”則“忍”!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曦曦媽說教育”,讓我們一同探討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

(本文原創,禁止任何平台抄襲轉載,侵權必究)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