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小夥河邊釣魚,釣上一條軟綿綿的東西!拉近一看連魚竿都不要了,轉身就跑!
釣魚是一項很好玩的活動,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技巧。把魚鉤放入水裡後,滿心期待地盯著魚漂,等待魚兒上鉤,然後用力一拉,希望能釣著大魚,可是有時候釣上來的不一定是魚,而是其他東西!這不,就有漁友經歷了這樣一件讓人煩惱的事,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這天下午,他帶著自己的魚竿像往常一樣來到郊區的小河邊釣魚,準備釣幾條小鯽魚回家晚上開葷。是不是今天魚兒都放假了呀,等了半個小時,都沒見有魚咬鉤,突然魚漂好像在動,應該是條小鯽魚,今晚有魚吃了,趕緊拉起來。拉起來一看,怎麼不是鯽魚,條狀的,還帶黃色,難道是泥鰍?拉近點來看。我的媽呀,鉤子我都不要了,趕緊丟掉。原來不是泥鰍,是一跳大螞蟥,頭皮都發麻,太嚇人了。
(SOURCE: XWTOUTIAO)
為什麼這麼怕它呢,漁友說他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每年春季夏季都要插秧收水稻,水田裡有很多螞蟥,經常會有螞蟥粘在腿上吸血,所以一直有心理陰影。
(SOURCE: XWTOUTIAO)
緩過神來後,再拿起地上的魚竿,那條螞蟥還是鉤在魚鉤上面,還在蠕動著。看都不敢多看一眼,還別說去取鉤子了。沒辦法,只好剪線了,浪費了一副好釣鉤。
(SOURCE: XWTOUTIAO)
今天運氣真的太差了,魚沒有釣到,還被螞蟥嚇一跳。親愛的讀者們,要是你們在釣魚的時候遇到這個情況,你會怎麼辦呢?螞蟥,又稱蛭、吸血蟲,是環節動物門蛭綱的一類動物,雌雄同體。[1]和其他寡毛綱相比,螞蟥體外無毛,而且體腔的結締組織更密集,因此身體更結實。被發現的螞蟥約700種,約100種生活在海洋中,約70種生活在陸地,餘下都生活在淡水環境[2]。螞蟥是吸血動物[3],頭尾各有一個吸盤,前段有口器,可刺入皮膚吸血,並有釋放麻醉劑,因此不易被宿主察覺。吸血量非常大,是其體重的2—10倍。能耐飢餓。在野外草地中,螞蟥有時會被誤認為蛞蝓。過去螞蟥曾用於醫療,其唾液中有血管擴張劑,可有效防止血液凝固,減低因血液積聚所引起的高血壓[4]。在西方使用螞蟥來醫療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而且一直沿用到19世紀。現在已經很少用螞蟥做這種用途,但在整容手術或接駁手術中仍有使用[5]。在德國被用來治療骨關節炎[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