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哭為職的孝女白琴「一天哭八場」20歲買車,26歲買房!
以哭為職的孝女白琴「一天哭八場」20歲買車,26歲買房!
台灣有個傳統的殯葬行業被稱做「孝女白琴」,這個工作通常是由女性來任職,工作內容主要就是去喪禮中代哭,幫忙營造葬禮中哀傷的氣氛,藉以帶動家屬的情緒讓他們可以跟著哭泣來宣洩,近日《鏡周刊》就報導了一位35歲的孝女白琴擔任者劉君玲,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內容與人生故事。
「孝女白琴」一詞是源自於布袋戲,在《雲州大儒俠》中有一個角色叫孝女白瓊,但因為隨著時間的流傳,大家口音講到最後就變成了「白琴」。
孝女白琴在哭喪時也不是隨便哭,除了要了解亡者的生平事蹟之外,也要很有條理並配合情感生動的演出讓現場家屬融入氣氛。
劉君玲因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並由其他家人扶養長大,從12歲開始時就被外婆和表兄表姐逼著跳陣頭,只不過在唸書時因為「陣頭」正盛行,因此她時常為了工作趕場而無法去上學,這卻也讓她在學校被老師和同學排擠嘲笑,更有老師曾不屑對她說過:「這麼小上什麼班?我看是去做雛妓吧?」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君玲念到國中就肄業,到了18歲時開始學習當孝女白琴擔任唱角,漸漸賺到足夠的收入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
劉君玲表示自己個性受到外婆很深的影響,在職場上都是非常好強且賣命的女性,因此她在努力工作之下,20歲就買了車子,26歲時買了房子,之後更經營以女性為主的喪禮襄儀團隊,23年來都待在殯葬業裡的她,幫大體擦拭、著裝和化妝等等她也都做過。
隨著時代的變化,劉君玲在24歲時變成告別式會場襄儀,2013年時還曾有BBC專訪她,當時她表示自己可以說哭就哭,一天最多可以哭上8場,月收入約8萬元;只是因為時代轉變關係,以前月接2、300場葬禮,現在每月剩不到100場,因此考慮將傳統殯葬業慢慢轉型成人力派遣公司。
雖然送行過無數的亡者,但劉君玲表示自己儘管做這個行業超過20年,依然能很快就感受到家屬的悲痛,眼淚不請自來,就像是天生註定要做這行,她也很感激自己現在有了家庭與兒子,看盡人間百態的劉君玲也讓更能體會家庭的珍貴,以及給予兒子美好童年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