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 別讓善良成為你的軟肋
「借我點錢可以嗎?」「相機借我一下!」
•「順路帶我一程,可以嗎?」「今天蹭個車哈!」
•「我找不到耳機了,能借我一會兒嗎?」「哎呀我耳機找不到了就直接用了你的,忘跟你說啦!」
•「求幫忙帶一份外賣,可以嗎?」「給我帶個外賣哈!」
別讓善良成為你的軟肋
出於對「善良」品質的追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老好人病」的症狀,但忍氣吞聲、逆來順受贏不來尊重。
丟掉好人包袱,丟掉對「一團和氣」的執念,學會三件事,戒掉讓你難受的「友善病」。
認真說「不」
拒絕你的要求,不代表否定你的人
第一步,表示理解。如果不能給予幫助,首先表達好情緒上的理解。比如「哎,家人生病了,你得回家,沒人照顧寵物,確實很為難啊。」
第二步,說明理由。真誠表達自己的難處和理由。比如「我已經和朋友約好了要去度假了,行程都已經安排好了,我不去她也沒法去了」。
第三步,適當承諾。一方面給對方一個臺階下,能夠更好接受你的拒絕;另一方面也能夠補償自己的過意不去。比如「你可別生氣啊,我回來給你帶特產」「別的時間還行,這個時間我真沒辦法」。
最後你也許會發現,對方其實並不會強迫你答應他們的要求。
表達不滿
善良不能丟了「防衛」和「攻擊」
•有理不在聲高。一定要控制音量,保持頭腦冷靜,有禮有力地指出對方的錯誤。
•用開場白拉近距離。比如以「我明白你的心意」開頭,再指出不妥。先揚後抑的做法不僅能平復情緒,還能照顧對方的感受。
•不評價只說感受。受到冒犯時,多講講自己的感受,避免過多指責、評價對方。可以說「你這樣真的讓我很傷心」,而不是「你這樣真無恥」,通過情緒傳遞,讓對方也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
•就事論事。「算帳」時有一說一,不要借題發揮,把對方之前的錯誤再「複習」一遍。
•提出具體的建議。表達憤怒的目的不是訴苦,更不是讓對方道歉,而是讓這種事情不再發生。適當給對方一些建議,讓自己的內在需求浮出水面,有效地解決問題。
溝通觀點
意見分歧不等於互為死敵
美國人際關係專家羅伯特·博爾頓表示:「至少有75%的人與我們自己存在較大差異。」而這些差異也正是我們將目標推向完美的必要元素。
他將為人處事的主導風格分為4種主要模型(多數人是一種模型主導的「混合體」)。我們可從模型特點入手,讓溝通更順暢。
友善型:友好、隨和,有人情味,很少發表不同意見。可多提供精神支持,用情感、生活方面的話題,把氣氛營造得融洽一些,再深入溝通。
表現型:外向、活躍,喜歡出風頭,樂意聽表揚。溝通時注意及時稱讚、鼓勵,讓他得到成就感,再順勢切入自己的觀點,如「恩!這個想法真不錯,但這裡……是不是更好一點?」。
分析型:追求完美,做事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對這類人要注意就事論事,把理由和細節列清楚,才能贏得他們的認可。
駕馭型:辦事果斷,追求快節奏、高效率。要適當給他們做決策的機會,果斷地給出幾種可行方案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