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教育方式我們一定要堅持!
曾聽過這麼一句話,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誠然,我們不能陪孩子一輩子,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卻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那麼,究竟怎麼教,才能在陪伴孩子有限的時間裡,帶給他最好的影響呢?
1、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
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多以後,就開始有了自己動手做事的渴望,歪歪兔育兒老師說。這個時候,他會使勁推開你想要幫助的手,想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等等。然而,因為孩子缺乏做事的經驗,動作協調性也比較弱,在大人眼裡很簡單的一件事,到了孩子手裡卻要折騰好些時候,甚至還有可能弄得這髒那亂的。
但請相信,這是孩子練習做事,學會自理的必要過程。孩子動作慢,我們耐心地給他時間;孩子弄得這髒那亂,我們幫他一起收拾。這樣一來,孩子知道自己能做很多事情,心滿意足的同時還會越來越自信。
2、重視孩子的情緒問題
歪歪兔育兒老師經常都會對我們的家長說,任何時候,都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問題,千萬不能抱著“孩子長大就好了”的心態去放任孩子的錯誤。這是因為,孩子天生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怎麼合理地發洩自己的情緒,特別需要父母的引導。
如在孩子怎麼也搭不好積木煩躁發脾氣時,輕輕抱一下他,“你還小,還搭不好,沒關系的,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怎麼把它搭好”;在他被搶了玩具,傷心地在一旁哭時,不要忙著呵斥他,“玩具沒了就去拿回來,哭什麼啊”,而是多理解和撫慰他的情緒。慢慢地,孩子就有了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懂得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才不至於在情緒爆發之時做出破壞性和傷害性的舉動。
3、交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在我們的周圍,經常會有一些有著“困難選擇症”的人,他們害怕做選擇,決定一件事往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比較斟酌,最後卻還只能胡亂地作出決定。這些人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不能好好地去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之所以會這樣,除了本身優柔寡斷的性格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小時候沒有培養起自主選擇的習慣。
因此,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多讓孩子做與年齡相符的選擇。比如,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可以讓他決定今晚聽哪個故事,明天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早餐等等一些小的事情;稍大點,可以讓他選擇跟誰一起玩,怎麼玩等等。另外,還要讓孩子承擔選完之後的後果,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埋單。
4、不害怕孩子的眼淚
很多家長很忍受不了孩子的哭,一看到孩子哭就會特別煩躁,要麼就是哄著疼著,盡管滿足他的需求;要麼就是失去了耐心,厲聲呵斥,甚至任由孩子在那哭鬧不聞不問。但這兩種都不是很好的處理方法,孩子要不就養成了用哭鬧來獲取滿足的習慣,要不就隱藏壓抑自己的情緒,一旦爆發將不可收拾。
歪歪兔育兒老師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不要害怕孩子的眼淚,孩子哭了,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找到他哭鬧的原因,再針對這些原因加以引導,幫助孩子走出情緒的低谷,要讓孩子覺得哭是很正常的,也會通過適當的方式把這種情緒發洩出去,從而更有勇氣接納自己。
5、懂得拒絕孩子
學會拒絕孩子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這裡面涉及到家長教育孩子有沒有底線的問題。比如,快要吃飯了,孩子卻一個勁兒地鬧著要吃零食,不給他他就大聲扯著嗓門哭鬧,又或者是孩子前天晚上明明說了早上要吃煮雞蛋,第二天一大早卻吵著要吃煎蛋。
類似於這樣的例子很多,在這些情況下,家長一定要堅持住自己的原則,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去滿足他,要讓他知道,有些要求是不能得到滿足的,“我知道你很想吃,可是你吃了零食,就沒有肚子吃媽媽給你做的好吃的飯菜了,我們可以下午再吃零食”。如果孩子還是聽不進去,家長可以堅定地再跟他強調一遍,允許孩子傷心地哭一會,畢竟他的要求遭到了媽媽的拒絕。此外,必要的底線和原則,會讓孩子對家長的權威更認同,也更願意聽你的教育。
6、孩子不是全部
孩子作為一個獨特的成長個體,在他慢慢發展好自己的能力之後,最終是要離開父母身邊,獨自面對外面社會的。如果父母把太多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特別是全職媽媽,孩子就獨立不起來,事事都想著依賴別人,過多的關注和束縛還會讓孩子變得很逆反。
正確的做法是,在孩子漸漸上了幼兒園後,你需要回到原先的軌道上,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許是回到職場,又或許是自己創業,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喜歡的事情可做,懂得充實自己。因為父母的這種生活態度,同樣能夠影響孩子,他會覺得工作能帶來成就和快樂,自己今後也要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個努力追求夢想的人。
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怎麼教育他的,他就成長成什麼樣。所以,對待孩子的教育,我們一定要堅持執行這些教育方式,用行動,撐起孩子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