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就有「補血藥」,中醫用了上千年,你都不知道?
在行醫的過程中,我發現近年來貧血的病人中年輕的女孩子越來越多,而在以前呢,通常是老病號或先天體弱的人才容易貧血。我推測這跟現在以“瘦”為美的審美觀有很大關系。女性天生愛美,為了美一點兒、瘦一點兒,常常不吃飯,或者多素食、少葷食,這都是飲食不節的做法。飲食不節、稟賦不足、久病失血,以致脾腎虧虛、氣血兩虛,這是貧血的主要原因。
我治療過一個漂亮的姑娘,二十多歲,大高個,身材很苗條。她雖然是來看病,但是並沒有十分明顯的病證,主要是最近感覺狀態比較差,想用中醫的方法調理一下身體。我問她平時有什麼感覺,這個姑娘說:“最近覺得很容易疲倦,時常頭暈。這兩周經常腰酸,也沒什麼胃口。”
我又問她:“月經正常嗎?”她說:“以前還挺正常的,比較有規律。最近這一兩個月會晚來四五天,而且量少,大概是以前的一半吧。”
我看了看她的手,手心蒼白、沒有血色,指甲薄、不光整。翻了下眼瞼,黏膜的顏色也很淺。她的這些表現都是貧血的典型症狀,於是我讓她去做了一個血常規,結果血紅蛋白濃度只有83克/升。
我拿著她的檢查結果對姑娘說:“從檢查看,你的主要問題是貧血。平時吃肉嗎?飯量大不大?”姑娘說:“不瞞您說,我是個模特,平時為了保持身材基本不吃肉,只吃一些熱量低的蔬菜。我是那種吃多了就長肉的體質,所以每頓飯也不敢多吃,一天也就吃一小碗飯。”
我聽了她的話,搖了搖頭。飲食是人體精微營養的來源,把源頭限制得這麼緊,氣血怎麼能得到充分的補充呢,難怪會出現貧血。貧血日久,傷了腎氣,所以會有腰酸。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只有保養好了身體的根本,才能不生病。
於是,我給她開了兩個處方,一個是調理身體、治療血虛的穴位處方,另一個是補充氣血的飲食處方。
要想糾正血虛之症,首要溫補脾腎、壯陽益精。在取穴上,我選了脾俞、腎俞、心俞、肝俞、三陰交、血海這幾處穴位。每穴先用黃豆大小的艾炷灸5壯,然後閃罐6次,最後留罐5分鐘,這種艾灸和拔罐結合的方法叫作灸罐法。
脾俞、腎俞、心俞、肝俞都是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是相應髒腑在背部的俞穴,可調動髒腑之氣。氣行則血行,將髒腑之氣調動起來,促進氣血的運行,對調整全身狀態很有幫助。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其功能主治都與脾、肝、腎密切相關,有健脾和胃、滋養肝腎的作用。三陰交位於內踝高點上3寸的脛骨後緣,取穴時可用自己拇指以外的四指並攏,小指放在內踝高點,示指上緣就是了。
血海也屬於足太陰脾經,在大腿前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血海是脾經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有運化脾血的作用。
飲食處方主要是讓這個姑娘在飲食中多增加一些含鐵的食物,比如瘦的畜肉、魚肉、雞肉、豆腐等。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和利用,所以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要適當多吃一點。
如果你有貧血的情況,只要不嚴重,也都可以通過艾灸或按摩這些穴位進行改善,當然還是要注重營養的攝入,千萬不要為了美和瘦把身體搞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