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恩,那個從小被打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文 | 木木
來源丨凱叔講故事(kaishujianggushi)
1
近日,陳喬恩酒駕的新聞,再次把她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圈中人都知她愛喝酒,素有“酒神”的稱號,當年因為嗜酒更是曾被經紀公司“雪藏”。
除了愛喝酒,她身上還有很多別的標簽:性格孤僻、不喜合群、不善交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在參加一檔真人秀節目的時候,她用了“自閉”二字來形容小時候的自己,稱自己那時性格孤僻,沒有朋友,喜歡獨自在墓地裡玩,更是坦言自己很難找對象。
她表現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只有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內心才會覺得安全。
成年後的安全感缺乏,人際關系疏離往往與童年時候的缺愛有關。
她小時候經常被媽媽打,並坦言:“小時候活在恐懼中,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講話,怕她會打我。”“媽媽”這個詞,在她的童年裡並不是那麼溫暖。
她害怕聽到媽媽上樓的聲音,她把這種聲音形容為“好像魔鬼的聲音一樣”。
在采訪中她整個人都顯得高度緊張,處於一種心理應激的狀態,在說到媽媽會打她的時候,還警惕地回頭看了看,確認媽媽沒有在,才安下心來。
(陳喬恩談及媽媽打自己時,警覺回頭怕媽媽在身後)
那警惕驚嚇的眼神,掩蓋不了內心的恐懼,臉上被媽媽狂呼的手掌印,被一把枯樹枝打到見血的皮膚,都記錄著她內心深處的恐慌。
在20歲之前,她沒敢拉過媽媽的手;如今長大了,與媽媽獨處時,依然無法進行親密溝通。
在中國有種教育方式叫:棍棒底下出孝子。
我采訪過很多與我同齡的成年人,發現從小遭到家長嚴重打罵的孩子,長大後,在跟自己的父母接觸時,都有類似於肢體接觸恐懼症的症狀。
哪怕不斷地暗示自己要與父母有更親密的互動,但是,身體卻會誠實地告訴自己:越親密,越尷尬。
身體是心靈的記錄本,有些幼年時的遭遇,記憶可能會忘,但卻深深地刻在我們的潛意識裡,自己的身體會知道!
2
當我們提到打罵教育時,我們常常會搬出一些成功的例子:
比如郎朗的父親和董卿的父親。
郎朗三歲學琴,從小受到父親的嚴苛教育,只要對音樂的信念產生動搖,父親就會使用“暴力”,硬是將他拉回到鋼琴前。
一次郎朗賭氣不再練琴,父親用了激將法:把他推到13層高的陽台,逼他跳下去……
幼時的董卿同樣有一位非常嚴苛的爸爸,她從小被爸爸逼著做家務,抄古文,跑步,打工掙錢。爸爸不准她照鏡子,不准穿新衣服,告訴她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爸爸對她永遠也不滿意,她常常一邊吃飯,一邊被爸爸罵哭,只有在爸爸出差的時候,自己才會歡喜。
在談及自己童年裡父親的影響時,這位優雅淡定的主持人潸然淚下、數度哽咽。
如今的他們都很成功,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成年人的優秀成功、淡定從容;我們看不到的,是他們從小到大午夜夢回一個人流過的眼淚。
有時,我們還混淆了兩個重要的概念:
所謂“打罵”,其實有兩種意思:一種是體罰,一種是肢體虐待。
前者是父母為了教育孩子,使其行為達到某種要求而做出的懲罰,會有預先約定好的規則,處罰的力度有量度,父母的情緒也不會泛化。
而後者則完全是父母情緒的宣洩。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踢貓效應”,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父母把在別處遭到的壞情緒,撒到了孩子身上,讓孩子無辜地成了承擔父母不良情緒的那只貓。
如果孩子與父母有良好的溝通,適度的體罰,並不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而肢體的虐待,卻是造成孩子心理創傷的根源。
作為家長,我們可能都有懲戒孩子的時候,但是我們不能錯把撒氣當成了教育,把宣洩當成了懲戒。
3
前幾天,一位母親因為孩子把手機弄丟了,為了宣洩對家庭的不滿和對孩子的憤怒,竟然將親生兒子暴打致死。
媽媽承認,當天她用膠布將男孩的手腳、身體捆了起來。從傍晚6點打到深夜11點。打了歇歇再打,大概5次。期間,她給他喂了幾口水。
