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怕分手,我怕的是你不懂得好好分手
我發誓,在學習無條件愛你的過程中,我會帶給你難以想象的痛苦,導致你對我說出連紐約司機聽了都會嚇到的話,而且讓你後悔遇見了我。而當你對我做出相同的事時,我會用一個三歲小孩的成熟度來響應,而且用急性子和壞脾氣來當作我的兩大武器。我永遠也不會記得,我們只是兩個盡力想做到最好的普通人。我會把你當作我唯一的快樂源泉。最後我才終於成長並了解到親密關系的真正目的。
無論分手還是被分手,在我們的生活中都難以避免。一次帶領團體的時候,Y提到他的分手方式,他說他如果覺察到想跟對方分手的時候,並不會立即跟對方說分手,而是會不斷做令對方十分厭惡的事情,逐步疏遠彼此,讓彼此生厭,最後對方受不了而提出分手。
看到這裡我想請你稍微停一下,問問自己:Y的方式我能接受嗎?
在場其他女性團員紛紛表示無法接受,有人甚至說如果我知道了殺了他的心都有!
於是我請Y說出采取這種方式的想法,Y認為這種方式比較能保護到對方,讓對方有一個“降溫”的空間,逐步去接受分手這個事實。其實Y也曾被分手,對方在他覺得感情還很好的時候,突然一盆冷水澆頭,告知分手,那種撕痛的感覺太深刻,他覺得如果當時對方能給一定的空間,慢慢把愛火澆熄,再提出分手,可能比較容易接受,而且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其實Y的想法看似是符合心理原則的。
Timothy Stephen(1987)提出失戀歸因理論,認為如果將失戀歸因指向自己,那麼主動分手的個體可能會陷入罪惡感,被動分手的個體也會陷入自卑情緒。如果歸因於對方,個體往往面臨對自我負性感知。一方面自己可能是被拒絕的一方,另一方面,認為自己不能充分控制自己的世界。如果將失戀歸因指向關系,也即是外部因素,這樣對個體自身的情緒影響較小,並且可能產生正性感受。
站在Y的立場來看,他希望由對方主動提出分手,因為提出分手的人往往受傷會較輕,而被分手的一方往往受傷更重。這其實符合心理邏輯並且為對方著想,所以我再次問大家,聽了Y的說明,大家能夠接受嗎?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呢? 能夠接受嗎?
在座女性只有一位改變心態表示可以接受,其他人還是不能接受,為什麼?
許多人說,因為覺得不被尊重。“也許我會很受傷,但我寧願你告訴我實話。” 有伙伴說。
我補充:成熟的分手除了尊重,還需要真誠!
親密關系代表我們彼此願意揭露自己的脆弱,是因為我們相信對方會接納與尊重我們的脆弱。面對自己與對方的脆弱,就是真誠。
研究親密關系超過四十年的心理學家黃喚詳提到:
親密最初的意義是“親近”和“了解”,親密是一種存在的狀態,把自我最深處的部份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所以,親密是透過自我揭露而呈現的脆弱和了解狀態,不是經由一般人際關系中的角色和義務而達到的狀態。這裡所指的親密,是指一種能誠實面對自己和伴侶的狀態,當一個人有能力面對自己、探索自己,不閃躲逃避自己的陰暗面時,也就能對所愛的人無所隱藏的展露自己。
我在咨詢室中處理許多感情背叛的案例,往往外遇的一方,因懷有極強的內疚感,但內心不願意去直面這種愧疚,一種是只想逃跑、盡快結束關系;另一種是,在被分手的一方痛苦不堪時,提出分手者反而”做好人”,不斷表達關心對方而藕斷絲連。這兩種都會加深本來已經成為“受害者“的一方的沮喪、傷心、憤恨的心情。
分手代表關系結束。提出分手者往往會有負罪內疚感,被分手者會有受傷自卑感,而彼此能夠面對自己的感受,跟對方承認自己的感受,例如:我知道我出軌對不起你,我有很深的內疚感,這是我無法再繼續和你走下去的原因,希望你能原諒我無法超越自己的內疚。即便對方當下不一定能接受,事後也較能釋懷。
我們往往並不是真的怕分手,而是不懂成熟的分手:提出分手的一方真誠的向對方坦誠內心的脆弱,敞開真實的自己,跟對方表達自己的愧疚,表達自己對關系的看法,甚至承認錯誤,即便仍會分手、傷心難過,但最後往往會因為這樣真誠的對話,讓彼此都能在關系中有所成長。
那麼為什麼這麼難呢?要坦誠面對內心的脆弱並非易事,首先得對自己有所了解,洞察自己的內心,然後超越自己的防御,勇於面對承擔,再說出來,嘗試讓對方了解看見你的脆弱。真誠的面對自己、表達自己,最終在親密關系中,找回真正的自己。這,就是成熟的分手。
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最後用克裡斯多福·孟的一句話作為結束:“你的親密關系伴侶,是用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它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
文章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感受呢?歡迎與我們一起分享你分手或被分手的故事。在你看來,怎樣才是成熟的分手呢?怎樣的分手方式你比較可以接受?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