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
01
上高中的時候,我有個非常聰明的同學,叫阿明。
平時學習也不怎麼用功,但考試總能碾壓一大票人。月考成績從沒進過年級前三,卻也從未跌出過年級前十。
讓那些每天熬夜奮戰到凌晨三點的“勤奮小透明”既羨慕又嫉妒。
高二下學期,有一天突然有人對我說:“阿明不來上學了,要去做生意,因為家裡供不起。”
我聽了直感嘆:“好可惜啊,要是他念完高三,輕鬆考個985/211肯定沒問題。”
後來,阿明果然再也沒來過學校。
班主任老師為此驅車到他家好幾次,但每次都無功而返。阿明的爸爸年紀大了,媽媽長期臥病在床,下面還有個弟弟,即將上小學,他想為這個家庭分擔一點壓力。
班主任語言辭懇切,承諾為阿明籌集學費併申請獎學金。可他爸卻死活不同意:“老師,我們欠不起這個人情。”
鄰裡的叔伯都勸他:“你們家慘兮兮成這個樣子了,還說什麼人情不人情啊?孩子的前途不是更重要嗎?你既然那麼在乎人情,將來孩子出人頭地再來報答不好嗎?”
想不到,這番處於好心的話竟然激怒了阿明的爸爸:“
高中念完了,大學怎麼辦?上了大學得花更多的錢,大學畢業又不一定能找到工作,還不是得回家掙錢。”你看,窮人的眼裡只有錢,錢,錢。
-
對於未知,他們滿懷悲觀;對於現狀,他們盡情漠視。他們只看短期收益,看不到、也看不懂未來世界的樣子,更不會有“決勝未來”的意識。
02
17歲的阿明,跟隨幾個同村小青年踏上北上的列車。
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學歷,阿明經老鄉介紹找到一份房產中介的工作。
阿明腦子活、嘴邊甜又會來事兒,不到半年就完成了一筆大單。
大約過了三年,20歲出頭的阿明已經擁有近百萬的積蓄了。同學聚會的時候,阿明簡直幾乎就是所有人的偶像。
然而,錢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一幫狐朋狗友的攛掇下,阿明染上了賭博的惡習。短短半年過後,阿明就將幾百萬的積蓄輸了個精光。
不久之後,阿明又因為一起酒後紛爭用鋼管砸殘了一個人,被扭送監獄。
一家人因此背上了三十多萬的債務。
2015年的時候再見阿明,他已經結婚了。當年的同班同學,大多有了穩定的工作,也都陸續住進了城裡。而他家為了還債依然一貧如洗。
可見,成功來得太早,有時也會令人不知所措;命運突然的犒賞也會砸暈一個人的頭腦。
阿明就是最好的例子。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邂逅了一些難得的機會,只可惜竹籃打水一場空。
所以我說,窮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沒遠見。缺錢只是表象,短視才是根源。
03
我有一位遠房伯母,十幾年前就去了上海,在一家上市公司老總家裡做保姆。
她有個三十出頭的兒子小林,上學時候調皮搗蛋,初中畢業就去打工,渾渾噩噩過了十多年終於開悟,想收心干點事兒。可除了會開車,小林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能了。
伯母服務的這位老總一家平素對她很好,於是她抽空向老總提了一嘴兒工作的事兒。老總一口答應,讓她先通知鄉下的兒子來深圳,來了立刻給他找個活兒乾。
過了幾天,她帶著小林去見老總。
老總說:“我給你兩個選擇:一個是來我們公司,給我本人當司機,但時間不會很自由,必須隨叫隨到;另一個是去我朋友的貿易公司送貨,定時出車,週末雙休。”
小林脫口而出:“我要去做送貨司機”。
因為,他不想太累。他很“聰明”:給老闆當司機就意著一切都得圍著老闆轉;但他不會想到:興許眼前這個人就是我的貴人呢?
據說,後來老總重新找了個司機。那小伙兒年紀輕輕卻幹勁十足,兩年過後就成功轉崗做了銷售,連續數次拿下了公司的銷冠,如今是已經年薪三十萬的區域經理了。
而35歲的小林,依然月薪3500元,月薪三千五,在上海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呢?
