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的心裡話:父母要及格,先啃十個硬道理!

一位老師的心裡話:父母要及格,先啃十個硬道理!

 / 萍老師    

當了老師再當媽,常常感慨幼兒教育太重要!當然,比的不是分數,而是父母的教育智慧。我信奉那句金光閃閃的話——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父母要及格,先啃十個硬道理吧!

01

有張書桌

有位爸爸曾經驕傲地告訴我:我家並不奢華,但唯一值得驕傲的是,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很大的書桌,我的孩子可以隨時隨地在上面閱讀、作畫,書香的熏陶勝過一切口頭說教。

我欣賞這位有遠見的家長,還有什麼教育比潤物無聲更美好呢?如果孩子眼過之處盡是零食,他就可能變得貪吃;如果家裡的麻將聲爭吵聲此起彼伏,孩子的世界就會遍地狼藉;如果每個房間總是飄著書香,孩子的靈魂就能得以滋養。

所以,有張書桌,是養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

為了給孩子耕耘一片書香園地,家裡的書可以進行分類,並附上標簽。書房裡的書,可以是經典大部頭,讀完還可收藏;茶幾上的書,可以是近一個月必須看完的;臥室裡小書架上的書再進行細化:一類是識字書,每天認字5個;一類是智力書,閒來鍛煉思維;一類是故事書,方便睡前閱讀;一類是圖畫書,用於周末涂鴉。這些書可以讓孩子自己挑選,完整構建動手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

02

家風是一面鏡子

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都是父母美德的傳承;每個孩子身上的頑劣,都是父母缺點的映射。所以,家風永遠是一面鏡子。為了讓這面鏡子更明淨,家長要給自己制定規矩:不說謊話,給孩子的承諾一定兌現;不在孩子面前議論是非、抱怨生活;不和孩子討論老師,維護孩子心中的敬畏和熱愛。

在我的教育觀裡,父母教育意見不一致,是家教之大忌。例如孩子吃飯這件事兒,父母要求自己吃,爺爺奶奶堅持喂,當大人的意見不一致,孩子就會無所適從,並且容易混淆他們的是非觀。關鍵時候,可以召集家人開個小會,統一意見,當面給孩子申明吃飯的重要性並制定規矩。

三代同堂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分工一定要明確。比如奶奶負責日常作息和飲食調理,爺爺負責棋牌娛樂和戶外活動,媽媽負責習慣養成和學業輔導,爸爸負責性格塑造和是非裁決。這種看似涇渭分明又水乳交融的職能分工,可以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成長環境。

03

一本成長日歷

兒子還未出生,我就給他開設了一個QQ空間,以他的口吻寫日記,一直堅持至今。日記有長有短,偶爾配圖,偶爾配樂。他的喜怒哀樂,帶給我細水長流的幸福。

許多媽媽像我一樣,用這樣的方式記錄孩子的點滴,可謂用心良苦。

文字不必優美,哪怕記成流水賬,也是一本值得回味的成長日歷,孩子長大後還能續寫新篇,漸入佳境。

這,也是做時間的朋友吧!

04

溫度就要剛剛好

育兒就如養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小脾性,有的喜陰,有的喜陽。父母在處理大事小事的過程中,溫度的拿捏很重要。過熱過急,會矯枉過正;過冷過硬,又會傷了自尊。唯有時刻保持一份溫和的心性,才能把孩子調教得同樣有智慧。

除了吃飽穿暖,關懷孩子內心的溫度,才是更加重要的。平日,我也責罵孩子,但責而有度,不可輕易觸碰他的尊嚴。常常剝奪孩子自尊的最壞後果,莫過於讓他鄙薄自尊並且習以為常。

05

孔雀會在贊美中開屏

教育中的“放養”論由來已久,但據我的所見所聞,許多家長的放養是無底線的,甚至包括是非觀的放任。

孩子搶別人的玩具,你不能視而不見;孩子幫助他人,事後你要表揚;孩子為你端茶倒水,幫你做家務,都要及時地表達謝意。從小讓孩子懂得是非、學會擔當、樂於付出,這比學知識更加重要。

當孩子事情做得漂亮,也要不吝贊美,孔雀會在贊美中開屏。但表揚需要藝術,不可過大過空,要有針對性,例如:你繪畫的創意很特別;你聽課的表情很專注……永遠要記得,孩子天生的聰慧是不必表揚的,後天的努力才值得鼓勵。

06

一片雲比一本書更有價值

每逢假期,孩子總是向往外面的世界。相較於圖書館和游樂場,我更主張將孩子放飛到大自然,一片雲比一本書更有價值。

為了兒子,我每周會安排一次戶外的行走,有時是遼闊的海灘,有時是偏遠的郊外,有時是就近的山坡。讓孩子安靜地觀察一只蜜蜂的行蹤,看田螺在泥地裡前行。

沒有什麼食物,比山水更加滋養;沒有什麼教育,比大自然更為神聖。

07

為每一眼清泉喝彩

孩子的興趣就像泉,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眼清泉從哪裡汩汩湧出。

我家孩子2歲迷上車,我所做的事情是給他提供所有關於車的刺激,購買各類玩具車,陪他讀汽車雜志,帶他逛車展。結果2歲半時,他能識別上百種名車。

後來迷上拼圖,我從書城買回了各種拼圖,幾個月下來,他的拼圖能力超過成人,手指的精細動作得到飛速發展。有一天,他突然動作嫻熟地拿起筷子夾菜,令人吃驚。

3歲時迷上了右腦黃金開發的書,一發不可收拾,到目前為止,他整整做了12本書共800多道題。長久的思維訓練,我發現他有超常的文字理解能力,並輕松學會了顏色、形狀、反義詞、找規律、認字、簡單加減法、繪畫、猜謎。

孩子的所有愛好都不是父母可以預見和規劃的,興趣教育,往往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為每一眼清泉喝彩。

08

藏在評語裡的故事

教育不是察言觀色看表象,我們需要的是洞察力。作為一名幼兒家長,我很看重老師對於孩子的每周點評,並且會追溯藏在字裡行間的故事。

比如“飯後喜歡和小朋友打鬧”,打鬧,只是一種行為方式,打鬧的背後,也許是自控力不夠,也許是對學校規則的漠視,也許是對教師敬畏感的淡化。

這時,我跟孩子之間都會有一次正式而坦誠的對話,在不設防的交談中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

09

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

有一句名言說,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努力奔跑。說得對極了!依賴,可能讓孩子失去許多擔當的機會。我的育兒原則,是盡可能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穿衣吃飯,自己刷牙洗臉,獨立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信。

一位美國媽媽告訴我,她會讓孩子自己選擇穿什麼樣的衣服出門,如果孩子優柔寡斷沒有主張,她會一直耐心地等待。我很欣賞這位媽媽的原則和堅決,也嘗試著讓孩子自主選擇出游的路線,選擇他認為隨心的衣帽。

當然,受挫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摔跤了,不扶,讓他自己爬起來;要打針了,不勸,告訴他藥水可以解決病痛;哭鬧耍賴時,不哄,聲明靠哭不能解決問題。

10

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幼兒之間的游戲玩耍,最易生矛盾、鬧別扭。此時,家長最為合適的做法,是盡可能地做一個觀眾,看孩子如何對付煩惱。

看過之後,你才知道他缺什麼,你需要幫他做什麼。

我看見許多家長要麼袒護要麼勸離,這種直接幫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許可以解決暫時的矛盾,卻給孩子留下永久的依賴。

……

這十個硬道理,啃完做到,你就是個不賴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