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說了100遍都沒用?這樣做,說一遍就夠了!

很奇怪,做了父母,人會變得越來越嘮叨。或許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父母潛意識裡總是有著牽掛和擔心。

女兒過馬路時我總是會叮嚀她要左看右看,看看有沒有車;女兒爬高上低時我總是叮囑她要注意安全、小心點;女兒跑著玩的時候我總是在後邊喊慢點,別摔倒;女兒寫作業時,我總是提醒頭抬起來,坐端正.......

一天,我10歲的小侄女給我抱怨道:姑姑,你不知道,每天在爸爸媽媽的嘮叨下,我真的很崩潰,我感覺得他們說的話都是重復來重復去,我一句都不想聽。

我忽然意識到,大多數時候,自己跟女兒說的話也一樣,就像背景噪音,其實並沒什麼用。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如果外來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就會使人感覺不耐煩,甚至產生心理逆反。

當家長對相同問題不斷重復著同樣的叮嚀時,就是一種反復、單調的刺激,孩子慢慢就會關閉自己的耳朵,很多話就成為有聽無進、充耳不聞。

意識到這點,我開始慢慢的調整方法,閉上嘴巴,行動起來,結果我很快發現女兒聽的認真多了,並且我可以將用來嘮叨、提醒和解釋的時間節省下來,和孩子談談有趣的話題或者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1). 在話要說出口之前讓自己停頓一下

太多的叮嚀和囑咐其實是大人對孩子的不信任,而一直在不信任的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沒有安全感和不自信。人只有生活在被信任的環境下,才能養成自動自發的習慣。

在話要說出口之前讓自己停頓一下,就可以將不必要的話忍住不說出口。

就拿過馬路這件事來說,之前和孩子講解過多次過馬路的要領,並牽她手做過多次。所以,當我看她過馬路有點擔心又想叮囑時,就先讓自己停頓一下,把要說出的話咽下去,跟上她的腳步,如果有任何危險時可以伸手拉住她來代替一遍遍的叮嚀嘮叨。

女兒從小喜歡爬上爬下,但我知道她是個小心的孩子,在她登高時,我也會停頓一下,咽下了以前「要小心,要扶好」這樣的一遍遍叮嚀,而是站在她的下面,放心地看著她,必要時再伸出手扶一把。

逐漸我發現, 咽下不必要的話,給予孩子動作上的幫助比言語的囑咐更有正向支持力。不嘮叨,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反而更強,更有成就感、也更自在的完成自己的事情。

(2). 做好引導,給孩子點時間改正

有時孩子的一些問題確實會讓人很頭痛,例如吃飯慢、不收玩具、做事拖拉等,不管怎麼說,孩子就是不改,說教也很快就變成了一種嘮叨,而孩子把大人的話都當成「耳邊風」依然我行我素。

女兒寫字時,有一段時間坐姿老是不端正,我對她說教多次甚至有時發火,依然改不了。

有一次就這個問題跟她懇談後,她對我說:「媽媽,我知道要坐直,但有時候會忘記,我會慢慢改,你要等我。」

她的話提醒了我,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孩子糾正錯誤也需要時間,指望孩子一天之內改掉一個甚至幾個壞習慣是絕無可能的,家長要做的是找到有效的辦法,引導她改正錯誤,而不是一遍遍無用的嘮叨。

於是我在她面前的臺燈上貼了個紙條「坐端正又漂亮又不會近視」。

慢慢的我發現,雖然她偶爾還是會忘記,但不需要我再喋喋不休,只要她看到這個紙條就會很清楚地知道要坐直。

當一件事說了幾遍起不了作用時,就要學會閉上嘴巴,觀察孩子行為,改善自己的引領方式,剩下的就是給孩子改正的時間。

(3). 言出必行

作為家長要做到言出必行,並將自己的決定貫徹始終。

許多孩子寫作業時都有拖拉的毛病,總是要等到快睡覺時才開始做作業,而按照學校的要求,家長每天都得對孩子的作業檢查和簽字。這樣的後果就是,家長、孩子都得晚睡,作業質量也不高。

女兒曾有一段時間也有這樣的問題。後來,我與女兒約定,回家後先完成作業,每晚7點到9點,我隨時願意幫助她解決作業中的問題,檢查和簽字,但是過了這個時間,我不管了。

第一次,她9點多點讓我給她簽字。我微笑著說「我知道你需要我檢查和簽字,但是這個事情在7點到9點之間我才能做,這次你只能靠自己了。」

她哭著說,沒有家長簽字,明天老師會批評我的。我告訴她,那你下次必須得9點前寫完了。

當時,我看著她哭得稀裡譁啦又很無助的樣子,也覺得會不會對不起孩子,或者是不是要給孩子一次機會?以往我會說「我都告訴你了啊,這是最後一次啊」,一通說教後,再給她一次機會。但,這次我堅持了自己的諾言。

雖然當時她很難過,但是這會讓孩子明白父母說話是算數的,現在她也確實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毛病,每天在9點前都會把作業完成,而且也會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4). 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

還存在一種情況,有的家長似乎特別民主。有些事明明是需要孩子必須做的,卻用征詢的口氣來問孩子:「你要不要來吃飯?」「是不是該睡覺了?」「你自己整理你的房間行不行?」此時孩子的答案統統都是:不,不,不!於是引起了嘮叨和爭辯。

其實為了避免這個問題, 對孩子必須要做的事,家長應當用明確的語言

:「吃飯時間到了,洗手吃飯吧。」「游戲時間馬上要結束了,收拾一下,5分鐘後我們回家」等等。

明確而具體的語言,讓孩子不會挑戰父母的決定,讓孩子知道事情本來就應該這樣,並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爭辯或討論。

有些家長批評孩子時,東拉西扯,把對孩子各方面的不滿一併發洩出來,「叫你這麼多遍都不起床,你這孩子就是懶。吃飯也懶,幹什麼都懶。」孩子會覺得:反正我也不可能全改了,改一個你也會嘮叨別的,索性你說個夠吧。所以家長最好面對當下問題,就事論事,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表達你的希望。

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簡.尼爾森說 「如果父母能夠少說多行動,與孩子之間75%的問題很可能都會消失」。

少說多做,想好再說,把用來嘮叨,叮嚀,爭辯的時間節約下來,和孩子談談有趣的話題或者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不僅能讓你的話更加有效,還能收獲良好的親子關系,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