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經的3次叛逆期,家長應對大全(值得收藏)
有些家長把所有孩子不聽話的行為,稱為“叛逆期”,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就會用粗暴地方式去管教。
“說了多少遍了,怎麼還在看電視?再看我把電視砸了!”
“整天就知道玩,玩能當飯吃麼?晚上你別吃飯了!”
“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你還不聽話我真的把你扔掉了!”
可所謂叛逆期,不過是大人一相情願的說法,對孩子而言那是成長的過程。
總而言之,孩子一生有3次叛逆期,那麼作為一個聰明的家長要怎麼做呢?
1
第一階段:2-6歲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主要變現在語言上,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比如“快吃晚飯”“不吃”、“快去睡覺”“不睡”、“快叫叔叔”“不叫”……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可能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來反抗。
有的孩子甚至在一歲多時就開始“叛逆”了,而這些孩子的父母總是喜歡命令式的要求他不許玩手機、不許看電視,長期以往,孩子就學會了唱反調。
那麼,這一時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管教呢?
-
改變說話的語氣
同樣一件事,不一樣的語氣說出來給孩子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你直接說:不許在亂扔玩具了,聽見沒?這時候孩子在你的大聲呵斥下可能會把玩具收起來,但下次還是會犯。家長粗暴,孩子也會學著粗暴,然後就會陷入無止盡的“以暴制暴”。
如果你換成:乖寶寶應該要把玩具整理好!這句他會更樂意接受,家長妥協1%,寶寶就會把剩下的99%都補足的。
-
讓孩子做選擇題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他兩個選擇!比如你想吃飯還是吃麵?咱們現在寫作業,還是五分鐘後寫作業?
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孩子也更能接受!
-
給孩子準備的時間
假如你正在跟別人打電話的時候,手機忽然被人一把奪去,你會不會火冒三丈!同樣的道理,孩子玩得盡興的時候被粗暴打斷,他一定會很生氣的。
就像週末孩子在鄰居家玩耍,到了吃飯時間,你不停地催他,要求他立馬停止然後跟你回家吃飯,他當然不樂意了。可如果你和他說:晚飯做好了,再玩10分鐘我們就回家吃飯了,然後最後3分鐘的時候再提醒一次。
給孩子一個反應的時間,會讓他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2
第二階段:7-10歲
孩子進入小學後,學會了更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是個“小大人兒”了,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於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
既然孩子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得跟著變!不然,孩子會因為沒得到恰當引導,變得更加叛逆,甚至學習成績也因此下降。
家長要給予合適地引導,千萬不能搞家長霸權,並且重點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孩子成績才能有所提升:
-
7、8歲學習習慣:
1.能獨立並按時完成作業;
2.養成正確的寫字、握筆姿勢,以及坐姿;
3.自覺閱讀課外繪本(帶拼音)。
-
7、8歲生活習慣:
1.每晚準備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品;
2.早睡早起;
3.按時吃飯、不吃零食、愛惜糧食;
4.愛護書本、愛惜學習用品;
5.自己穿衣服、穿鞋。
-
9、10歲學習習慣:
1.每天預習;
2.獨立學習和思考能力;
3.作業乾淨整潔;
4.閱讀課外讀物。
-
9、10歲生活習慣:
1.自己能做的事情,不求助他人;
2.吃飯不挑食;
3.注意個人衛生。
3
第三階段:12-16歲
青春期叛逆的嚴重後果,家長早有耳聞。而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開始逐步發育,思想和行為也開始趨於成熟,他們喜歡特立獨行,突顯個性,時不時會用“我們有代溝”作為理由拒絕和父母溝通。
如果不和父母溝通,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
懲罰才是下下策,等待最重要
很多父母因為孩子不樂意溝通,而直接上手打孩子。茄子老師必須要說:懲罰是下下策,效果肯定適得其反。當孩子不願溝通的時候,父母可以耐心等待孩子,不急躁、不催促,孩子想清楚了就會開口的。
-
發現孩子的優點
面對孩子個性化特點,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充分認清自己,找出自己的優缺點,發掘自己的興趣,然後側重培養就行了。人一旦做了自己喜歡的事,便會充滿鬥志,充分利用每一點的時間。只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的事自然也不會怠慢。
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家長!
我們都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孩子,有些事,只有自己做好了,孩子才能學會。如果孩子出現了叛逆的行為,作為他最親近的人,理應給孩子耐心,最好想想自己在最近有沒有忽略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