深夜,媽媽把男孩抱到房間。男孩說了一句,媽媽,我不想看到你。結果,一語成讖,男孩就這樣去了。
圖片來源:《晨曦中的女孩》
2016年,四川達州的小斯在參加完高考後,留下2800多字的絕筆“說說”,投河自盡。在他的遺書裡,他說自己在家裡感受不到愛,有的只有打罵。
提到父親的打罵,在他的信中有一個細節:小的時候我有一次因為吵著說要喝他帶回來的花生牛奶,他當時心情不好,一巴掌把我鼻血都打出來了。
據一組對10-19歲青少年自殺數據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自殺前1年對心理有影響的慢性負性生活事件中與父母(繼父母)不和高居榜首,佔40%。自殺前2天經歷的急性生活事件中,被父母(繼父母)毆打的事件佔比最多,為15%。
每一對母子曾經都是生死之交,而如今卻要因為不合理的養育方式,與孩子之間的隔閡愈來愈深,變得不再有愛和恩慈。
4
童年遭到的心理創傷,成年後會出現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
有些孩子因為從小的情緒表達被嚴厲懲罰,負面情緒無處宣洩,所以常常轉化為向內攻擊自己,日積月累,便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焦慮症,躁狂症,抑郁症,社交恐懼症等。
甚至很多人還會用酒精、毒品、賭博等自我毀滅行為來麻痺自己。
還有些孩子,由於從小情感沒有得到良好溝通和接納,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即使是在長大後,這種安全感的缺乏也是會伴隨著一生,他們常常在人際交往中非常自卑,總覺低人一等,終生都活在別人的期待裡,尋求愛與認可。
他們一般往往很難信任別人,難以形成穩定的人際關系。似乎永遠都在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每件事都會做錯。在與社會相處的過程中,遇到豔陽時心裡難有光,在寒冬裡也無法自己取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由於童年接受了錯誤的情感表達方式,他們可能會誤認為,打罵才是表達愛的方式,原生家庭的錯誤,被帶到新的親密關系中,導致他們無法好好戀愛,無法好好經營婚姻,無法好好與孩子相處……
5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切記不可對孩子進行肢體虐待,就算是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懲戒,我們也需學會正確的管教方式。
-
明晰管教的目的
比如孩子因為看電視沒完成作業,我們有可能會生氣,對孩子一頓暴揍。
但是,想一想我們管教的目的,究竟是想教給孩子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還是就是想要打他一頓?
很明顯,一頓暴揍並不能教會孩子任何技能,他不能在這件事情中獲得任何經驗,而管教的目的是為了教給他正確的方法。
-
不要在管教中宣洩自己的情緒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孩子的行為或情緒,引爆自己的情緒。
比如給孩子布置了作業,等下班回去,發現他早已忘記到九霄雲外。這本來是件小事,但是我們的不良情緒會常常左右了自己,我們變得憤怒,難以自控地對孩子拳腳相向。
其實,靜下來想想,我們的憤怒很可能來自於認為孩子挑戰了自己的家長權威,而這種挑戰讓我們覺得很“失控”。
-
無論何時,打不是親,罵也不是愛
教育不是一場“以大壓小”的情緒對抗,也不是一場家長權威的釋放,教育的目的,從來不需要披著粗暴的外衣,成為情緒的宣洩,而是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中,孩子學會明是非、辨事理。
我們生養了孩子,孩子同樣也教育了我們。
我們對孩子的養育,原來也是一場自我教育!
- END -
來源:轉載於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kaishujianggushi),800萬孩子聽故事大全,爸媽的育兒寶典,轉載已獲授權。木木,職場媽媽,心理咨詢師,心理學及教育學的終身實踐者。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最沖突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