04
我曾聽一些本科生談教育,他們說:“ 研究生有什麼了不起,不就多一張紙嗎?”
我又聽一些窮屌絲談創業,他們說:“
我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少了一筆啟動資金。”你確定,學歷真的只是一張紙?你又確定,給你一筆啟動資金你就能創業成功?
-
強者常常有意識地強化短板,而弱者卻往往不自主地弱化差距。
換句話說,那是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所以,強者愈強,扶搖直上;弱者俞弱,慘遭洗牌。
瑞典的一項彩票與職業生涯的調查顯示,中獎之後:
12%的人停止了工作,24%的人留職停薪,16%的人縮短了工作時間,只有19%的人繼續留在原來的工作崗位。
在我看來,這19%的人才是最具智慧的一群人。而12%的人,結局大抵是不美麗的。
1997年,貨品管理員Billy Bob Harrell Jr.贏得4000萬美元巨款。很快,他買了大農場、6間房子、和車子等。因為不懂得支配財富,他錢很快全部花光,終於,在離婚之後選擇了自殺。
1998年,Gerald Muswagon贏得1000萬美元的獎金,整日狂歡,結果7年後錢全部花光。自責之下,2005年他在父母的車庫裡上吊自殺。
2002年,Michael Carroll贏得1200萬美元,但沉迷毒品、派對、嫖妓、名車,5年後又回歸到以往的生活,但精神狀態變得萎靡不振。
2006年,Shakespeare中得價值1700萬美元的“佛羅裡達樂透”彩票,Shakespeare中獎後,許多人向他討錢花。
後來Shakespeare離奇失蹤,他經常希望自己沒有中獎,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是:“要是沒有中獎多好”。
你看,一夜暴富也不全是幸運,對一些人來說,其實是一場災難。
對他們而言,雖然肉體脫離了貧窮,但其實,思維依然還在貧窮的牢籠裡禁錮著。他們習慣了小富即安、小成則滿,所以往往一發達就膨脹,一跳脫就爆炸,比氣球還敏感。
你有見過一點一滴發家致富的人一夜間破產的案例嗎?若非貪婪,恐怕鮮有發生。
因為經歷過創業艱辛的人,也更懂得守業的重要性,不大可能肆意揮霍。
05
朋友圈有位做公益的朋友。去年,他們團隊策劃一起活動。
內容是,將雲南邊遠山區的孩子,接到深圳來看大海。為期數天的旅行中,他們會帶孩子們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讓他們體驗一下大城市的新奇生活。
個人認為,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
我就是雲南人,雖然家裡還過得去,但在我上大學的以前的整整19年中,我幾乎從未踏出過省城一步。絕大多數時候是在我們縣城裡。
高中畢業的時候,我執意要出省。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家鄉太閉塞了,應該到外面看一看。大學四年、工作四年,我在外地累計生活了整整8年。這些經歷,對我來說受益匪淺。
雖然並沒有鹹魚翻身,但你會發現,自己的意識、思維、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因為,你要不停地做選擇,不停地做決定,不斷思考,不斷學習,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而窩在老地方,你可能會順風順水、安安穩穩一輩子,卻也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
因為,你能看到的,都跟你差別不大;你能達到的,也就那個死樣子。怎麼會產生改變的念頭呢?
-
當孩子們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自然會立志走出深山;當孩子們有了具體的憧憬,自然會有更高的追求。
06
窮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而是短視。
對於未來,他們看不到,也看不懂,甚至壓根沒想到要去看。
這不僅是眼界的問題,還是意識的問題。眼界問題是看不透,意識問題是不知道要去看。
為什麼一些赤貧地區,國家不停地撥款、外界不停地捐款,卻始終無法脫貧?因為,援助只能救急,不能救窮。
要讓窮人脫貧,得讓窮人找到致富的門路,讓他們通過自食其力來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這才是根本。否則,很難有太大改觀。
而作為窮人的一份子,克服短視的毛病更是題中之義。
-
一個人的眼界,無非來自知識,來自經歷,來自一切你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世面”。所以,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讀書、多閱人,如有餘力,還要到外面看一看。
如果沒有餘力,那就創造餘力。