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們,2018年不要再喪了!

過去的2017年,小編喪喪的,身邊的許多朋友也是如此。有的幼師朋友說,每天不停地忙碌,心好累啊,甚至開始對幼師這份工作產生了倦怠。剛開始工作的熱情和激情漸漸消失了,整個人喪喪的。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喪」呢?原因不是我們現在缺乏快樂,而是缺乏意義。

因為某些事件,無辜的幼師們承受著公眾懷疑的目光。即使偶爾的歌頌和讚揚,關注的也只是幼師保育方面照顧孩子的辛苦。這種對幼兒教師的片面性認識,其實也是對幼師工作意義的貶低。

大家關注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同時,忘卻了幼師們也是需要幸福的普通人,每天充滿活力的微笑背後,也隱藏著內心的疲憊和迷茫。

怎麼才能擺脫這種狀態呢?

Emily Smith 是一位正向心理學研究者,她也曾像我們一樣,對生活感到迷茫無措。於是她開始研究正向心理學,經過五年的學習與採訪,歸納出人生意義的「四大支柱」——歸屬感、目的、超然以及解構自己。或許,我們可以嘗試著將她的理論應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看看是否能擺脫「喪」的狀態。

歸屬感

歸屬感來自於一種關係,一種你與他人在本質上彼此是否處在相互珍惜的關係中。這種歸屬感是我們可以主動建立起來的。

幼兒園的工作常常需要幾個老師相互配合,所以我們不僅不能游離在群體之外,更要主動加強彼此的聯結。許多新入園的老師,往往覺得難以融入到同事間,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經常無意間拒絕這種聯結。回想一下,比如同事給了你一個蘋果或者詢問你是否需要幫助,我們說的最多的是不是「謝謝,不用了/我自己可以」。

我們這樣說是出於自身的禮貌客氣,怕給別人添麻煩,也可能是我們真的不需要。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就是在這種日常的有來有往中建立的。不知不覺中,我們是否拒絕了許多別人的好意?

因為我們被彼此需要,我們才更有意義。下一次面對這種問題,我們也可以說一句「謝謝,我需要你」。

目的

Emily Smith所說的「目的」,重點是你能給予什麼,而不是你想要什麼。

我們都很難找到一份自己完全喜歡的工作,但在每一份工作中,我們都能找到自己的意義。作為幼師,目的自然是陪伴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充斥著物慾和浮躁的社會,和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一起,每天都能感受他們鮮活的生命力和張力。因此,我們不斷學習、研究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除了遊刃有餘地駕馭工作,更希望孩子們每個快樂成長的點滴,都能映射出我們耐心教育的痕跡。即使只帶他們一年,也可以給孩子們終身影響,這大概就是幼師的目的與意義。

超然的狀態

Emily Smith演講中引述了一項研究:讓學生去看 200 英尺高的尤加利樹,看一分鐘之後他們會比較不自我中心,若給他們機會去幫助別人,他們連行為都會變得更慷慨。實驗中,學生們在欣賞尤加利樹時,達到的超然狀態令他們走出了自我,變得更加慷慨。

實際上,超然這種狀態對老師來說很難得。每天都扯著嗓子跟孩子說話,不知不覺吵鬧忙碌中一天就過去了。繁多的工作,令我們無暇關注自己的內心,甚至擾亂了正常的私人生活。所以,我們更需要靜下心,享受自己的超然時刻。

每個人超然的體驗都不同,有人在寫作時全心投入,有人在冥想中忘卻自我。新的一年,我們可以嘗試著將體驗超然變成自己的習慣、愛好。努力脫離日常的喧囂的煩擾,會讓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

解構自己

解構自己其實就是說故事,將自己的故事講給自己,會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變化與成長。通過講故事,我們重新詮釋、定義自己的人生。

比如瑤瑤老師,將孩子們的日常畫成漫畫,把酸甜苦辣的工作生活分享給大家,這就是一種解構自己的形式。

同樣一件事,我們詮釋的態度不同,它的意義也就不一樣,我們可以用好的來救贖不好的。

2018年,希望我們都能擺脫「喪」的狀態,在救贖、成長和愛中,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快樂稍縱即逝,當我們找到自己的意義,才能更好地駕馭自己的人生。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