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告訴孩子這幾點,受益一生
所有美好都能珍藏,唯有時光一去不得返。作為講述我們父輩那一代人青春的電影——《芳華》,勾起了無數人的淚點與回憶。這個帶有鮮明時代色彩的故事,講出了人性百態、命運無可奈何的沉重,也值得我們反思家庭教育中的疏漏和觀念轉變。
—01—
關於善良
過分善良,與傻瓜無異
電影裡有一句台詞“一個從來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反復被人提及。但活雷鋒劉峰讓出上大學的名額,給戰友親手做沙發……對每個人有求必應,卻被人視為傻子,甚至最後被誣陷下放,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他說話,多可悲!
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林丁丁、高乾子弟陳燦和郝淑雯,乃至旁觀者蕭穗子最後都要比“大好人”劉峰活得要更好。現實裡,有不少劉峰式的好人,委屈自己成全別人,這種過剩的善良被每個人當作理所當然,卻不被珍惜,暖了別人,卻冷了自己。
像艾默生在《艾默生隨筆》所說的:“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我們可以教育孩子樂於助人、知恩圖報,但不能教TA學雷鋒。當人心變得越來越複雜,你的善良必須要有底線。近來在網上掀起滔天巨浪的江歌案,不正說明這個道理嗎?
—02—
關於合群
不是一類人,不必強融
每個集體裡總有一個人被排斥。何小萍因“身上有味”被團友討厭,又因示範舞步摔跟頭被笑話,後來還因為偷拿林丁丁衣服拍照,被所有人語言暴力等等。雖然她努力討好,但除了劉峰,沒有人把她當回事,甚至一步步逼迫她毫無立錐之地。
當我們的孩子進入學校,就有可能也會遇到這類情況。身邊的人可能因為你愛學習,不陪他們玩耍而被孤立;或者你過分優秀、個性太過標新立異而被排斥等等。孩子在張開探索世界的觸角,渴望友情和同年齡的接納,作為父母我們要告訴孩子如何應對這些不如意。
人生在世,真心朋友有兩三個就很好了。與其花時間努力合群、取悅別人,不如做自己,詳情主自己想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讀書、工作、提升自己等等。
—03—
關於理想
努力爭取,失敗也不後悔
那年匆匆,荳蔻年華,如白駒過隙,剎那芳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劉峰想成為雷鋒式的好人,雖歷經種種艱辛,但他仍心懷感恩、知足地活著,努力地保持本真。而我們在追求夢想的時候,十之八九不能實現,但努力爭取就不後悔。
當我們和孩子第一次談起夢想時,TA也許說是科學家或者農民,我們給予他們的應該是支持,並告訴他們夢想實現就是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也許最後結果不如人意,但拼搏就值得回味,一顆坦然面對成敗的平常心最重要。
—04—
關於分別
一起時好好珍惜,分開了彼此祝福
青春就是一場的分別,而人生就是由離別、重逢組成。文工團被迫裁撤,曾經意氣風發的人,最後可能被帶往戰場,曝屍於溝壑,或在內鬥中妻離子散……時代的車輪碾過他們的身軀,無一人倖免。
孩子幼年時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到慢慢長大,離開家到學校,一路上不斷地與有些人相識、相知、分別,都是人生常態。我們能告訴他們就是一起時好好珍惜,分開時彼此祝福。
好風憑藉力,一對好父母勝過一群好老師。我們在教孩子優秀的同時,更要教會TA去妥帖、體面地應對人生的曲折和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